達麥酒莊

達麥酒莊(Chateau d'Armailhac)位於波爾多左岸梅多克產區,緊鄰一級名莊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和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相當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該酒莊不俗的歷史淵源.由多米尼加·達麥(Dominique d'Armailhacq)創建.達麥家族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釀酒技術上,他們提倡在波爾多葡萄酒中提高赤霞珠的比例,使之高於梅洛和品麗珠等其他品種,並且嘗試採用新的技術和栽培方法,憑著出色的管理和釀酒技術,讓酒莊酒飛躍了幾個層次.

達麥酒莊(Chateau d'Armailhac)位於波爾多左岸梅多克產區,緊鄰一級名莊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和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相當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該酒莊不俗的歷史淵源。不僅因為酒莊在建成之後幾度易主,還因為酒莊和羅斯柴爾德集團(Rothschild SA)長期保持的良好關係。
中文名:達麥酒莊
英文名:Chateaud'Armailhac
所在產區:上梅多克
酒莊擁有者:BaronnePhilippinedeRothschild(集團)
酒莊等級:梅多克五級酒莊
年產量:22,000箱
主要葡萄品種:赤霞珠
其它葡萄品種:品麗珠,梅洛,味而多
平均葡萄樹樹齡:47年
土壤類型:酒莊有三塊主要的葡萄地,PlateaudesLevantinesetdeL'Obélisque-在卡許阿德斯台地擴種的26公頃葡萄地,以沙礫土為主;占地19公頃的PlateaudePetitPibran,土壤以石灰石質為底層土並夾雜以沙土和白堊
葡萄採摘方式:手工採摘
葡萄園面積:69公頃

酒莊歷史

達麥酒莊由多米尼加•達麥(Dominiqued'Armailhacq)創建,在1718-1740年期間,他從葡萄酒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西格爾(Nicolas-AlexandredeSégur)手中買下這片葡萄園。西格爾伯爵將其位於波雅克的葡萄園分賣給了三個人,北面部分賣給了約瑟夫•布朗(JosephdeBrane),從而形成了布朗-木桐酒莊(ChateauBrane-Mouton),也就是如今的木桐酒莊;南面部分則由佛朗索瓦•寶得(FrançoisdePontet)獲得,成為了今天的龐特卡奈酒莊(ChateauPontet-Canet);中間部分(包括布朗-木桐酒莊的建築)則落入多米尼加手中,形成了如今的達麥酒莊。
多米尼加獲得酒莊後,馬上對其進行擴展,並將酒莊改名為木桐-達麥酒莊(ChateauMouton-d'Armailhacq)。多米尼加之後,酒莊由他的兩個兄弟接任,其中一個叫做歐迪特•達麥(Odetd'Armailhacq)。可惜好景不長,他們僅僅經營了半個世紀就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務危機。解決了財務問題之後達麥家族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釀酒技術上,他們提倡在波爾多葡萄酒中提高赤霞珠的比例,使之高於梅洛和品麗珠等其他品種,並且嘗試採用新的技術和栽培方法,憑著出色的管理和釀酒技術,讓酒莊酒飛躍了幾個層次。
1843年,酒莊又遇財政困難,這時歐迪特的妻子購買了酒莊的全部產權,之後馬上將葡萄園中的卡許阿德台地賣給了拉菲古堡以緩解財政負擔。酒莊隨後轉給她的兒子阿曼德•達麥(Armandd'Armailhacq),他對達麥酒莊酒質的提升起了關鍵性作用,並使達麥酒莊的葡萄酒遠銷到波爾多以外的地區。1855年,阿曼德見證到酒莊被評為五級名莊。他去世後,酒莊由他的妹夫亞德里安•費朗(AdriendeFerrand)經營。1931年,費朗伯爵決定與外界投資商合作,並創建了一家名為“木桐-達麥酒莊股份有限公司(SocieteAnonymeduDomainedeMoutond’Armailhacq)”的公司。當時年輕的菲利普•羅斯柴爾德(PhilippedeRothschild)男爵就是該公司的其中一個小股東。
隨之而來的一戰和經濟大蕭條,令達麥家族再次面臨資不抵債的窘境。1933年,在極其無奈的情況下,費朗的後人羅傑(Roger)將酒莊及新創的公司一併賣給了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成為羅斯柴爾德集團(RothschildSA)旗下木桐酒莊(ChateauMoutonRothschild)的一部分。
菲利普男爵將達麥酒莊的名字改為木桐-菲利普男爵(MoutonBaronPhilippe)。酒莊步入新的發展路線,一款新的波爾多法定產區酒木桐•嘉棣(MoutonCadet)誕生了,這款酒現在仍是全世界廣受認可的波爾多葡萄酒品牌之一。在菲利普男爵的指導下,重修城堡,重植葡萄園,葡萄園的面積由原來的75公頃降到1960年的32公頃。長期失修的酒窖也在1968年重建,1976年種植面積再次擴大。為了紀念已故的妻子,菲利普想把酒莊名字改為波林男爵夫人(ChateauBaronne-Pauline),但卻未獲通過,於是便將酒莊名字改為木桐-菲利普男爵夫人(MoutonBaronnePhilippe)。而現在掌管家族生意的是菲利普男爵的女兒菲麗萍(Philippine),她將酒莊的名字復原為達麥酒莊(Chateaud'Armailhac,僅比之前少了末尾的字母“q”)。時至今日,達麥酒莊仍由菲麗萍掌管。

葡萄園

目前,酒莊有三塊主要的葡萄園地,包括在利萬蒂尼和羅貝里斯克高原(PlateaudesLevantinesetdeL'Obelisque)卡許阿德斯台地上擴種的26公頃葡萄地,土壤以沙礫土為主;占地19公頃的小比布蘭高原(PlateaudePetitPibran),土壤為石灰石質底層夾雜以沙土和白堊土;還有5公頃的貝埃爾克羅普(LeCroupedeBehere),土質從上層到3米以下全是輕質沙礫土。葡萄園的總面積50公頃,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占57%,平均樹齡為47年,部分葡萄樹已經有將近100年的歷史。其次還有23%的梅洛(Merlot),18%的品麗珠(CabernetFranc)和2%的味而多(PetitVerdot)。種植密度為8,500株/公頃,年均單產為4,000升/公頃。
達麥酒莊葡萄樹的栽培遵循梅多克產區最傳統的方法,每一地塊都有特定的栽培人員負責。剪枝以後,會進行綁枝,到了春天,新芽會被引向高處生長以便於拖拉機工作時不損傷葡萄,同時葡萄園也顯得更為美觀。酒莊會定期鬆土以提高土壤中的氧含量,防止雜草的生長。釀造工藝上,釀酒師會允許發酵溫度升得很高,在蘋果酸-乳酸發酵之後進行調配,每一個年份均會在橡木桶(約30%新橡木桶)中陳釀16個月。橡木桶每年更新25%,其餘的為舊橡木桶。

酒款特色

達麥酒莊雖然風頭及不上鄰近的木桐和拉菲,但在羅斯柴爾德集團的精心管理下,其出品的葡萄酒一如既往的保持五級莊應有的特色,其正牌Chateaud'Armailhac成熟後單寧強勁而集中,酒體醇厚。因含有高比例的梅洛和品麗珠,酒莊的葡萄酒在許多個年份都表現得很優秀,而這可能是其他許多酒莊做不到的。酒莊正牌酒的較好年份有:1989、2000、2003、2005、2009和20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