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避谷

道家避谷,過去是道家修煉者避開五穀不吃,吸收自然能量,日月精華之氣,或者服食中藥乾果等成仙的一種方法,而今是通過短期的避開五穀不食,喝水,吸收自然能量和大自然精華之氣,進行排毒,腸胃放假,養生保健方法,劉昕葆倡導自然辟穀,服氣辟穀,調理身心。

辟穀的時間

1、煉丹前辟穀

這主要是為了去病氣、強身體、消濁陰、增陽氣,屬於丹道中的“清地平基”功夫。身體不清淨,你就無法心清靜,神寧靜,當然就不會入靜入定了。當代真人青龍山人有法訣云:“身未清時,不可能靜,站難持久,坐難入定。此痛彼癢,撓肝抓心。心煩意燥,雜念紛紜。以此類濁身入道,何能明心見性,豈能跨玄通靈。”所以,在正式煉丹前進行一次辟穀是必要的。

2、煉丹中途辟穀

此時,一般是自己的元神自主調理而辟穀;有時是內功漸深,“氣滿不思食”而辟穀。煉丹中途大多有辟穀這一過程的出現,要順其自然,自然而始,自然而終,才合於神修。青龍山人前輩說:“人本有形有質為命,有質無形為神。煉神進入一定階段,清理身體濁質是自然。故命功當以存形去質來順應而辟穀。一旦達到一定淨化程度,元神遠於命,命當復自然,方不致耗去元神採氣補元的精力,並為下一步修煉大丹在命功中重新調整作好準備,故需外五行(營養食品)來補內五行,色身是不能遁於頑空的。長期賴於父母者非孝子,無止境依賴元神者非明心。”可見,此時辟穀後還有個復食的過程。某年正月入山,與同行的李老師談起辟穀,他說他曾辟穀21天,什麼都不想吃,只是偶爾吃點西瓜,甚覺快意。當然,肯定是在夏秋之季辟穀的,之後他又自然復食。

3、丹成後的辟穀

真正煉成金丹後,要食則食,要辟則辟,隨緣自在,了無所礙,而且還有些奇異之處:數月不食亦不見腹餒,一頓能吃數十碗面也不見其飽。歷代《神仙傳》中這樣的真人還真不少。像明代的丹師尹蓬頭就如此。在《畿輔通志》中記載,他時常閉關靜臥,多則逾月,少則六日,辟穀不食。亦可一餐盡四十碗面,或一擔瓜,亦不見飽。他本是宋理宗時人,到明時已三百歲了。由此可見他內功之精深。再如漢代的孔安國,乃孔子後代,內外丹皆成。《神仙傳》中說他“隱潛山,弟子隨之數百人。每斷谷入室,一年半復出,益少。其不入室,則飲食如常,與世人無異。安國為人沉重,尤寶惜道要,不肯輕傳。”他一出室就飲食如常,乃和光同塵之舉,不願驚世駭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