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憩旅遊學:旅遊需求與影響

遊憩旅遊學:旅遊需求與影響

旅遊的經濟影響 旅遊的環境影響 旅遊的社會影響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Recreational Tourism:Demand and Impacts
平裝: 33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10035083, 7310035089
條形碼: 9787310035083
產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6.8 x 1.8 cm ; 458 g
ASIN: B004AWOI02

內容簡介

《遊憩旅遊學:旅遊需求與影響》內容包括:旅遊發展階段與特徵、歷史經驗總結、啟示與新方向、影響旅遊需求的經濟因素、導言與定義、影響旅遊需求的經濟因素、討論、結論、影響旅遊需求的社會因素、引言、總體分析框架、人口結構的改變及由此產生的影響、圖像、消費和社會進程、影響旅遊需求的心理因素、度假動機、遊客的類型劃分。

作者簡介

作者:(新加坡)瑞安(Chris Ryan) 譯者:馬曉龍 黎筱筱 注釋 解說詞:谷慧敏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旅遊發展史
1.1 引言
1.2 旅遊發展階段與特徵
1.3 歷史經驗總結
1.4 啟示與新方向
第二章 影響旅遊需求的經濟因素
2.1 導言與定義
2.2 影響旅遊需求的經濟因素
2.3 討論
2.4 結論
第三章 影響旅遊需求的社會因素
3.1 引言
3.2 總體分析框架
3.3 人口結構的改變及由此產生的影響
3.4 圖像、消費和社會進程
第四章 影響旅遊需求的心理因素
4.1 度假動機
4.2 遊客的類型劃分
4.3 期望評價、確證否證範式
4.4 總結
第五章 遊客體驗
5.1 導言
5.2 真實性問題
5.3 作為外人或客人的遊客
5.4 遊客學習與行為
5.5 期望的作用
5.6 對經驗的解釋——文化資本與偏好
5.7 享有特權的外來者
5.8 旅遊質量
5.9 遊客滿意的產生
第六章 旅遊目的地
6.1 旅遊目的地變化的性質
6.2 目的地形象的作用
6.3 自然吸引力評價
6.4 目的地旅行模式
6.5 規劃的意義
第七章 旅遊的經濟影響
7.1 導言
7.2 旅遊經濟收益
7.3 旅遊經濟價值
7.4 經濟影響因素
7.5 旅遊經濟影響評估
7.6 附錄
第八章 旅遊的環境影響
8.1 旅遊對環境的威脅
8.2 旅遊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利益
8.3 影響的測量
8.4 野生動物
8.5 水環境質量
8.6 空氣污染
8.7 生態旅遊和認證——能解決問題嗎?
8.8 旅遊環境影響的管理
8.9 管理技術
8.10 總結
第九章 旅遊的社會影響
9.1 問題的性質
9.2 目的地社區居民的態度演變
9.3 巴特勒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的社會影響問題
9.4 個體層面的旅遊社會影響
9.5 旅遊及社會和文化價值
9.6 旅遊與文化表現形式
9.7 旅遊與遺產——構架,演出與觀眾
9.8 度假屋的影響
9.9 旅遊與犯罪
9.10 旅遊與賣淫
9.11 總結
第十章 結語
10.1 客源地
10.2 目的地
10.3 相互影響和相互理解地區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序言

可以這樣認為,當前中國旅遊正處於一個過渡性階段。即使在最近2005年度的中國旅遊研究雜誌中(即原載於《旅遊學刊》,後被翻譯為英文的論文),很多中國學者也對中國旅遊趨向於描述性研究,往往缺乏強大概念基礎的現實表示了關注。但僅僅過了5年時間,由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通過網路資料庫可以很容易地接觸到40年前或者更多年以前的學術文獻,基於此,中國旅遊研究者也經常可以在國際性學術期刊上發表一些帶有強烈實證價值的研究論文,不得不承認,中國旅遊研究取得了重大進步。但還是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首先,該書中絕大多數文獻都始於西方英語國家,受語言障礙,很多文獻還是沒有涉及;其次,正如許多人已經指出的,相關概念來自於不同背景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正如我本人和谷慧敏教授共同編寫的著作《中國旅遊》中所指出的,在中國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現實情況下,對這些概念的準確理解也是一個大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