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肩袖

連肩袖

連肩袖(raglan sleeve〕又稱為插肩袖、連身袖等,是肩與袖連為一體的袖型。連肩袖寬鬆自如,穿著舒適。

概念

連肩袖(raglan sleeve又稱為插肩袖,是肩與袖連為一體的袖型。

連肩袖圖紙連肩袖圖紙

即袖子的袖山線不是按正常的袖窿弧線的位置與衣身相配合,而是沿著上臂延伸到衣身中,並成為衣身的一部分。延伸到衣身中的量有多有少,形狀也很豐富。連肩袖寬鬆自如,穿著舒適。

結構變化條件

必須遵守三個條件:插肩袖結構變化必須遵守三個條件:

連肩袖針織衫連肩袖針織衫

一是落山線要和袖中線保持垂直,以免變形;一是落山線要和袖中線保持垂直,以免變形;

二是落山線在中性插肩袖中與袖窿形成的交點不變,

三是落山線在中性插肩袖中與袖窿形成的交點不變,以確保穩定的腋下活動量。袖窿開深量和袖山高成反比。

結構特點:

連身袖結構與裝袖結構的造型方式的比較連身袖的肩部塑型的方式與裝袖有著本質的區別。

連肩袖後視圖連肩袖後視圖

深入了解他們塑型的方式與差別並將合體裝袖的造型方式運用於合體的連身袖造型中是連身袖造型原理的關鍵。

1 袖窿部位造型方式的比

(1)裝袖結構的袖子與袖窿分離而單獨進行裁剪,再進行縫合。這樣的結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設計一些餘量,當手臂抬起和下落時,這些餘量像褶襉一樣摺疊在肩部和腋下,以適應手臂活動所需要的長度變化。在裝袖結構中,有著袖片的“袖山高”與衣片“袖窿”兩個因素共同塑造肩部造型及其轉折關係。袖子紙樣的袖山高,隨著腋窩位置的上下設定、肩部的鞝袖位置、鞝袖角度等要素的不同而變化。鞝袖角度發生變化時,袖山高的增減是在袖肥線的上下進行,由於袖長沒有變化,所以鞝袖角度大的時候袖下會變長,袖子更加便於活動。這是裝袖結構在處理袖子合體外觀與活動機能性之矛盾的特性。裝袖結構在塑造合體的造型時,袖山高取值便會增大,衣身袖窿開深位置提高,接近人體腋下部位,衣身與袖子的肥度減小,肩點立體程度增強,整體呈合體內收狀。此時雖然服裝松量不大,但袖下長度的增加,也可保證手臂的運動自如。這種調和外部廓型與運動機能兩者關係的自主性和互動性,大大體現出裝袖結構本身的合理性。

(2)連身袖結構袖子與衣片連裁,既沒有像裝袖那樣的袖山結構,也沒有像裝袖那樣的袖窿結構,這就成為連身袖結構的獨特之處,同時也成為影響連身袖合體問題的主要因素。連身袖結構中,前、後片的紙樣分別從肩部到手臂構成構成完整的一片,沒有袖窿,也沒有像裝袖那樣的袖山結構,也就不可能有袖山和袖窿的契合關係,衣身肩線與袖中線的相交角度幾乎成為影響服裝肩部造型的重要因素,只有當減小肩線與袖中線的夾角,使之趨近人體肩部角度時,肩部有可能呈現出合體狀態的造型。但此時袖下線的長度會大大減小,使得手臂的活動機能性減弱。如何借鑑裝袖的造型原理,處理合體連身袖的外觀造型與活動機能性之間的關係是本論文的中心和難點。如何既要使袖子有較好的合體性又要在腋下有足夠的餘量?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袖角度,使肩部造型圓順、合體(合體的連身袖款式中,在肩端點處需要有一個轉角,以適應肩胛骨的需要,同時也增加了袖外縫的長度)。然後在腋下通過加入插角的辦法加長被減短的袖內縫長度,以使腋下部分得以放鬆,確保手臂的運動自如。因此,設計各種形式的腋下插角是合體連身袖紙樣設計中的必要環節。插角不僅增加了腋下縫的長度,而且還減少了腋點上部的張力,使連身袖達到普通裝袖那樣的適體性。

2肩頭部位造型方式

造型方式的比較裝袖肩部結構通過加入吃縫量形成肩頭部位的復曲面,而在連身袖結構中,前、後片的紙樣分別從肩部到手臂構成構成完整的一片,沒有袖窿,也沒有像裝袖那樣的袖山結構,也就不能像裝袖結構那樣在袖山線中加入吃縫量去塑造肩部的造型,肩部造型是通過前肩縫與後肩縫相連的袖中縫的曲線造型,用較平面造型的方法塑造的。在從裝袖原型向連身袖原型轉變時,必需去掉袖山線中的吃縫量,通過在肩部作省,沿肩縫向袖片方向修剪紙樣形成省道,以省道代替吃縫量塑造肩部的復曲面。這一過程中應注意弧線上從肩部到上臂所構成的復曲面的平滑度。

合體連身袖原型原理解析首先參考的測量項目、測量方法、和相關的測量數據,根據已有的文化式合體原型的製圖方法,用平面裁剪的方式製作合體的裝袖服裝原型。將製作的合體的裝袖服裝原型衣片和袖片,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合併成合體連身袖原型。這一步是合體的連身袖原型生成的原理部分,也是關鍵步驟。連身袖結構在處理肩部造型與袖窿結構採用了獨特的方式,看上去與裝袖結構的造型方式完全不同。其實,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實驗,便可以清楚看到,連身袖結構在處理肩部造型與袖窿結構時,採用了裝袖結構中慣用的轉省原理。我們將裝袖原型的前、後身片的肩線對準肩端點合併,再將袖山點與肩端點重合,使肩線和袖中線成為一條直線,可以看出,裝袖結構中袖窿弧線和袖山弧線縫合後的接縫線的功能,實際上是圍繞肩端點作省的處理。以塑造肩部造型和腋下的轉折。

我們將袖窿線和袖山線的省量轉移到肩線,便可以明白連身袖結構的造型原理。將身片中的對位點G1、Q1和袖片上的對位點G2、Q2對合,以對位點為核心,鏇轉袖片,使得原來具有省的作用的袖窿線與袖山線接近重合,這時可以看出前後袖片分離而形成一個張角,這就是肩端點的省縫轉移。也就是說,以肩端點為核心,將裝袖袖窿弧線和袖山弧線形成的袖窿省轉移成肩袖省。由於斷縫的造型效果比省縫更好,視覺上也更美觀,因此將省縫轉變成斷縫,肩袖線相連形成肩袖縫。這是連身袖結構處理肩部造型與袖窿結構的造型原理。採用這種原理,便可以利用合體的裝袖原型,直接生成合體的連身袖原型。

合體的連身袖原型製圖將合體的裝袖衣身原型和袖片原型作為母板,進行連身袖原型制板試驗。確定袖中縫,並分割袖片。將合體裝袖的袖片,以偏袖線為分割線分為前片和後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