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你的錢為什麼不值錢

通脹:你的錢為什麼不值錢

《通脹:你的錢為什麼不值錢》的核心主題是討論通脹的成因。答案是:貨幣超發,而貨幣超發的根源又在於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本著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憂思,從現行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問題出發,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抽絲破繭,為讀者講述了通脹現象背後的真實邏輯。《通脹:你的錢為什麼不值錢》並非想提供專業的觀點,而是希望幫助普通老百姓真正理解自己的錢是如何變得不值錢的;並非想引起經濟學界的爭議,而是希望破除整個社會對於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恐懼。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通脹:你的錢為什麼不值錢》編輯推薦:您的錢為什麼不值錢?
從日常生活常識和經濟學基本理論出發,
從中國外匯制度和全球經濟現狀入手,抽絲剝繭,
為你解讀通脹的邏輯,還原人民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真相,
讓你明白錢為什麼不值錢!

作者簡介

蒲偉生,青年學者,曾策划過《華爾街風雲》,現供職於文化公司。
徐斌,男,70後,智派創作聯盟作者,北京大學碩士,長期從事巨觀經濟分析研究工作,先後在國家發改委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證券市場周刊》工作,在《華爾街日報》、FT英國《金融時報》等財經媒體發表過財經文章多篇。在國內出版過數部作品。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通脹猛虎開始咆哮
“票子毛了”
通脹的根源:匯率低估
失控的匯率
人民幣匯率幻覺
中國蕭條魅影
第二章 中國外匯困局
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前世今生
人民幣升值引擎
美元吃了瀉藥
央行對沖的邏輯
頻繁踩雷的外管局
中投公司的困局
操盤高手也無奈
第三章 熱錢“蹂躪”中國
不盡熱錢滾滾來
套利狂潮
中國央行在行動
蒙代爾的三角不可能
周小川的“熱錢池”
央票對沖幾時休?
第四章 惡性通脹終止龐氏騙局
中國通脹,美國通縮
伯南克的口水
曾經的滯脹時代
貨幣主義的封喉一劍
GAME OVER
第五章 我們的美元,你們的麻煩
新興市場國家的集體苦惱
不買美元賬的歐洲國家
被美元撐爆肚皮的台灣
曾經栽倒或挺過來的國家
日元升值迷思
貨幣無戰爭
帶著鐐銬跳舞的中國經濟
第六章 管制匯率下的眾生相
重商主義的幽靈
為何要痴迷美元
國際貿易的真相
當代利益集團的現場表演
“悶聲發大財”的大多數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人民幣升值的艱難抉擇
第七章 人民幣匯率口水大戰
余永定:消除升值恐懼症
宋國青:不升值就虧損
周其仁:匯率不改,國無寧日
蒙代爾:升值的12大弊端
麥金農:升值加劇“金融壓抑”
張五常:升值導致窮人失業
回歸匯率的本質
第八章 集體震盪的花絮
十字軍東征
鬱金香泡沫
德國納粹運動
房地產幻象
結語:中國正在上演的集體震盪
後記
參考文獻

文摘

第一章通脹猛虎開始咆哮
“票子毛了”
通貨膨脹,是經濟學家的常用語,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沒有那么多文縐縐的詞,一般簡稱之為“票子毛了”。大概從2009年年中開始,中國人開始覺得這票子“毛”得越來越厲害了。
2011年3月,中國各大城市悄然颳起一股搶購日用消費品的風潮。3月22日,有訊息傳出寶潔、聯合利華、納愛斯等日化品牌已經先後下發了提價通知,提價幅度在10%左右,北京已有商家收到了漲價通知。此前,多地多家媒體均有報導稱,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納愛斯的洗滌類日化用品正謀求漲價,而康師傅則宣稱將從4月1日起進行半年來的第三次漲價。這些訊息公開後,市場反應強烈,一方面已引起部分地區市民的搶購潮;另一方面,漲價行為本身的合法性也受到質疑,有分析稱這一行為已涉嫌“串通漲價”或“價格壟斷”,並擔憂這將進一步推高通脹形勢。針對媒體報導的聯合利華等日化企業和頂新(康師傅)等速食麵企業的漲價信息,國家發改委3月29日表示,對此事高度關注,將派出調查組赴有關企業進行調查。中國廣播網訊息稱,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3月29日透露了上述監管措施。
領導約談後,相關企業都表示尊重領導決定,暫不提價。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1年4月7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對外透露,針對近期白酒行業的漲價潮,國家發改委近日又約談了酒業巨頭和行業協會,批評白酒企業輪番漲價不妥,強調要穩定價格,並要求各企業“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須保持價格穩定”。3月31日當天下午,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就通過電話直接與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水井坊、汾酒等企業的高層領導進行了溝通,他們均表示堅決支持擁護政府決策,態度十分積極。
不過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也約談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但結果還是漲價了。4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自4月7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500元和400元,全國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37元和0.34元。
日用消費品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相關產品紛紛提價,是貨幣貶值的結果,而並非高通脹的原因。用限價措施防止通脹,宛若砸碎溫度計給病人治療高燒。對此,市場自然有應對的措施。
以蘭州牛肉拉麵為例,2007年蘭州市拉麵價格大幅上漲。2007年6月26日,蘭州市物價局聯合市工商局、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等五個部門,出台正式檔案,根據經營環境、技術力量、服務水平和飯菜質量等,把該市的拉麵館(店)劃分為特級、一級、二級、普通級四個級別,並限制每個級別的最高售價。其中,普通級大碗不得超過2.50元,小碗不超過2.30元(即漲價前市面的通行價格);二級可在普通級的基礎上加價8%;特級、一級由經營企業按當地飲食業關於毛利率和加價率的規定自行確定。其結果是,蘭州市的拉麵提價風潮當時被遏制住了,但市民吃到的拉麵和牛肉卻越來越少了。這樣的情景,在2011年再次發生。2011年元旦期間,拉麵館的跟風漲價,已經讓銀川市的牛肉拉麵價格普遍步入“5元時代”。據媒體報導,從2010年年中開始,銀川市一些大型連鎖牛肉拉麵館就開始漲價,而這一次是銀川牛肉拉麵的再次調價,從4元到4.5元,從4.5元到5元,但這已經是拉麵館老闆相當客氣後的價格了。因為如果將減少的分量算進去,價格漲幅估計會更高。銀川市第十五中學學生陳瑞對媒體記者說:“現在的拉麵是碗大、湯多、面少、價高。以前我早上吃一個大碗拉麵就飽了,現在5元錢一碗的面撈不了幾筷子就沒了,再加一個雞蛋也堅持不到中午就餓了”。
2011年一季度,中國最忙的部門就是國家發改委,各行各業的價格管制通知,一條接著一條地發出,從煤炭到速食麵,從白酒到洗髮水。而對於中國老百姓最為關注的房價,中央不但要求地方政府出台限價令和房地產稅,甚至在2011年4月中旬向各地委派督察組督察各地城鎮房地產限價工作的進展。在這種形勢下,蘭州拉麵館的隱形漲價策略成為眾多企業學習的榜樣。
作為普通老百姓,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的後果就是,自己口袋裡的票子的購買力越來越小。無論是去菜市場買菜、下館子吃飯,還是到百貨商場買件衣服之類的消費品,給商家的票子是越來越厚,但東西分量越來越輕。事實上,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等農產品漲價風潮,就已經讓中國人充分領略到通脹的風浪。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似乎顯示中國經濟通脹一直較為溫和,即使在漲價風呼嘯的2011年2月份,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同比漲幅也只有4.9%。歐美國家的統計部門出台的通脹數據,似乎也都是溫和的,沒有一家說漲幅超過兩位數的。真是這樣的么?
中國商務部一不小心就漏了通脹的底。
2011年3月2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2011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的4958.3億美元,同比增長28.3%。進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價格明顯上漲。出口平均價格上漲11.6%,漲幅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進口平均價格上漲16.7%,創8個月以來新高。201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近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7%,而2011年全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0萬億美元左右,中國外貿總額占全球外貿總額的10%。全球貿易額占比一成以上的經濟體,其進出口商品價格漲幅同比都在兩位數以上,全球經濟還能說是溫和通脹嗎?
2011年的中國,沒人懷疑高通脹已經來臨的事實。那么通脹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通脹永遠是一個貨幣現象,這是貨幣主義大師弗里德曼的名言,今天已經廣泛被人們所接受。說白了,票子毛了,就是票子發多了。因此,我們不得不追根溯源地問一句:票子到底是怎么發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