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本教程

通信原理基本教程

《通信原理基本教程》是2006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秉鈞。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扼要地講述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基本分析方法和套用。對於近年來出現的新技術、新發展也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全書共分9章,包括緒論、模擬調製系統、模擬信號的編碼傳輸、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載波傳輸、隨機信號與噪聲分析、通信系統的抗噪聲性能、多路復用和多址技術、信道編碼等。為了便於學習,各章均有小結與習題,並附有習題答案。

本書可用作高等學校工科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本科生選作教材,並可供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或用作培訓教材。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通信與通信系統

1.1.1 通信的基本含義

1.1.2 通信系統模型

1.1.3 通信系統的分類

1.2 信息及其度量

1.3 信道

1.3.1 信道的分類

1.3.2 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

1.3.3 信道模型

1.3.4 恆參信道和變參信道特徵

1.4 信道容量

1.5 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5.1 通信系統的有效性

1.5.2 通信系統的可靠性

1.6 小結

1.7 習題

第2章 模擬調製系統

2.1 調製的作用與分類

2.1.1 調製在通信系統中的作用

2.1.2 調製的分類

2.2 調幅

2.2.1 調幅的波形及頻譜

2.2.2 調幅波(AM)的產生

2.2.3 調幅波(AM)的功率分布和效率

2.3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幅(I)SB)

2.3.1 13SB的波形及其頻譜

2.3.2 DSB調幅波的產生

2.4 單邊帶調幅(SSB)

2.4.1 濾波法產生單邊帶信號

2.4.2 相移法產生單邊帶信號

2.5 殘留邊帶調幅(VSB)

2.6 調幅信號的相干解調

2.6.1 調幅和雙邊帶信號的解調

2.6.2 單邊帶和殘留邊帶信號的解調

2.7 調幅信號的非相干解調

2.7.1 調幅(AM)信號的包絡檢波

2.7.2 具有大載波單邊帶和殘留邊帶信號的非相干解調

2.7.3 載波插入法解調抑制載波信號

2.8 載波同步

2.8.1 直接提取法

2.8.2 插入導頻法

2.8.3 非線性變換——濾波法

2.8.4 同相正交環法(科斯塔斯環)

2.9 角度調製

2.9.1 角度調製的一般概念

2.9.2 頻率調製(FM)

2.9.3 寬頻調頻波的產生

2.9.4 調頻信號的解調

2.10 小結

2.11 習題

2.12 附錄

第3章 模擬信號的編碼傳輸

第4章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

第5章 數位訊號的載波傳輸

第6章 隨機信號與噪聲分析

第7章 通信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第8章 多路復用和多址技術

第9章 信道編碼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