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思考人生就是不一樣:22歲以後要擁有的22種心態

第1種心態 要有自己的“品牌” ”第1種心態

基本信息

作 者:薛莎莎 編著
出 版 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版 次:1
頁 數:269
字 數:243000
印刷時間:2010-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10701566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被譽為成功學大師的拿破崙·希爾和著名心理學家克里曼·斯通都把人的心態比作銅板。銅板有兩面,一面寫著“積極心態”四個字,它是人獲得成功、健康、幸福、財富的源泉;另一面寫著“消極心態”四個字,它能剝奪人生活中最寶貴、最美好、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東西。其實,每個人都隨身帶著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法寶”,這個“法寶”就是能由自己控制的心態。心態能使我們成功,也能使我們失敗;心態能使我們偉大,也能使我們平庸。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心情,影響你的健康,甚至決定你一生的際遇。有一個好心態是成功人生的關鍵。

內容簡介

22歲以後的年輕人做事要心靜。要自信,要勇敢,要有自己的目標,要不怕吃虧,但不是~味地吃虧。22歲以後的年輕人要不怕困難,要懂得感恩,要學會珍惜,要積極樂觀,要知足,但更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關鍵看你是努力克服,還是怨天尤人;誰都會有不不順心的時候,關鍵看你是消極悲觀,還是換個角度考慮問題;你現在的態度將決定你將來的高度。

目錄

第1種心態 給自己樹立一面旗幟
帶著夢想啟程
找對自己的位置
把小目標累積成大目標
讓“偶像”激勵自己
要有自己的“品牌”
第2種心態 時刻準備著迎接機遇
敢於冒險,才有機會
徘徊不能太久,機會只等有心人
電話老是不響,你就要打出去
多一分準備,多一分把握
相信誠信能為你贏得機遇
第3種心態 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最大的進步
每天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
讓每一天的時間都有價值
成功是時間的積累
不怕慢,就怕站
養成每日讀書的好習慣
第4種心態 把挫折當作成功的墊腳石
挫折真的不算什麼
把挫折和打擊當成“陪練”
知錯要改,否則又是一錯
不怕挨批評
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
第5種心態 年輕選擇我們,我們選擇拼搏
進取心是成功的起點
人生如戰場,愛拼才會贏
成功沒有捷徑,勤奮無法偷工
命運負責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第6種心態 保持“我是最好”的感覺
工作會有的,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就是不甘心,就是要堅持
自負對你沒好處
不要因為自卑而自棄
別把困難人為放大
第7種心態 從自身找原因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做事要認真負責
推卸責任,會推掉信任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就是進步
不要拿時間做擋箭牌
第8種心態 再苦也要笑一笑
面帶微笑生活
幸福是“想”出來的
想得開,活得就不累
用愛回報生活
自己拿著快樂的“鑰匙”
內心坦然,人才能活得快樂
第9種心態 “倒空”過去,輕裝上陣
“倒空”成功,從零開始
“倒空”過去的優勢,才能創造新的優勢
“倒空”自己的偏見
捨得鬆手,學會放棄
告別失敗,改寫未來
第10種心態 要知足,更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知足者常樂,不知足者常進
取得了成績也要找差距
敢於尋找並承認自己的不足
不要忽視細節中的不足
在溝通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第11種心態 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
先人一步占得先機
有想法更要有辦法
有了點子不行動,點子就變不成金子
行動起來才能成功
心動,腦動,更要行動
不空想,把夢想落到實處
第12種心態 靠別人,更要靠自己
做人要靠自己
相信自己,自己最可靠
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父母不會永遠陪伴你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第13種心態 心若在,夢就在
要有追求成功的熱情
有激情才有堅持的動力
年輕就要勇敢地追求夢想
一個新奇想法的背後往往就是巨額的財富
因為夢想,我們選擇永不放棄
第14種心態 世間沒有永恆,我們只需牢牢抓住現在
珍惜你所擁有的
珍惜現在,珍重自己
昨天已經過去,我們要把握好今天
今天表現得好,明天才能更美好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第15種心態 趕走浮躁,生活更美好
浮躁會蒙蔽你的眼睛
做事要靜下心來
根扎得深,樹才能長得壯
少一分浮躁,少一點風險
頻繁跳槽,起點永遠是零
第16種心態 要像愛你的戀人一樣熱愛你的工作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做適合自己的工作
對待事業的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把老闆當成第一顧客
薪水不是最重要的
不要讓壞習慣影響你的工作
第17種心態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有危機意識,會迎來生機
記得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防人之心不可無
遠離“賭博心態”,人生不可能總贏
第18種心態 生氣不如爭氣
生氣是浪費時間
不要讓一句話擊倒你
和困難生氣沒有用,關鍵是想辦法克服它
與其苛求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第19種心態 只要是做正當的事情,就不要怕丟人
丟人是一種成功的嘗試
做人不要太愛面子
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突破羞怯心理,你會有更多機會
遇到問題不要逃避
第20種心態 吃虧是福
吃虧是福
吃虧也是占便宜
看似吃虧,實則占便宜
占小便宜吃大虧
第21種心態 學會分享,會得到更多
會分享的人才能得到更多
付出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收穫
快樂來自付出和分享
私樹敵人,分享得朋友
第22種心態 感謝你所擁有的
感恩父母
用感恩的心對待工作
對朋友要心懷感激
感謝你的對手
記得常說“謝謝!”

部分章節

第1種心態 給自己樹立一面旗幟
找對自己的位置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材料。人也是一樣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很多時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所在的位置不適合你。
人人都夢想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誰也不能明確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其實,工作並無優劣貴賤之分,只要是適合自己、自己又喜歡的工作,經過腳踏實地的奮發努力,就完全有可能幹出一番名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有自己的短處,並不是在所有的位置上都有機會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所以,懂得揚長避短才是明智之舉。如果選擇的位置不適合自己,不能發揮自身優勢,結果肯定是會碰壁的。
馬君是一個大學生,學的是文秘專業。大學畢業後,經過一番艱苦跋涉,工作還是沒有門路。當時,有不少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都自立門戶做起了電腦生意,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成了老闆,有了自己的房和車,馬君羨慕不已。他深明“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道理,於是,就想方設法借了幾萬塊錢,一頭扎入商海之中。
老闆當上了,馬君才明白商海並不是那么好“游”的。雖然馬君在學校里是小有名氣的“一枝筆桿闖天下”的才子,可做起生意來卻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他連市場行情都不了解,只知道盲目進貨,而電腦產品的更新很快,大部分貨都還沒來得及賣出去,就又有新的產品上市了。不到半年,馬君的電腦店就關門大吉了。
由於事業受挫,他開始怨天尤人,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沒完沒了地發著牢騷,說什麼世界太不公平了,別人做生意就發,我做生意就賠。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朋友很著急,心想要找一個辦法讓他早點振作起來。
在一個周末,朋友邀馬君去看籃球比賽,在看台上,他津津有味地看著比賽,還不時為運動員叫好,朋友對他說:“你還是這么喜歡籃球啊?”
他笑著說:“那是,我們之所以成為好朋友,不就是因為我們都是籃球愛好者嗎?”看著看著,朋友突然對馬君說:“你看場上那個5號,如果讓他打後衛怎么樣?”馬君看了朋友一眼,不屑地說:“那怎么行,你看他兩米多的身高在籃板下無人能敵,他就應該打中鋒位置。”
朋友又說:“那如果讓那個10號打中鋒怎么樣?”馬君詫異地望著朋友,說:“10號還不到一米八,怎么能打中鋒?他的特點是靈活、組織能力強,打後衛的位置再適合不過他了。”這時朋友的話鋒一轉,說道:“那么,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做生意失敗?”
馬君不解地搖搖頭說:“這也是我最想知道的事。”這時,朋友順勢說:“因為你不適合做生意,你對經商一竅不通卻貿然轉戰商海,必然會是失敗的結果,為什麼偏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你沒有找對自己的位置。”
“我的位置?”馬君不解地望著朋友。“對,是位置。”朋友拍著他肩膀說,“我相信你會找到你的最佳位置的。”
兩個月後,朋友收到馬君的一條簡訊,簡訊說他現在已經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是在一家外資企業做文職,而且幹得很順心。在簡訊的最後,他說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從字裡行間朋友都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喜悅。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找對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關鍵在於你找沒找對自己的位置。找不對位置,你就是庸人;找對了,你就是人才。
美國柯達公司在製造感光材料時,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視力正常的人一進入暗室,猶如司機駕駛著失控的車輛一樣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有人建議:盲人習慣於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讓盲人來幹這種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於是,柯達公司經理下令:將暗室的工作人員全部換成盲人。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遠遠勝過正常人,真可謂善於用短變長。柯達公司巧用盲人這一行動,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給公司增加了利潤,而且給公眾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
企業用對人不僅能提高效率,而且還節省成本。同樣,個人也只有找對自己的位置,才能縮短成功成才的時間,更快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自己的輝煌。
把小目標累積成大目標
做任何事,只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報紙上曾經報導一位擁有100萬美元的富翁,原來卻是一位乞丐。許多人心中難免懷疑:依靠人們施捨一分、一毛的人,為何卻擁有如此巨額的存款?事實上,這些存款當然並非憑空得來,而是由一點點小額存款累聚而成。從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萬元,最終到百萬,就這么一點一點積聚而成。若想靠乞討很快存滿100萬美元,那肯定不可能的。
為了要達成主目標,不妨先設定“次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於達到目的。許多人會因目標過於遠大,或理想太難達到而易於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了“次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能逐步完成“次目標”,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而主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施瓦辛格是大家所熟知的電影明星,他從一個瘦弱的奧地利小男孩成長為健美冠軍,再到電影明星,億萬富翁直至政治新星。他一步一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變為現實。
施瓦辛格自小生長在貧民窟里,身體非常瘦弱,但他在1 0歲時,就有三個夢想:成為世界上最強壯的人、當電影明星、做成功的商人。在目標的指引下,他開始一步步地向他理想的目標邁進。
最初,他發現練健美不失為是強身健體的好方法,因而萌生了練健美的想法。由此,他開始了刻苦且持之以恆的練習健美的過程。終於,借著發達的肌肉,強似雕塑般的體型,他成了全美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利用自己在體育方面的成就以及陽剛的外在條件,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終於,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九年後,也終於接納了他。而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甘迺迪總統的侄女。
雖然政治家並非是他最初的理想,但時機成熟了,條件水到渠成,他也就理所當然可以把政治家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了。2003年,年近六十的他,退出了影壇,轉而從政,並成功地當選為美國加州州長。
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基礎,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延續。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看到他人的成功便心急火燎,恨不得一步登天,俯瞰大地,唯我獨尊。妄想建立空中樓閣,卻忘了瓊樓玉宇的建造是需要地基的,搭建屋頂需要從地基開始添磚加瓦。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理想,我們需要階段性的為自己立下目標,一步步向前邁進。每實現一個階段的目標,便距離我們的理想更近一步。
年輕人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首先要充分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目標特長以及理想等;其次要進行自我發展定位,根據自己的現有能力,設計適合自己的目標,在不同時期,要有不同的計畫,不同的目標,否則只是空想。
在設計職業生涯規划過程中要以自己為主,但不要自以為是,一定要參閱其他的意見。讓你的設計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強,最好藉助正規的專業機構。明確了目標,就要想辦法實現它,所以,下一步就要按規划行動,提升自我。最後一步是實現自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這樣你才能有條不紊地一步步向前邁進,每一天都會離自己的理想近一點,再近一點。
為了理想而奮鬥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是一場持久戰,長期堅持很難。如果你能不斷有短期的突破,你能不斷讓自己獲得成就感,那你長期堅持的動力就自然產生了。
我們知道,創造了長跑奇蹟的“馬家軍”,最有價值的秘密是“先滿足短跑的成就”,馬俊仁教練給隊員們編了形象而有效的“百米口訣表”,讓長跑中的選手每衝進一個百米圈,就想起一件事,比如:
跑第一個百米時,口訣:腦袋要冷靜,寧可少跑十米,也別犯規。
跑第二個百米時,口訣:我比你們都聰明,跑道我占先。
跑第三個百米時,口訣:我越來越堅定,我越來越往前。
跑第四個百米時,口訣:呼吸困難沒關係,要為祖國人民跑最先。
跑第五個百米時,口訣:祖國人民看著我。
跑到六百米,呼吸困難到極點時,口訣:江姐竹籤扎手都不喊疼,這點困難算什麼!
跑到一千米,決定勝負了,看見有些人已經不行了,這時,口訣是:王成手拿爆破筒,沖啊!
最後只剩二百米時,口訣是:不成功便成仁,決戰了!不顧一切往前沖,什麼都別想!
馬俊仁教練會根據不同的項目,設計不一樣的“百米口訣”,隊員一上場只要想口訣,心裡就不會亂套,並且心裡會不斷升起新的力量。
年輕人在進行自己的職業目標定位時,要把自己的心態擺平,清楚地認識自己適合從事什麼職業,如果不切實際地和別人攀比,其結果一定是白搭功夫。要像馬俊仁教練給隊員們設計“百米口訣”那樣,要給自己定立一個近期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去實施自己的計畫,不能盲目地找工作、盲目地工作,要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要學會規劃自己的未來,只有這樣你的未來才會更美好。
從學生到員工、從學習知識到發揮能力,是一個漸進的轉變。剛參加工作,你沒有經驗、沒有資歷,只能一步一步來,慢慢走,要有遠大目標,但要先給自己定一個比較實際的當前目標,完成它以後,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再定一個更高的目標,這樣一步一步來,目標一點一點變高,最終就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