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轉鑽機

迴轉鑽機

迴轉鑽機是由動力裝置帶動鑽機迴轉裝置轉動,從而帶動有鑽頭的鑽桿轉動,由鑽頭切削土壤。迴轉鑽機用於泥漿護壁成孔的灌注樁,成孔方式為旋轉成孔。根據泥漿循環方式不同,分為正循環迴轉鑽機和反循環迴轉鑽機。

簡介

迴轉鑽機採用正循環或反循環成孔工藝,正循環鑽孔作業時,由鑽機迴轉裝置帶動鑽桿和鑽頭迴轉切削破碎岩土,鑽進時用泥漿護壁、排渣;泥漿由泥漿泵輸進鑽桿內腔後,經鑽頭的出漿口射出,帶動鑽渣沿鑽桿與孔壁之間的環狀空間上升到孔口溢進沉澱池後返回泥漿池中淨化。反循環鑽孔作業時,泥漿由孔口經鑽桿、鑽頭與孔壁的間隙流入孔底,然後攜帶鑽渣從鑽頭、鑽桿抽返地面泥漿沉澱池。

迴轉鑽機分類

正循環迴轉鑽進是以鑽機的迴轉裝置帶動鑽具旋轉切削岩土,同時利用泥漿泵向鑽桿輸送泥漿(或清水)沖洗孔底,攜帶岩屑的沖洗液沿鑽桿與孔壁之間的環狀空間上升,從孔口流向沉澱池,淨化後再供使用,反覆運行,由此形成正循環排渣系統;隨著鑽渣的不斷排出,鑽孔不斷地向下延伸,直至達到預定的孔深。由於這種排渣方式與地質勘探鑽孔的排渣方式相同,故稱之為正循環,以區別於後來出現的反循環排渣方式。

正循環迴轉鑽進 正循環迴轉鑽進

反循環迴轉鑽機成孔是由鑽機迴轉裝置帶動鑽桿和鑽頭迴轉切削破碎岩土,利用泵吸、氣舉、噴射等措施抽吸循環護壁泥漿,挾帶鑽渣從鑽桿內腔吸出孔外的成孔方法。根據抽吸原理不同可分為泵吸反循環、氣舉反循環和噴射(射流)反循環三種施工工藝。泵吸反循環是直接利用砂石泵的抽吸作用使鑽桿內的水流上升而形成反循環;噴射反循環是利用射流泵射出的高速水流產生負壓使鑽桿內的水流上升而形成反循環;氣舉反循環是利用送入壓縮空氣使水循環,鑽桿內水流上升速度與鑽桿內外液體重度差有關,隨孔深增大效率增加。當孔深小於50m時,宜選用泵吸或射流反循環;當孔深大於50m時,宜採用氣舉反循環。

反循環迴轉鑽機成孔 反循環迴轉鑽機成孔

結構組成

迴轉鑽機主要由平面機架、皮帶傳動輪、齒輪箱、卷揚機、迴轉鑽盤、萬向節傳動軸、龍門架、天輪、鑽桿和鑽頭組成。

迴轉鑽機結構 迴轉鑽機結構

(1)平面機架:鑽機的底盤,起穩同鑽架和固定卷揚動力裝置作用。

(2)皮帶傳動輪:傳動裝置,通過皮帶將動力從一個傳動輪傳導到另外一個傳動輪上面。

(3)齒輪箱:承受傳動機械的作用力,其主要作用是將皮帶傳輸機產生的動力進行轉換並通過萬向節傳動軸傳遞給迴轉鑽盤,固定於平面機架上。

(4)卷揚機:起吊鑽桿、鑽 頭的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起吊鋼絲繩。

(5)迴轉鑽盤:用作對鑽頭 施加鑽壓,改善鑽桿柱受力工況,固定在平面機架上。

(6)萬向節傳動軸:將皮帶傳動輪產生的動力傳遞給迴轉鑽 盤的傳動裝置,固定在平面機 架上。

(7)龍門架:鋼結構立柱塔架。用以提升鑽頭、鑽桿和起吊灌注樁鋼筋籠.龍門架連有斜撐桿用於形成穩定結構,立柱之間的橫樑上設有導向滑輪錨固支座。

(8)天輪:提升滑車組尾部鋼絲繩的轉向裝置,用於提升主動鑽桿。

(9)鑽桿:連線鑽頭和鑽鋌的桿件,確保成孔的豎直度。

(10)鑽頭:連線鑽桿的最底部。切削孔底岩土進而成孔。

選用原則

(1)適用填土層、淤泥層、黏性土層、粉土層、砂土層等土層。

(2)適用卵礫石含量不大於15%、粒徑小於10mm砂卵礫石層、軟質基岩等地質。

(3)適用樁長在200m以內、樁徑在0.8~1.2m的灌注樁成孔。

注意事項

(1)鑽機皮帶及其傳動輪必須設定防護罩。

(2)作業前根據土層類別、孔徑大小、鑽孔深度和供水量等確定鑽進速度。

(3)正循環成孔時。應先開泵在護筒內灌滿泥漿,然後再開機鑽進。鑽進時應先輕壓、慢轉並控制泵量,進入正常鑽進後,再逐漸加大轉速和鑽壓。

(4)反循環成孔時,應先啟動砂石泵,待泵組啟動並形成正常反循環後,才能鑽進。開始時應先輕壓慢鑽,進入正常鑽進後,可逐漸增大轉速.調整鑽壓。

(5)正常鑽進時,應合理控制鑽進參數,及時排渣。操作時應掌握好起重滑輪組鋼絲繩和進漿膠管的鬆緊度,減少晃動。

(6)加接鑽桿時,應先將鑽具提離孔底0.2~0.3m,待泥漿循環2~3min後,再擰卸接頭加接鑽桿。

(7)鑽進中遇異常情況,應停機檢查,查出原因,進行處理後方可繼續鑽進。

(8)鑽進作業時,必須安排專人負責收放電纜線和進漿膠管。

(9)起吊鋼筋籠時,嚴禁鑽機有明顯的偏心,鑽機前方嚴禁站人。

(10)作業後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電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