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妮·歐康納

辛妮·歐康納SineadO'Connor

生平

西尼德·瑪麗·伯納黛特·奧康娜(1966年12月8日-),是著名的愛爾蘭流行歌手和歌曲作者。除了音樂以外,她還以反傳統的行為(尤其是其光頭)和有爭議性的觀點而聞名。
她是最具爭議的流行音樂巨星之一,在整個十年里湧現的無數女歌手中,她無疑是最具有影響力的。
孤傲直率的言辭、倔強的光頭、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邊幅的行頭——矛頭直指長久以來大眾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搖滾女樂手的形象,堅稱自己決不是性感偶像而是嚴肅的藝術家。她所掀起的這場反叛為後來的Thecranberries、LizPhair、CourtneyLove和AlanisMorissete的湧現奏響了序曲。
奧康娜1966年12月8日出生於愛爾蘭共和國首都都柏林。她的童年生活充斥著動盪與創傷:8歲父母離異,19歲母親葬身車禍,在此期間遭受母親的長期虐待——也許正是因為渴望母愛,才會有UniversalMother這張充滿母性光輝的專輯誕生。她曾被天主教學堂開除,後因在超市中行竊被捕,並被送進少年管教所。
15歲那年,在為一個婚禮演唱BarbraStreisand的老歌“Evergreen”時,她的演唱天賦被PaulByrne,一個名叫InTuaNua的愛爾蘭樂隊鼓手發現。在合作完成了InTuaNua的第一首單曲“TakeMyHand”之後,Sinead離開了寄宿學校,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音樂。她開始在咖啡館裡演唱。隨後進入都柏林音樂學院進修聲樂和鋼琴。
1985年她和Ensign唱片公司簽訂了契約,並定居倫敦。接下來的一年,她完成了音樂創作的首次嘗試——和U2的吉他手theEdge一起為電影TheCaptive配樂。但這次嘗試遠未達到她所構想的效果——歌曲中凱爾特民歌的味道太濃厚了——用她的話說是“太凱爾特了”。她決定自己坐上製作人的位置,並開始重新錄製這張唱片。憑著從91聖歌中得到靈感,並巧妙地借鑑,她為電影theLionandtheCobra製作音樂,由此誕生了1987年最受稱讚的專輯,其中的兩首曲“Mandinka”和“Troy”交替打榜。
在唱片的發行見面會上,她表示支持愛爾蘭共和軍的行動並為之辯護,從此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泛批評紛至沓來;由於批評長期以來的支持者U2的音樂是“唱高調的”,徹底破壞了和U2的友誼。
但是,Sinead仍然帶著獨特的風格風靡一時。1990年她發行了年度最受歡迎也是她最成功的一張大碟IDoNotWantWhatIHaven'tGot。這是張悲情的傑作,靈感來自她與鼓手JohnReynolds婚姻的破裂。原創於歌壇怪傑Prince的單曲“NothingCompares2U”更加奠定了她的明星地位。
90年是她豐收的一年。但傳媒仍然不忘攻擊她直言不諱的政治見解,並開始渲染她和黑人歌手HughHarris的羅曼史。在美國新澤西的一場演出,Sinead因宣稱如果在她出場前掛出星條旗,則拒絕出演而倍受抨擊,其猛烈程度不亞於FrankSinatra曾說的"kickherass"。她還因取消出席NBC的SaturdayNightLive節目以抗議該節目請了一個以厭惡和歧視女性出名的嘉賓AndrewDiceClay而成為頭條新聞。甚至在有4項提名的情況下退出年度Grammy獎的評選!
但這些都不足以挫傷她對音樂的熱情和創造力,O'Connor仍然繼續著她那讓人難以預料的音樂風格,1992年新專輯AmINotYourGirl?誕生。這張專輯呈現出一流的Pop音樂水準,歌曲具有創造力和啟發意義,雖然銷量和好評均遜於IDoNotWantWhatIHaven'tGot。但所有的關於這張專輯的創造力價值的好評很快就被她最為出格的行為招致的批評狂潮湮沒了:在最終答應出席SaturdayNightLive後,她在節目結束時撕毀了當時的羅馬教皇JohnParl二世的相片。她的這一行為的確激怒了很多人,在這場表演結束兩星期後,她應邀出現在紐約麥迪遜廣場BobDylan作品的演唱會上,但很快就被觀眾噓下了台。此時的她成了孤家寡人。各式各樣關於她準備終止音樂事業的報導接踵而出,而她也的確沉寂了下來——雖然後來證明她只是回到都柏林學習歌劇。
此後幾年她都保持低調,參加了一些戲劇演出以及PeterGabriel的巡演。有傳聞說她曾一度神經崩潰,甚至有自殺傾向。但是1994年,她重新回到流行音樂的道路上,貢獻了UniversalMother。這張專輯呈現出嶄新的風格——不再是轟炸式的宣洩,而是低聲細語,婉轉親切,充滿了母性的光輝。雖然不乏好評,但她再也無法回到昔日國際巨星的地位。
此後她就三緘其口,再不對傳媒說一個字。但她的堅持,她的愛國,她的反戰,她的母性會一直鼓舞著她的樂迷。我們無法評價她的錯與對,只能說她是個非凡的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