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轟轟烈烈
拼音
hōng hōng liè liè
引證解釋
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從今後收拾了喧喧嚷嚷略地攻城,畢罷了轟轟烈烈奪利爭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64回:“乒桌球乓,如同陣前炮響;轟轟烈烈,卻似鑼鼓齊鳴。”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一回: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士》:那火轟轟烈烈,嗶嗶噗噗,一派紅光,如金龍亂舞。
語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聲勢浩大
反義詞
冷冷清清、死氣沉沉、混混沌沌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抗金英雄文天祥在為唐代罵賊不屈而死的忠臣張巡廟題寫《沁園春》的詞中寫道:“罵賊張巡,同心許遠,皆得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節,百鍊之鋼。人生欻翕雲亡,好烈烈轟轟一場。”充分歌頌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
AABB的成語
稀稀拉拉 瑣瑣碎碎 松鬆散散 密密麻麻冷冷清清 踉踉蹌蹌來來去去 來來回回 忙忙碌碌
大大咧咧、渾渾噩噩、三三兩兩、口口聲聲、原原本本、兢兢業業、戰戰兢兢、吞吞吐吐、形形色色、林林總總、風風火火、熙熙攘攘、洋洋灑灑、鬱鬱蔥蔥、卿卿我我、慌慌張張、期期艾艾、清清楚楚、扭扭捏捏、轟轟烈烈、沸沸揚揚、紛紛揚揚、浩浩蕩蕩、唯唯諾諾、裊裊婷婷、朝朝暮暮、世世代代、曲曲折折、支支吾吾、花花綠綠、層層疊疊、斷斷續續、懵懵懂懂、三三兩兩、湯湯水水、反反覆覆、清清白白、風風雨雨、來來往往、挨挨擠擠、安安靜靜、匆匆忙忙、端端正正、日日夜夜、地地道道、多多少少、躲躲閃閃、結結巴巴、分分秒秒、方方正正、祖祖輩輩、仔仔細細、影影綽綽、密密麻麻、疏疏朗朗、鬼鬼祟祟、洋洋灑灑、家家戶戶、是是非非、庸庸碌碌、迷迷糊糊、歪歪扭扭、服服帖帖、隱隱約約、拉拉扯扯、縫縫補補、高高興興、臻臻至至、扎紮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