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

轉山

《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影片敘述了一個24歲的台灣年輕人,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電影《轉山》想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轉山》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2011年11月2日,《轉山》在拉薩布達拉宮的廣場前舉辦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禮。

基本信息

電影概述

《轉山》《轉山》
《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原著記錄了作者謝旺霖騎行2000多公里到達西藏的旅程,這個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無數年輕人嚮往。電影《轉山》想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轉山》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2011年11月2日,《轉山》在拉薩布達拉宮的廣場前舉辦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禮。

劇情介紹

《轉山》《轉山》
書豪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台灣青年,無所事事,整天窩在家裡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他的哥哥書偉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處處是書豪的榜樣。哥哥書偉報名了一個“流浪者計畫”——騎腳踏車去拉薩。書豪對哥哥的“瘋狂”行為表示不解,他只想在家被人照顧,安逸生活下去。哥哥書偉的意外去世撼動了書豪的心,書豪決定完成哥哥之前的願望。父母、女朋友都覺得他不行,勸他不要這么偏執。書豪也為了證明自己,踏上征程,從麗江出發騎腳踏車到拉薩。

書豪之前在網上結識了一個在麗江的台灣人——志平。志平是位路子很廣的人,逢人便說這是我的小兄弟,還說要跟書豪一道騎車到拉薩。但書豪對志平無休止的花銷漸漸讓他覺得此人很不靠譜。雖然書豪知道這一路會比自己想的還要難,他還是一個人上了路。

剛出麗江,書豪遇到了一位騎行者曉川與他同路,曉川是位比書豪年長很多的騎行愛好者,經驗多,在騎行和生活方面都能給予書豪很中肯的幫助。但他就是愛講自己做糕點那點事兒,書豪老覺得他人怪怪的但又很可愛。兩人投宿過香格里拉的牧民奶奶家,也在鹽田的藏女小男孩家過過夜,品嘗著曉川大哥做的酥油餅乾,書豪覺得自己這一路上並不孤單。

一次夜翻山路,曉川意外墜崖,身受重傷。書豪的信念已在崩潰的邊緣,他開始懷疑自己此次征程的意義。書豪回想起這段路上曉川大哥對他不斷地鼓勵,相信他自己一定能走完這段路。飛來寺的歌聲經文更讓他堅持自己走下去。

書豪在東達遭遇下雨天,投靠無門的書豪心理上再次承受考驗。然而,他到怒江卻被被藏獒追逐、然烏中毒甚至有生命面臨危險,書豪依然在路上。在通麥路上遇朝聖母子,書豪尋找到不同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一路上有歡歌笑語,一路上有悲喜離合,一路上還有人間冷暖。書豪騎車在路上,尋找價值,完成自我。

在海拔5000米的米拉雪山埡口,書豪拿出朝聖母子贈予的五彩風馬旗,灑向天空。他雙手合十,念誦著六字真言,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

在布達拉宮門前,書豪與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書豪把陪伴自己一路的腳踏車送給了需要的人。

回到台灣的書豪展開了研究生生涯。書豪來到靈骨塔,把自己這一路寫成的“騎行者日誌”放進了哥哥書偉的靈柩里.完成了哥哥的願望,他似乎懂得的更多。出乎意料的是,書豪回到台灣接到了曉川哥的信,曉川又出發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書豪 張書豪
藏族女子 李桃
曉川 李曉川
書偉 張少懷
騎行友人 鈕承澤
志平 唐治平
Monica 尹航
木屋藏族老太太 洛桑志瑪
小真 陳妍臻
教授 黃健和
媽媽 程琇英
爸爸 陶傳正
小男孩 仁青曲措
Judy 葛天
轉山女孩 丁增
警察 王硯輝
爺爺 次仁汪對
奶奶 扎西白珍
藏醫 俄讓

職員表

出品人 王偉、鄧曉倫、歐陽旭、劉蔚然
製作人 錢實穆、陶昆、韓小凌
監製 陳國富
原著 謝旺霖
導演 杜家毅
副導演(助理) 胡璇
編劇 張家魯、程孝澤
攝影 杜傑、史勝、簡佑陶
配樂 大島滿
剪輯 肖洋
道具 徐海江
美術設計 王毅、梁國祥
造型設計 陳楷忻
服裝設計 畢燁
視覺特效 胡璇、汪晶璞
燈光 常松、邵付德、宋一鳴、梁文台
錄音 趙楠、楊江、姜鵬、羅頌策
劇務 范玉磊
場記 王一、李嘉、巨汶琰、徐承誼

角色介紹

書豪 書豪

張書豪飾演書豪

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小青年,過著與所有人一樣的讀書、就業、交女朋友的生活。有時迷茫有時失落,因哥哥發生意外,讓他走出台灣,帶著一輛腳踏車從麗江騎行到拉薩,重新尋找自我,並經歷了魔鬼般的夢想之旅。

演川哥 演川哥

李曉川飾演川哥

夢想開甜品店的雲南騎行愛好者曉川。在從麗江騎行往拉薩的途中偶遇書豪,並帶其一起上路,在途中給了書豪許多幫助,在遭遇意外之後被女友接回中甸治療。

索朗措 索朗措

李桃飾演索朗措

鹽井當地藏民,與兒子、父母共同居住。喪夫之後一人獨挑生活重擔,為人淳樸,真實。在劇中與書豪發生一段糾葛的故事。

書偉 書偉

張少懷飾演書偉

書偉不僅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處處是書豪的榜樣。而且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喜歡踩著腳踏車四處旅遊,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一次川藏線,報名了一個"流浪者計畫"--騎腳踏車去拉薩。當然,到他生命結束,他也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演員介紹

書豪 書豪

台灣小青年書豪|演員書豪

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小青年,過著與所有人一樣的讀書、就業、交女朋友的生活。有時迷茫有時失落,因哥哥發生意外,讓他走出台灣,帶著一輛腳踏車從麗江騎行到拉薩,重新尋找自我,並經歷了魔鬼般的夢想之旅。

騎行愛好者川哥|演員李曉川

夢想開甜品店的雲南騎行愛好者曉川。在從麗江騎行往拉薩的途中偶遇書豪,並帶其一起上路,在途中給了書豪許多幫助,在遭遇意外之後被女友接回中甸治療。

藏民索朗措|演員李桃

鹽井當地藏民,與兒子、父母共同居住。喪夫之後一人獨挑生活重擔,為人淳樸,真實。在劇中與書豪發生一段糾葛的故事。

書豪哥哥書偉|演員張少

書偉不僅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處處是書豪的榜樣。而且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喜歡踩著腳踏車四處旅遊,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一次川藏線,報名了一個“流浪者計畫”——騎腳踏車去拉薩。當然,到他生命結束,他也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

獲獎記錄

2011年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獲獎

2011年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 提名

2011年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杜家毅) 提名

2011年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張家魯/孝澤) 提名

2012年 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 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轉山》《轉山》
電影《轉山》根據謝旺霖的同名小說改編,攝製組在2010年正式奔赴西藏拍攝,70餘人的劇組也在零下30度的極端環境之下完成了90天的極限拍攝,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戰。原作小說在被陳國富關注到之後,裡面傳達的“夢想和不屈的力量”也讓他決心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影片在確定由太合環球影業出品之後,《轉山》的製片人陶昆談起拍攝這部電影的緣起,解釋竟然是“憤怒”,即年輕的人對自身狀態的憤怒。而“出逃”般的朝著夢想的地方出發,正是這種憤怒的出口。

拍攝過程

作為影壇第一部講述滇藏線騎行故事的劇情片,《轉山》在拍攝期間曾遭遇零下30度低溫、70人劇組高原斷糧等重重困難,電影拍攝的平均海拔高度也創造了全新金氏世界紀錄。但在艱難險阻之後,電影呈現出來的卻是無可比擬的壯闊美景:梅里雪山雲霧中的幻美、業拉山99道彎的險美、米拉山暴雪的奇美以及鹽井的淡美。

男主角張書豪用了“洗禮”這個詞來形容這部電影的拍攝。而導演杜家毅則把這叫做“極度真實”,同時,杜家毅認為真騎,真摔,真的哭了,真的累了,真的崩潰了,這樣的記錄或者拍攝才是有意義的。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北京太合環球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米里米特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
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原子映象有限公司[中國台灣]
發行公司 北京太合環球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中國]
特技製作公司 北京天工映畫影視有限公司[中國]
監製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備註
2011年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獲獎
2011年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 提名
2011年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杜家毅) 提名
2011年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張家魯/孝澤) 提名
2012年 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 獲獎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轉山劇照轉山劇照

郁達夫的履痕處處往往在江南,張書豪的生死疲勞卻在高原,兩者都是美,並不分高低。(網易娛樂評)

《轉山》雖然是一部更多因為激情而非商業考量而誕生的電影,卻有著商業片特有的驚險並且感人的戲劇衝突,在許多觀眾的眼裡,這仍然是一部絕對稱得上“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不但講述了一段驚心動魄餘味悠長的冒險旅程,折射了一個人、一個群體的點滴成長,同樣也以寫實的風格記錄下真實的西藏風情。可以說,不但入眼,同樣入心。劇組的整個拍攝過程就是一個傳奇故事。(新浪網評)

看《轉山》,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專注。一定程度的單調、沉悶、困惑,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擰巴,對《轉山》這樣一部電影來說是必要的。說到底,《轉山》不是探險歷險,而是一次精神修煉。(京華時報評)

很多電影大都在欲望的層面上打轉,唯有《轉山》是關注生命層次的電影。(騰訊網評)

負面評價

原作者過多的心靈獨白,儘管直抵生命、生存的本質,但是在故事性,以及邏輯性而言,是不具備很明確改編方向的。同時,更加致命的一點是,在中國,要出現一部《荒野生存》式的電影,幾乎等於自己給自己判了票房死刑。影片最後與朝聖少女同行那一段戲的改編,卻過多形式主義的東西,貌似想要表達一種信仰與心靈上的共鳴,但是太表面化,不夠深入,徒有神秘的外觀,卻並不打動人。(網易娛樂)

《轉山》基本上可以算是一部無名導、無明星、無大製作的“三無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基本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各自崗位上的新人。(新京報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