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截癱

2、體位:長期仰臥易發生分泌物淤積,不利於引流,應經常更換體位。 傷後神經的殘留部分,通過功能區的重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經喪失的功能,在此過程中,特定的康復訓練是必需的。 ·肢體癱瘓:截癱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體癱瘓,生活行動十分不便。

鍛鍊方法

對於在家進行恢復功能鍛鍊的截癱患者,首先一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勇氣和自信,其次,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勞逸結合地進行最大限度的功能鍛鍊。
肌肉關節運動法:每日3—4次做癱瘓平面以下的肌肉被運活動,包括揉、搓等按摩手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肉豐滿,同時進行癱瘓平面以下的各關節被動運動,保持關節靈活,以防關節僵化而影響進一步的功能鍛鍊。
抵膝抱臀站立法:此法適用於截癱三個月後的截癱患者,具體順序如下:
1)讓患者雙手扶床邊,雙腳著地,坐於床邊;
2)配合者坐於患者對面,以自己的膝蓋部位抵住患者的膝蓋部位,雙手抱緊患者臀部,並讓患者雙手抱住自己的肩膀。
3)配合者雙手用力抱緊患者臀部並往自己的方向牽拉,同時患者雙手用力即可站起。

護理方法

1、幫助並鼓勵病人咳痰:教給病人正確有效的咳嗽方法。定期指導朋友們用力咳嗽,促使肺膨脹和排痰。因疼痛有敢咳嗽者,適當用止痛劑,胸部有損傷者可用雙手固定胸部,肋間肌麻痹而咳嗽無力者,可用雙手按壓上腹部以輔助呼吸。輕輕扣擊有背部,也有利於分泌物排出。拍背的方法:五指併攏彎曲,由上向下,由兩側向中央排擊病人背部。
2、體位:長期仰臥易發生分泌物淤積,不利於引流,應經常更換體位。如發現一側肺部感染或肺膨朧有全時,應使患側居上,以利於肺的膨脹和引流。
3、霧化吸入:可使分泌物稀釋利於排出。吸入液以生理鹽水酌情加抗生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苭物,每日2次。
4、氣管切開:對高位截癱的朋友們早期施行氣管切開是減少肺部併發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氣管切開朋友們應加強護理:
A保持氣道通暢。氣管套管固定鬆緊適宜,防止脫出,及時吸出痰液。
B注意無菌操作。氣管切開處每日換苭一次,吸痰時注意一次一管,吸過口腔痰液的淮痰管不得。

神經修復技術

1.有限修復神經,較大恢復功能:人神經元數量巨大,中樞神經系統傳出神經元約數十萬個,傳入神經元約百萬個,中間神經元約一百億個。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幾乎是無限的。局部環路在高級神經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種系進化中,參與組成局部環路的神經元的數量和比例逐漸增多。神經元的突起互相通連組成神經網。追求結構損傷後的完全性復原,理論上和實踐中都是不現實的,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部分、有限的修復。而人類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只要10%~15%神經結構完整,就可保持近85%~90%功能,這就是神經修復技術有限修復神經元卻能較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基本原理。
2.規範康復訓練,恢復運動功能:正常嬰兒從出生~6歲需要經歷300萬次訓練,才能達到近乎成人的行走能力。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專家唐家廣教授介紹,神經細胞具有記憶功能,通過鍛鍊可使神經細胞“記住”各種動作。傷後神經的殘留部分,通過功能區的重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經喪失的功能,在此過程中,特定的康復訓練是必需的。此外剛修復的神經組織處於“無記憶”狀態,患者需要通過鍛鍊使神經細胞重新記憶、重新學習。對於損傷時間較長的患者,肌肉已經很長時間失去功能,它們很難像以前那樣反應靈敏,那么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有可能恢復運動功能。
3.堅持鞏固鍛鍊,強化神經功能:脊髓損傷後正規、足量和長程的康復治療對神經功能恢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神經修復的基礎上,康復鍛鍊能將臨床神經功能改善的效益最大化。根據目前國際上神經修復技術的發展,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其所能達到的修復程度仍然是少部分的結構重建,而不是完全重建。因受傷嚴重者神經-肌肉冗餘儲備量比正常人少很多,代償空間有限,故強化鍛鍊比常人更重要。不堅持或減少最低限度的康復訓練,即使已經獲得的功能改善也將逐漸丟失。大量、重複、長期乃至終生艱苦鍛鍊,對重患是尤為必要的。

併發症

截癱的併發症是非常嚴重的。
·褥瘡:又叫壓迫性潰瘍,是截癱患者長期臥床或久坐而不變換體位的極難處理的併發症。早期可見皮膚局部出現紅腫或水泡,以後變為紫紅色並開始破潰。若不能及時治療,甚者可深達骨骼。
·二便失禁:截癱患者,脊髓排尿中樞受損,人的尿意不能傳入,大腦對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傳出,於是出現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現不擇時間和地點的排尿。
·肢體癱瘓:截癱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體癱瘓,生活行動十分不便。判斷癱瘓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級。0級:完全癱瘓,患者肢體不能進行一點肢體運動;Ⅰ級:僅見肌肉輕微收縮,但不能牽動關節、肢體運動;Ⅱ級:肢體能在床上運動,不能抬離床面;Ⅲ級:肢體能抬離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陰力;Ⅳ級:患者能抵抗檢查者給予肢體的阻力而主動運動;Ⅴ級:正常肌力。一般來說,肌力越高肢體癱瘓越輕,肌力越低肢體癱瘓越重。
·感覺障礙:脊髓損傷後會因為白質內的神經束受損而出現觸壓覺、痛溫覺等皮膚感覺的喪失。
·廢用性肌肉萎縮:截癱患者長期臥床,肌肉極少活動,使肌肉的營養和氧的供應明顯減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體積縮小,而出現肌肉萎縮,同時由於營養的缺乏可伴有皮膚乾燥、脫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