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伽馬射線重複爆

軟伽馬射線重複爆

 軟伽馬射線重複爆也叫軟伽馬射線再暴體(SGRs),是一種宇宙現象。該現象來自於一種十分罕見的中子星,其可迸發出高能X射線與伽馬射線。它們屬於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產生的中子星。其直徑都在10公里至30公里範圍之間,質量是太陽質量的近2倍。 其擁有近1000倍於其他中子星的磁場。這類天體誕生時速度驚人,平均每2毫秒至3毫秒就鏇轉一周。

軟伽馬射線再暴體-簡介

歐洲航天局所屬的“XMM-牛頓”X射線天文望遠鏡發現一顆恆星“雖死猶生”,生命耗盡後仍處於高速鏇轉狀態,並能產生強烈磁場,宛如宇宙中一具古怪的殭屍。 其恰似在宇宙中點燃一簇簇巨型煙花.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
這顆狀態詭異的恆星編號為SGR1627-41,是美國宇航局的“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尚在使用時發現的。當時僅在6個星期內,SGR1627-41就發生了上百次短促的爆發,逐漸黯淡下來並預示著生命將要結束。然而SGR1627-41似乎拒絕接受這種命運,2008年9月,“XMM-牛頓”X射線天文望遠鏡的超敏感設備獲得新的測量結果:這顆死亡恆星仍在以每2.6秒鏇轉一周的速度活動著,是目前已知的鏇轉速度第二快的磁星。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屬“軟伽馬射線重複爆”(SGRs)。目前已知有5個類似的“軟伽馬射線重複爆”現象,其中4個發生在銀河系,另一個發生在大麥哲倫星雲中。對於“軟伽馬射線重複爆”天體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磁場,研究人員的解釋是:這類天體誕生時速度驚人,平均每2毫秒至3毫秒就鏇轉一周,而平常的中子星速度要慢上近10倍。高速鏇轉下產生了新的磁場,結合其內部的對流模式,即給出了如此高能的動力。但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緩速度並衰竭。對於SGR1627-41來說,現正在減速中,雖不情願,但其終於行將末路了。

軟伽馬射線再暴體-再現

美國宇航局所屬的“雨燕”衛星及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觀測到距地球3萬光年的一個恆星殘餘物正頻繁地發生爆炸。“雨燕”捕捉回的圖像顯示,其恰似在宇宙中點燃一簇簇巨型煙花。該現象來自於一種十分罕見的中子星,其可迸發出高能X射線與伽馬射線。
點燃“宇宙煙花”的天體編號為SGRJ1550-5418,在對其進行分類後,天文學家認定其與不久之前發現的“雖死猶生的殭屍恆星”SGR1627-41一樣,同屬“軟伽馬射線重複爆”(SGRs)現象。SGR1627-41在“死”後仍進行著每2.6秒鏇轉一周的掙扎,SGRJ1550-5418則還“活”著,每2.07秒即鏇轉一周,成為第六個也是轉速最快的一個“軟伽馬射線重複爆”天體。
致使科學家稱其為“磁星”。“軟伽馬射線重複爆”天體還可不時迸發出高能X射線與伽馬射線。據“雨燕”衛星觀測協調人稱,其會在短短20分鐘內發生100多次閃光,最強烈的閃光發出的能量,超過太陽在20年內發出能量的總和。2004年,另外一顆“軟伽馬射線重複爆”天體的超強爆發,從5萬光年外對地球上層大氣產生明顯影響。
SGRJ1550-5418的這次大爆發自1月22日開始,強度日增,其射線觸及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的監測器的次數已超過95次,因此得到了許多珍貴細節;而“雨燕”衛星的X射線太空望遠鏡亦得到圍繞在輻射源周圍的暈輪圖像,看似如同慶祝宇宙盛典而燃放的火花。

伽馬射線-內部結構模型圖伽馬射線-內部結構模型圖
-內部結構模型圖中子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