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教

軒轅教

軒轅教是台灣地區弘揚中華文化的知名文化組織,成立於1957年,由中國國民黨員王寒生創立。軒轅教奉軒轅黃帝為宗主,在台灣有20多個傳教“宗社”場所,信教人數約有20萬人(截至2013年)。總部“黃帝神宮”設在台北市歸綏街。軒轅教各“宗社”經常開展紀念軒轅黃帝活動,每年在“黃帝神宮”都要舉行大型的祭祀軒轅黃帝活動。

簡介

軒轅教軒轅教

1957年,在台灣由國民黨派成員王寒生發起創立。它以“繼軒轅黃帝道統,恢復中國固有宗教”、“啟發中華民族魂”為目的,以“尊天法祖”為信條,以“儒、墨、道三家同源”為理論基礎,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以“光大民族文化,淨化現實生活,提高精神生活境界”為實務。

該教奉軒轅黃帝為宗主,傳教所稱“宗社”,信徒皈依稱為“歸宗”。總部設在台北市歸綏街,稱為“黃帝神宮”。到2000年,總計有21個宗社,教務人員150人,信徒15萬人, 至2013年信教人數約有20萬人。

歷史演進

自前期宗教演進而來

中國為最古老之民族之一,自然有其宗教。中國正式開國,始自軒轅黃帝“於是始有天地神民事務之官,各司其序,俾不相亂…”(路史後記)宗教亦始自黃帝。中國宗教大體分兩個時期,自黃帝至西漢為政教合一,稱前期宗教,由政府官吏主管之;由東漢至民國為政教分立,稱後期宗教,由私人創立之。

軒轅教是從前期宗教演進出來、單獨成立的。所以軒轅教上宗黃帝,下貫百家,自成一體系。軒轅教的要旨“繼承黃帝道統”,其思想本質“神學哲學科學合而為一”。

兼及儒家修養之道

1957年3月1日開始布教,嚴家淦、王世傑、張其昀、鄭彥棻、倪文亞、黃朝琴、馬紀壯、黃季陸、陶希聖、王德溥等五十七人擔任輔導,以為提倡。 初期布道,以民族主義為本,兼及儒家修養之道,從台南文化古都做起。民國六十年以後,改至台灣北部,六十五年以後多在北部活動,在台北市台中市嘉義市基隆市花蓮縣台東縣等地方,都成立宗社。台北市大同黃帝神宮建成,軒轅教總部設於此,為領導中心。

進修工夫

人道、地道、天道

人道,內聖(克己)明德,儒家的人本主義;地道,外王(救世)兼愛,墨家的兼善天下;天道,通天(玄同)升化,道家的天人合一。人道、地道、天道各分四級,以為進修階梯,而有其統一性。從生活上的損開始力行,得悟,直到無為,而達於化境,開始平易,中甚堅強,上則高遠。

戒律

軒轅教戒律,有生活、倫常、社會、國家、世界五律,和信仰上帝、孝敬父母、愛你鄰里、幫助困苦人、作事公正、饒恕他人過錯、不說謊、不貪財、宣揚正道、願世界永久和平十戒。

宗教儀式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軒轅教祭祀、集會、婚慶、喪祭等,俱有宗教儀式。年中行事:祭天、黃帝聖誕、黃帝鼎湖升天三大典,皆行三獻禮;經常性宗友認祖歸道,行歸宗禮;任用神職,行賚命禮。來復日崇教、講道、祈福、早晚誦經、禱告。禮儀生活化,形態備於禮。其對社會服務,有大學獎學金、免費醫療、貧苦救濟等項。

赴陝西公祭黃帝

軒轅教各“宗社”經常開展紀念軒轅黃帝活動,每年在“黃帝神宮”都要舉行大型的祭祀軒轅黃帝活動。近幾年,軒轅教與陝西黃帝陵交流交往頻繁,軒轅教連年組團赴陝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2013年3月,台灣軒轅教副宗伯陳國台應邀率團赴黃帝陵尋根祭祖,參加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3日抵陝。

組織結構

軒轅教以大宗伯為最高指導人,設總部為最高執行機構,分秘書、教務、財務、禮制、人事、會計等室組,及道學院、武道院、軒轅學社、黃帝神宮、神廟委員會、軒轅教簡訊雜誌社等單位。而置秘書長為樞紐。大宗伯是王寒生,秘書長是曾迺碩,地方則設立宗社為教區,建神宮為宏道場所。在台北市、台灣省,及香港共有二十一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