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換技術

路由交換技術

《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詳細討論了建設大規模網路所需的路由技術,包括網路模型、IP路由基礎理論、OSPF/IS-IS等IGP路由協定、BGP路由協定、IPv6路由技術、路由控制和過濾、IP組播等。《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書中納入了大量依託H3C路由器和交換機等網路設備精心設計的實驗,有助於讀者迅速、全面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是為欲深入網路技術領域的學習者編寫的。對於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是助其深入計算機網路技術領域的好教材;對於專業技術人員,《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是助其掌握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的好嚮導;對於普通網路技術愛好者,《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也不失為學習和了解網路技術的優秀參考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路由交換技術》共11章,以Cisco的中低端交換機和路由器為核心,全面介紹路由交換技術,內容包括IOS配置、接口與管理配置、IP特性配置、廣域網配置、網路安全配置、動態路由協定配置、交換機、虛擬區域網路、生成樹協定、VLAN幹道協定及VOIP配置。《路由交換技術》內容豐富,實例眾多,圖文並茂,結構合理,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IOS配置基礎

1.1 IOS概述

1.2 基本硬體構件

1.2.1 中央處理器

1.2.2 接口

1.2.3 隨機存取存儲器

1.2.4 快閃記憶體

1.2.5 唯讀存儲器

1.2.6 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

1.3 基本軟體構件

1.3.1 IOS的映像檔案

1.3.2 配置檔案

1.3.3 數據流

1.4 IOS配置過程

1.4.1 基本配置方式

1.4.2 初始化過程

1.4.3 建立配置

1.5 命令行接口

1.5.1 命令解釋器

1.5.2 命令模式種類

1.5.3 獲得幫助

1.5.4 簡寫命令

1.5.5 no命令形式

1.5.6 搜尋和過濾show和more命令輸出

1.6 實驗練習

習題

第2章 接口與管理配置

2.1 接口配置

2.1.1 接口配置概述

2.1.2 配置邏輯接口

2.1.3 配置接口描述信息

2.1.4 配置接口保持佇列長度

2.1.5 配置接口頻寬

2.1.6 配置接口延時

2.1.7 配置接口存活計時器

2.1.8 配置接口mtu

2.1.9 配置接口IP位址

2.1.10 監視與維護接口

2.2 系統管理

2.2.1 設定線路終端

2.2.2 配置口令與特權

2.2.3 設定路由器名字

2.3 檔案管理

2.3.1 複製配置檔案

2.3.2 複製映像

2.3.3 指定啟動檔案

2.4 故障處理

2.4.1 用show命令顯示系統信息

2.4.2 測試網路連線

2.4.3 debug操作

2.4.4 系統日誌訊息

2.5 CDP配置

2.5.1 CDP概述

2.5.2 設定CDP特性

2.5.3 啟用或禁用CDP

2.5.4 監視與維護CDP

2.6 實驗練習

習題

第3章 IP特性配置

3.1 IP定址配置

3.1.1 接口輔助IP位址

3.1.2 全1和全0網段

3.1.3 無編號IP位址

3.2 配置地址解析方法

3.2.1 靜態映射IP位址到MAC地址

3.2.2 映射主機域名到IP位址

3.3 配置廣播包處理

3.3.1 啟用定向廣播到物理廣播轉換

3.3.2 轉發UDP廣播包及協定

3.4 監視與維護IP定址

3.4.1 網路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

3.4.2 主機名到IP位址映射

3.5 自治系統

3.6 路由技術

3.7 路由表

3.7.1 基本概念

3.7.2 功能

3.7.3 路由表內容

3.8 管轄距離

3.9 度量值

3.10 路由更新

3.11 路由查找

3.12 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

3.13 默認路由

3.14 VLSM與CIDR

3.15 匯總路由

3.16 監視與維護路由

3.17 DHCP配置

3.17.1 DHCP概述

3.17.2 配置資料庫代理和DHCP衝突日誌

3.17.3 排除IP位址

3.17.4 配置DHCP地址池

3.17.5 配置手工綁定

3.17.6 配置DHCP伺服器啟動檔案

3.17.7 配置ping包的數量

3.17.8 配置ping包的逾時值

3.17.9 啟用Ciseo IOSD HCP伺服器功能

3.17.10 監視和維護DHCP伺服器

3.17.11 在接口上啟用DHCP客戶機

3.18實驗練習

習題

第4章 廣域網配置

4.1 DDN配置

4.1.1 DDN概述

4.1.2 配置HDLC

4.1.3 配置PPP

4.2 幀中繼配置

4.2.1 幀中繼概述

4.2.2 啟用幀中繼封裝

4.2.3 配置幀中繼DL編號

4.2.4 配置幀中繼LMI類型

4.2.5 配置幀中繼地址映射

4.2.6 配置幀中繼的子接口

4.2.7 配置幀中繼交換

4.2.8 監視與維護幀中繼

4.3實驗練習

習題

第5章 網路安全配置

5.1 ACL配置

5.1.1 ACL概述

5.1.2 配置標準ACL

5.1.3 套用ACL

5.1.4 配置擴展ACL

5.1.5 配置命名ACL

5.1.6 ACL在網路中的套用位置

5.1.7 監視與維護'ACL

5.2 NAT配置

5.2.1 NAT概述

5.2.2 內部源地址靜態轉換

5.2.3 內部源地址動態轉換

5.2.4 內部源地址復用動態轉換

5.2.5 修改轉換逾時

5.2.6 監視與維護NAT

5.3 實驗練習

習題

第6章 動態路由協定配置

6.1 RIP配置

6.1.1 RIP概述

6.1.2 啟用RIPI

6.1.3 單播更新

6.1.4 調節計時器

6.1.5 改變最大路徑數

6.1.6 RIP版本

……

第7章 交換機

第8章 虛擬區域網路

第9章 生成樹協定

第10章 VLAN幹道協定

第11章 VOIP配置

附錄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編輯推薦:是H3C網路學院系列教程之一。《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詳細闡述了建設大規模網路所需的路由技術,包括網路模型、IP路由基礎理論、OSPF/IS-IS/BGP路由協定、路由控制和過濾、IP組播、IPv6路由技術等。《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納入了大量翔實而細緻的實驗案例。《路由交換技術(第3卷)》適合有志於深入學習網路技術或有志於通過H3CSE-Routing&Switching認證的大中專院校在校生和網路技術愛好者。

序言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我校的網路工程專業是我國高校在此專業的首批試點單位,本專業的“路由交換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無論在授課內容、授課學時,還是在授課方式上都沒有先例可循。

本教材在內容上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注重現實套用背景,意在啟發和引導學生能將重要的網路分層概念、形式及理論付諸實踐,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安裝、配置、測試和運營區域網路、廣域網等所需的實踐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思科(Cisco)是目前全球領先的網路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網路設備和解決方案在我國已廣泛套用,並得到認可。交換機和路由器是組建網路基礎設施的基石。本教材重點以Cisco的中低端交換機(Catalyst)和路由器作為講授的核心設備,理由是:

(1)技術好。使學生切身體會業界領先的網路技術,為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提供學習和趕超的參照。

(2)功能全。具有時下流行和將來趨向的典型功能。

(3)成本低。所選設備皆屬中低端系列,儘管性能不高,但便於構建實驗環境,不影響知識的掌握,而且價格低廉。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知識復蓋面廣:涵蓋數據鏈路層到套用層的重要網路內容。

(2)重點突出:講解基礎的、實用的和主流的路由交換技術。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本理論闡述準確、清晰和簡潔,實踐實驗設計典型、可操作和貼近實際。

(4)結構完整統一,設計合理科學。教材每章分別設計的實驗練習和習題,全書實驗練習題目和習題題目都可在教材提供的綜合拓撲圖中完成。

(5)例題講解圖文並茂,過程完整。全書典型例題都提供完整的拓撲圖、命令配置、測試輸出和必要的解釋說明,使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6)命令講解準確、規範和具體,並附有實例演示。

(7)適合作為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讀者的教材或者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手冊。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錯誤或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殷切期望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