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類專升本

15.《文學的趣味》(朱光潛) 21.《蜀道難》(李白) 26.《光的讚歌》(艾青)

跨校類專升本,就是指應屆專科畢業生通過某些方面的測試(主要指在校期間成績、專升本考試等),成績合格,經在讀學校推薦,升入其它與本校有專升本培養關係的學校就讀的一種專升本形式。
由於專升本政策並非全國統一,所以各地執行的政策並不全部相同,不過執行的政策基本不會跟本校專升本區別太大。
關於專升本首先肯定兩點:1.專升本的文憑與四年制普通本科的文憑的內容是不一樣的。2.社會類與跨校類的文憑都屬於國民教育系列全日制本科文憑。
2010年山東專升本取消社會類與跨校類區別
2010年山東專升本取消社會類與跨校類區別,正按照社會類複習的考生,在2010年專升本中可以報考更大範圍的高校,也即只要是招錄本專業的高校都有資格報考。也即2010專升本只有“社會考生(已畢業脫離學校)”概念,沒有“社會類考生”概念。

招生類別、專業和計畫

招生類別分為:學分互認、普通專升本(含師範和高職高專)。
山東專升本每年的招生類別、專業和計畫,具體要看當年11月12月份的招生簡章和通知,考生在這之前可以參考往年的招生簡章,具體內容不會有太大變化。

報名

每年的報名流程不會有太大變化,介於2010年起山東專升本不分社會與應屆考生,以下報名以《關於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學分互認和專升本考試錄取工作的通知》為例講解報名流程:
(一)報名時間
普通專升本、學分互認實行統一時間報名。全省報名數據上傳統一截止時間為2009年12月16日,各高校可根據本校情況自行確定學生報名起止時間。
(二)報名範圍
我省普通本科院校和專科學校(含普通專科學校、高等職業學院和成人高等學校)中的應屆普通專科(高職)畢業生(含在校期間已參加過學分互認選拔但未能進入本科段學習的應屆普通專科畢業生)。
具有我省轄區戶籍的普通高等教育專科(高職)往屆畢業生(不含成人、自學考試、網路教育)和經我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錄取,目前在其他省、市、自治區高校學習的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專科(高職)應屆畢業生。
(三)資格審查
生源學校根據《通知》要求,負責本校學生(含在校期間已參加過學分互認選拔但未能進入本科段學習的應屆普通專科畢業生)的報名和資格審查工作。生源學校要認真審查考生姓名、考生號等信息是否與聯考錄取簡明登記表相符,是否符合報名條件。具有我省轄區戶籍的普通高等教育專科(高職)往屆畢業生(不含成人、自學考試、網路教育)和經我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錄取,目前在其他省、市、自治區高校學習的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專科(高職)應屆畢業生的報名和資格審查工作由濟南大學負責。報名結束後,生源學校應張榜公布符合條件的學生名單,接受師生和社會監督。
(四)軟體使用
(略)
(五)填報志願
報名參加普通專升本考試的學生須填寫《2010年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考試考生報名表》(見附屬檔案4)並交生源學校進行報名,或通過生源學校指定網路進行報名。填報志願時,如果同一專業的招生學校有2所以上,考生可填報第一志願1個,第二志願不超過3個(平行志願),並在“是否服從調劑錄取”欄中填寫“是”或“否”,若不填寫,視為不服從調劑
報名結束後,生源學校必須通過軟體列印出《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並組織考生進行簽字確認。如缺少考生簽字確認環節,由此造成的任何問題由生源學校負責。
報考醫學類專業專升本的考生,其專科階段學習專業須為醫學類或相關醫學類。
(六)准考證號碼的編排、列印及發放
考生准考證號碼共15位(編排方法見附屬檔案5,可由軟體自動生成),考生的准考證(見附屬檔案6)與身份證是考生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必需證件,准考證由生源學校使用軟體列印。生源學校須在准考證的考生照片處、准考證存根與准考證的騎縫處分別加蓋生源學校紅色印章,准考證存根由生源學校留存備查。
考試前,主考學校(見附屬檔案7)須通過軟體將每個考場的考生圖像信息和考場簽字名冊單獨列印並發放至各考場,供監考老師核對和考生簽字使用。
(七)信息匯總審核
生源學校要將軟體生成的考生報名信息資料庫於2009年12月13日至16日進行上傳。數據上傳時可實現即時機審,審核不通過的數據將不能成功上傳,生源學校應及時修改並再次上傳。各高校要合理安排數據上傳時間,確保本校數據12月16日前通過審核並成功上傳,12月16日後系統關閉,不再接收上傳數據。
我處將對所有報名數據進行匯總審核,生源學校可於2010年1月6日通過軟體下載最終審核合格數據,並列印出准考證發放至考生本人。由於數據審核時相關信息可能發生變化,下載最終審核合格數據前,請不要提前列印考生准考證。
(八)考場編排
考場、座次、考生圖像等信息統一隨機編排
(九)報名費
考生報名費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核定的標準收取,由生源學校代收。報名結束後我處將根據報名人數向生源學校下達收費通知,收取的報名費統一交省財政專戶。

考試

(一)考試科目及要求
考試科目為2門公共課和2門專業綜合課。公共課每門成績滿分為100分,專業綜合課每門成績滿分不超過150分。其中,英語(公共課)考試要求以《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套用能力考試大綱》為依據,計算機、大學語文和高等數學的公共課考試要求分別見附屬檔案8、9、10。(註:山東省專升本考試只有公共課考試大綱,不提供專業課考試大綱)
(二)考試組織及範圍
普通專升本考試按專業由主考學校組織實施。主考學校要按有關要求安排監考人員,嚴格考場管理和考試紀律,確保考試的順利進行。
(三)考試命題及閱卷
普通專升本考試的命題、閱卷、統分等工作由我處協調有關學校承擔。
(四)考試時間及技能測試
根據每年的時間,會有變動,具體時間請
濟寧學院負責師範類音樂學專業技能測試,濟南大學負責師範類美術學專業技能測試,山東師範大學負責師範類學前教育專業技能測試,各高校制定具體專業技能測試要求後報我處核准實施。
(五)成績公布及查詢
負責閱卷、統分的學校在成績核對無誤後,將成績於報教育廳。生源學校可於2月中旬通過軟體下載考生成績,具體下載時間另行通知。在考試成績正式公布前,任何人不得查詢、透露考生成績。
考生對本人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於2010年3月20日前向生源學校提出申請,由生源學校派專人持介紹信到我處辦理許可手續後,方可到閱卷學校進行查詢。閱卷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查詢,查詢時只負責核對卷面總分與各題得分的累加是否有誤。如發現分數累加有誤,由閱卷學校教務處出具更正證明,負責人簽字蓋章後連同出錯試卷一同報我處。如因分數登錄錯誤影響考生錄取,由我處負責更正,同時做好記錄,存檔備查。
閱卷學校要將本次考試的試卷妥善封存,以備查詢,一年後方可銷毀。
(六)其他事項
主考學校須提前將考點設立情況報我處核准後實施。

錄取

普通專升本在同類別同一專業內確定考生錄取資格,按考生志願擇優錄取。考生志願錄取順序為:第一志願、第二志願、調劑志願
(一)確定錄取分數線
錄取前分別設定公共課(外語、計算機、大學語文和高等數學)、專業綜合課和考生總成績的最低控制分數線,所有考試科目及總成績均達到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為非受限考生。非受限考生中,按照分類別分專業招生計畫總數的1:1確定錄取分數線,達到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具備錄取資格。
(二)第一志願錄取
對具備錄取資格的考生,按不超過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畫1:1的比例,依據其總成績由高到低,向招生學校提供第一志願報考該校各專業的考生名單及相關信息,由學校擇優錄取。當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具備錄取資格的考生數大於招生計畫數時,則不能錄取其他志願報考該校或沒有報考該校的考生。
(三)第二志願錄取
對具備錄取資格但未被第一志願所報學校錄取的考生,按其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向未完成招生計畫的第二志願招生學校提供考生名單及相關信息,由學校擇優錄取。
(四)調劑志願錄取
對具備錄取資格但未被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所報學校錄取的考生,如果服從調劑錄取,則向未完成招生計畫的學校隨機提供其名單及相關信息,由學校擇優錄取。
因考生不服從調劑錄取產生的計畫缺額,在剩餘的非受限考生中,分類別分專業按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直至錄滿學校招生計畫為止。
(五)錄取信息下載
招生學校可通過軟體下載錄取考生信息,具體下載時間另行通知。
(六)其他事項
考試過程中有作弊行為者,取消其錄取資格。
招生學校負責將錄取通知書寄送生源學校,由生源學校負責轉寄或轉交考生本人,不得交其他任何人轉寄或轉交。考生按招生學校的要求辦理入學手續。

計算機考試大綱

2011年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計算機
(公共課)考試要求

一、指導思想

本考試大綱依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加強普通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魯教高字〔1995〕9號)中所要求的計算機教學的基本目標,根據當前山東省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制訂。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育,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的最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和使用技能,學會使用典型的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最終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

二、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達到新時期計算機文化的基礎層次:①具備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常識;②具有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常識;③熟練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較為廣泛的微型計算機作業系統Windows XP及字處理軟體(Word 2003)、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2003)、演示文稿軟體(PowerPoint 2003)、資料庫管理系統(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對計算機網路,特別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瀏覽器和電子郵件的使用。對於網頁製作及網路安全的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內容範圍

⒈ 計算機基礎知識
信息與數據的有關概念,計算機文化的概念,計算機起源與發展,計算機特點及分類,計算機的套用領域;存儲程式工作原理;計算機硬體的五個基本組成,計算機軟體的分類及各自特點;程式設計語言及語言處理程式的基本概念;字、位元組、位的概念;不同進制數的表示,不同進制整數間的相互轉換;ASCII碼,漢字編碼的基本知識;多媒體的有關概念。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微機的硬體組成;CPU、記憶體、RAM、ROM、CACHE、適配器、匯流排的含義;磁碟驅動器與磁碟;常見輸入、輸出設備;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多媒體的概念,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及其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套用。
⒉ 作業系統的初步知識與套用
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微機作業系統的發展,常用微機作業系統及各自的特點。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運行環境、安裝方法。Windows XP的啟動與關機;Windows XP的桌面、開始選單、快捷按鈕和捷徑;滑鼠的基本操作,應用程式的運行和退出,剪貼簿的使用;視窗的組成、對話框和控制項的使用;我的電腦、資源管理器、資源回收筒及其套用;檔案、資料夾的有關概念及操作;控制臺、附屬檔案及多媒體功能。
中文輸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輸入的切換;各種常用符號的輸入。
⒊ 字處理軟體Microsoft Word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處理軟體的發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啟動和退出。
Word 2003視窗的組成;文檔的建立、打開和保存;錄入和編輯操作;查找和替換操作;操作的撤消與恢復;文檔的查看方式。
字型格式、段落格式的設定;項目符號和編號的使用;利用框線和底紋美化文檔;制表符和定位點;分節、分頁和分欄;樣式和模板的使用;版式設定;建立和使用自動圖文集;用“修訂”和“批註”對文檔進行批閱。
Word 2003表格的創建和編輯;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數據的輸入與編輯;文字與表格的轉換;表格的排版技巧。
在文檔中插入圖片、編輯圖片,實現圖文混排;插入藝術字;繪製圖形;文本框、數學公式、圖表的插入和編輯。
頁面設定和列印;郵件合併功能;索引和目錄;域的概念及使用。
⒋ 電子表格系統MICROSOFT EXCEL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 2003的主要功能、啟動與退出。Excel 2003視窗的組成;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和單元格區域的概念及各自的關係。
工作簿的創建、打開、保存及關閉;工作表的插入、刪除、複製、移動、重命名和隱藏等基本操作,行、列的鎖定和隱藏;單元格區域的選擇;各種數據類型的輸入、編輯及數據填充功能的使用;公式和函式的使用,運算符的種類,單元格的引用;批註的使用;行高和列寬的調整;編輯、移動和複製單元格中的數據;單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刪除;查找與替換。設定工作表中字型和數字格式,數據的對齊方式,工作表標題設定;框線的設定。
建立Excel 2003資料庫的數據清單,記錄單操作;數據的排序和篩選;數據的分類匯總。圖表的建立與編輯;頁面設定,使用分頁符,列印預覽,列印工作表。
Word 2003與Excel 2003的協同操作。
5.演示文稿軟體PowerPoint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PowerPoint 2003的主要功能、啟動與退出,演示文稿的創建、打開和保存,演示文稿的視圖方式。
幻燈片的製作,文字編排、圖片和圖表等對象數據的使用;模板、母板、背景與配色方案的選用。
演示文稿的動畫效果、超連結和動作設定;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定,播放和列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打包和發布。
6.資料庫管理系統Access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數據模型、關係、關係運算、屬性、域、元組、碼、分量、關鍵字的概念。Access 2003資料庫的組件。
7. 計算機網路、Internet初步知識、網路信息安全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計算機網路的物理與邏輯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協定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本地連線的設定與網路配置的檢查;網上鄰居的使用,檔案共享;
Internet的起源與發展、Internet提供的服務;IP位址、域名、Internet 地址的分配與管理,URL;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CHINANET、CERNET、CSTNET和CHINAGBNET;WWW與IE瀏覽器、信息的保存以及搜尋引擎的概念及使用;電子郵件服務;檔案下載,FTP;
HTML檔案的構成及基本結構,常用的HTML標記及語法。FrontPage2003的啟動與退出,網頁與網站的概念,站點的建立及網頁的編輯,對象的插入,超連結的建立,網頁的布局,表單頁面的建立,網頁的發布。
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網路基本道德,防火牆技術,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犯罪的概念、特點、手段、危害,黑客的概念及其行為特徵。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特性、分類、危害、防治,軟體智慧財產權的有關常識。

四、題型

題型分值
單項選擇題50題50分
多項選擇題20題20分
判斷題20題10分
填空題20題20分

大學語文大綱

2011年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
大學語文(公共課)考試要求

一、總要求

(一)學習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尤其應當了解並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
(二)能準確地閱讀、理解現當代作品,能讀懂難度適中的文言文,並能解釋常見的字詞和語言現象, 具備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能夠比較準確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具備一定的文學鑑賞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
(四)掌握常用的文體寫作知識,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

二、考試內容和要求

大學語文課程的考試內容,包括語言知識、作家作品知識、文體知識、寫作知識、作品閱讀分析和作文六部分。其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一)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側重於文言實詞、虛詞、句式。文言實詞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釋文言文中常用實詞的意義,特別要注意那些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掌握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如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名詞用作動詞等);文言虛詞考核,要求考生能辯識“之、其、者、所、以、於、而、乃、則、焉”等常見的文言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夠分辨和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二)作家作品知識
作家作品知識側重於考核作者的姓名、生活年代、生平事跡、思想主張、文學流派、主要成就、歷史地位和影響等方面內容。
(三)文體知識
文體知識側重於議論文、記敘文、詩歌、小說和戲劇的文體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
(四)寫作知識
寫作知識側重於立意與選材、構思與布局、文體與表述、語言與風格、修改與文風等方面內容。
(五)作品閱讀分析
作品閱讀分析側重於以下方面的內容:每篇課文的作者和文體類別;課文的主題或主旨、思想意義;課文的主要表現手法、寫作特色;課文中使用的主要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排比、對偶、象徵、設問、反詰、反語、層遞等手法的特點和作用;課文中常見的各類表現手法,如對比、鋪墊、側面烘托、夾敘夾議、語義雙關、托物言志等手法的特點和作用;課文中引用典故、詩文等的解釋或出處;課文中關鍵字詞的含義或表達作用等。
(六)作文
作文主要是考核應考者的寫作能力,也是對應考者知識閱歷、思想修養、認識能力和語文水平的綜合檢驗。
作文考核的重點是議論文、記敘文寫作的能力。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語言通順,表達準確,標點恰當,書寫工整,格式規範。

三、考試題型

大學語文課程的考試題型主要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詞語解釋題、填空題、文言短句翻譯題、簡答題、簡析題、作文題。
閱讀篇目可參考現行使用教材的課文。
記敘文單元:
1.《鄭伯克段於鄢》(《左傳》)
2. 《燕昭王求士》(《戰國策》)
3.《管晏列傳》(《史記》)
4.《蘇武傳》(《漢書》)
5.《又是一年芳草綠》(老舍)
6.《聽聽那冷雨》(余光中)
7.《懷念蕭珊》(巴金)
8.《洞庭一角》(余秋雨)
9.《讀書示小妹十八生日書》(賈平凹)
議論文單元:
10. 先秦諸子語錄(《論語》等)
11.《諫逐客書》(李斯)
12.《駁<復仇議>》(柳宗元)
13. 《留侯論》(蘇軾)
14.《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胡適)
15.《文學的趣味》(朱光潛)
16.《失敗了以後》(林語堂)
17.《論言談》(培根)
詩歌單元:
18.《採薇》(《詩經》)
19.《漁夫》(屈原)
20.《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21.《蜀道難》(李白)
22. 《長恨歌》(白居易)
23.《醉花陰》(李清照)
24.《天狗》(郭沫若)
25.《雨巷》(戴望舒)
26.《光的讚歌》(艾青)
27.《西風頌》(雪萊)
小說戲劇單元:
28.《遊園(選)》(湯顯祖)
29.《席方平》(蒲松齡)
30.《傷逝》(魯迅)
31.《圍城(選)》(錢鍾書)
32.《春之聲》(王蒙)
33.《老人與海(選)》(海明威)
34.《赫克托耳之死(選)》(荷馬)
35.《哈姆雷特(選)》(莎士比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