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運達

先後任村民辦教師、鄉文化站站長,1994~2000年兩次任南嶺村黨支部書記。 特別是1994年、2000年,他受鄉黨委委派,先後兩次到南嶺村任黨支部書記。 目前,該村由亂到治,村風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計畫生育工作受到市、縣表彰,在全鄉工作考核中,進入先進村、先進黨支部行列。

先後任村民辦教師、鄉文化站站長,1994~2000年兩次任南嶺村黨支部書記。他服從組織安排,敢挑工作重擔,紮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先後三次到南嶺村、寇家村任黨支部書記,無論是在鄉政府工作,還是到農村任黨支部書記,他都表現出了共產黨員應有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模範帶頭作用。在任北嶺鄉文化站站長期間,開創性工作,使鄉文化站逐步建設成為設施齊全的文化中心,民眾文化活動在全鄉蓬勃發展,多次受到市、縣級表彰。同時,負責居民身份證頒發工作,因成績突出,受到省人事廳、省公安廳表彰和縣政府的表彰獎勵。特別是1994年、2000年,他受鄉黨委委派,先後兩次到南嶺村任黨支部書記。該村近2000口人,由於工作癱瘓,財務混亂,村風不正,各項工作落後被動。進村後,他統一黨員幹部的思想,把改變南嶺村面貌的起步點定在為民眾辦實事上,帶領幹部民眾,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溫蔬菜大棚52個,陽畦韭菜250畝,為民眾尋找了致富的路子;整修主要渠道2300米,解決民眾多年澆地二級提水的問題,大大降低了生產費用,新開挖容水4萬立方米的生產水庫一座,解決600多畝土地澆地難的問題;爭取鄉政府和工商部門的支持,新建商品房23間,在本村建立了農村集市;多方籌集資金50萬元,在村內修建柏油路4.3公里;為民眾安裝了自來水管,為蔬菜高溫大棚通了電,為搬遷戶淤墊宅基;投資12萬元,建起高標準文化大院;建起新公墓,推進殯葬改革;工作中做到政務公開、財務公開。目前,該村由亂到治,村風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計畫生育工作受到市、縣表彰,在全鄉工作考核中,進入先進村、先進黨支部行列。全縣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中,作為有亂轉治的典型作了發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