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擒拿術

開創者介紹

北京市武協二、三、四、五屆委員、苐四、五屆副秘書長。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第一、二屆秘書長,第三、四屆監事會副主任。中國武協傳統武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全國各地部分武術館校、大專院校武協的名譽主席和顧問。
九歲開始習武,曾習練長拳、羅漢、迷蹤、彈腿、太祖等多種拳種,曾從劉鐵林習形意拳,從楊振基、吳圖南習太極拳,後拜著名武術家李子嗚為師,研習傳統武術八卦掌。七九年、八一年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傳統武術觀摩交流大會獲銀牌,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國各類比賽中獲獎。曾任科教片《八卦掌》編導和武術指導、亞運會大刀團體操副總教練,海南椰子節武警團體操總教練。常年擔任各類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和全國及公安系統的散打比賽的仲裁、總裁、副總裁、裁判長等職。多次被評為北京市武術工作先進個人,八五年因教學成績突出受公安部嘉獎,八四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
常年從事傳統武術和軍、警實用擒拿格鬥技術的教學,曾多次接待各國武術、軍警來華團體和外國友人並擔任教學工作。多次赴韓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美、英、法等二十餘國進行學術交流、講學和教學。傳授實用格鬥擒拿技術、輯捕技術、中國傳統武術和八卦掌,學生遍及世界各國。
國內曾在國際武術培訓中心、西成區武術館、各大專院校武術協會傳授八卦掌、散打和實用擒拿格鬥技術,學生幾千人。有徒弟四十七人,他們在公安、武警、部隊和武術界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多人己擔任武警、公安院校擒敵技術教官,徒弟曹承章、曹進強、楊十明、霍東利、阿援朝、常玉成、何善明、丁勁松,徒孫劉禹成、郭碩、牟彬等人均在北京市武術比賽、國際武術精英大賽、國際武術邀請賽、全國強民杯散打邀請賽、全國公安院校散打比賽等各類比賽中,均取得金、銀獎、一、二、三名等優異成績。徒弟楊十明現擔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秘書長,徒弟霍東利現擔任北京市朝陽區武協副主席。並都從事傳統武術的傳授和教學工作。
常年注重傳統武術和武術實用技術的學術理論研究,尤其是將傳統武術中的實用技術,套用到公安、武警和部隊的實用擒拿格鬥技術和輯捕技術。參於組織、編審和撰寫了公安部、法務部、安全部、武警、部隊的警體、擒拿格鬥、輯捕技術、查輯戰術等部統編教材共十冊。擔任公安部人民警察初級培訓統編教材第四冊《警體基礎訓練》的主審,《警體技能戰術培訓教材----擒拿格鬥》的統稿和主審,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執法基礎技能教程》的副主編,中國人民警官大學《警體教程》(警體基礎教程、射擊教程、擒拿格鬥教程三冊)的主編,參於撰寫有關章節的有公安部《警體技能戰術培訓教材----查輯戰術》,《警察體育概論》,《安全防衛技能》等。
另出版專著共十冊《實用擒拿術析解》,《實用擒拿術圖解》,《中國武術擒拿技巧》,《實用格鬥術》,《傳統武術秘籍九重天譯解》,《雲龍技譜》,《女子防身自衛術》,《實用擒拿學》。並在國外出版了《實用擒拿術析解》英文版,《格鬥擒拿術》義大利文版,《雲龍技譜》韓文版。寫有(保衛幹部培訓教材),(防衛培訓教材)等內部教材。發表武術文章五十餘篇,論文十餘篇。
目前退休後,正在從事傳統武術和武術實用技術的技、理研究,撰寫有關傳統武術太極拳、八卦掌及實用技術的專著。

形成發展

趙氏擒拿研究會由著名武術家、原中國公安大學警體系副主任趙大元教授創立。趙氏擒拿起源於秦末陝西天水堂,千年以來經歷代先師歷練演進完善。趙大元教授依據所承繼的擒拿秘籍《九重天》結合四十餘年的警務實踐工作、研習教學的經驗綜合國內外有關技術科學化系統化所創立。 習練趙氏擒拿是傳承中華武功及和平文化內涵,無形的鑄造著習武人的思想品格道德修養。擒拿技術是中華武術實用搏擊的四大技術之一,其精髓在於以拿制暴,其術奧妙無窮,其法變化萬千,其理博大精深。對於發揚現代和諧社會及全民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趙氏擒拿適合男女老少不同人群的研習。趙氏擒拿功法內外雙修,由內而達於外,尤重神的修執。首要重在道和德、行和氣的修煉。是人生立世道德行為的規範,是獲取身心健康的最佳途徑。

拳法特點

何為擒拿,擒就是反挫關節,分筋錯骨。拿就是掐拿穴位,刁拿鎖扣。有些人誤把各拳種流派擒拿技術的入門基礎練習,即把對方抓領、抓腕或對方不防備情況下的擒拿手法當作擒拿技術的全部。其實,真正的實用擒拿技術多是在與對方搏鬥過程中的擒拿技術。 擒拿技術可分為四大部分:(1)擒拿基本手法(刁拿鎖扣、掐插挑頂,擰壓纏鏇飛別扛折般飛剔盤挫抉,掙斫抱挾。二十四法)。(2)擒拿基本技術,即死手擒拿。包括被動擒拿(抓領解脫擒拿、抓腕、臂解脫擒拿,抓肩背解脫擒拿,扼喉解脫擒拿,抱摟解脫擒拿等)和主動擒拿。(3)活手實用擒拿技術(指搏鬥中的擒拿技術)。(4)奪兇器的擒拿技術。 擒拿技術必須和踢、打、摔法緊密結合,溶為一體,才能成為真正完整實用的擒拿技術。因為在搏擊中對方在不斷地運動著、變化著,而擒拿技法實施的先決條件是肢體的接觸,因而在實施中必須審勢應勢,得機得勢就拿,不得機就變,誘使對方照我的意圖運動。打,踢,摔,拿相間,循循相生。當遇到對方的全力反抗時,要求不使拙力,講究技巧和勁力的使用,借力使力四兩撥千斤。 中國武術擒拿技術的擒法講的是“分筋錯骨”,所謂“錯”指的是使形成關節的一對骨頭位置產生相錯,使其關節超幅度運動而形成分筋錯骨。同時利用一對對偶骨的相錯,來擠壓關節處的運動神經,造成劇烈疼痛而使其喪失抵抗能力。在用力方向,正如“九重天”秘譜中所述:“偏轉三四分,鏇擰搬折亦同行。”就是說要向其反關節方向側方三四分(約50度—65度)用力,同時必須鏇擰和搬折同時進行,要邊擰邊折,也就是說“錯骨”必須同時在兩個運動軸上進行,如同我們在拆卸其他動物骨關節時,向其反關節側方向上實鏇擰搬折非常省力一樣,這樣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了相鄰骨關節的效應性運動和鎖定效應規律,通過對某一關節的分筋錯骨,鎖定其整個運動鏈系統,正確地實施擒拿。而拿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拿是指擊打、掐拿人體的要害部位。消弱或使對方完全喪失反抗能力。俗話說:“只擒不拿,必遭拙打”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人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關節和肌肉三部分組成,約占人體總重的60~70%,構成人體的支架,保護臟器,並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產生各種運動。同時,人體的運動又不是單一的骨槓桿、關節的運動,而是相連幾個關節乃至全身的運動,形成一個運動鏈系統。而根據人體結構和相鄰關節的運動關係及特點,又可分為若干子系統參它們相互支持,呼應和制約,形成人體的整體運動。在研究學習掌握實用擒拿技術中,首先要重點研究掌握人體各運動鏈子系統的組成和它的運動特點,各運動鏈子系統的主要環節和主要關節的結構,運動特點和運動幅度,各運動鏈子系統中相鄰關節的效應性運動和鎖定效應規律。各運動鏈子系統之間相互支持、呼應和制約的效應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正確地抓筋拿脈,反挫關節,合理地使用固鎖技術,形成完整的擒拿技術。

趙教授傳承--奇門兵器

  • 鏢掌:這趟鏢掌是在演練八卦掌時雙手發鏢,在與敵交手時使人防不勝防。
  • 掌手雷:也就是兩個小鏈子錘,在演練套路時,兩個鏈子錘收發自如,不過極為難練,練不好就打到自己腦袋。
  • 是用一對狍子角做的兵器,還叫鹿角撅,用於點穴不用流血就能制敵因此也叫“避血撅”。可以鉤掛連環,扎、挑、叨、擰、翻。隱點穴於其中。
  • 判官筆:八卦判官筆24式,以小破大,以短勝長,擰鏇走轉,步捷身靈。擰裹鑽翻,靈巧敏捷。專以插打人身三十六大穴。
  • 風火輪:八卦風火輪是八卦掌特殊的雙兵器一種,它起伏走轉,擰裹鑽翻,纏拿鎖扣,截挫分扎,挑抹擭刺,劈截套拉,陰陽連環;粘、滑、切、化、勢式相連,連綿不斷。
  • 崑崙扇:三路,一路破拳腳,二路破短兵器,三路破長兵器。
  • 八卦子午雞爪鴛鴦銳:是八卦特有的兵器,它集所有兵刃特點為一體。以八卦步法技法變換為主體,擰、裹、鑽、翻、鉤、掛、帶、還、點、刺、抹、撩、劈、砍、劃、扎、纏、滑、絞、滑、壓、剁、挑、崩、片、削、探、摟、鎖、拿、三十二法。
  • 拳法內容

    柔拳一路,拿法,柔拳二路,拿肘和摔法,擒拿108手,六路,踢打摔拿都有。八把中拿,拿腕,八把上拿,拿肩肘,八把下拿腰腿。每把都有八種變化,那就是每趟六十四把拿。死手八摔。困身八摔,活手八摔等。每種摔都有八種不同接手。還有很多的單操手、單操練習。

    趙氏擒拿術的(運 氣行 功 法)

    摘自《趙氏實用擒拿術》中的“無極訣”一、天人合一法: 身體自然站立,周身舒松而中正,從正心寧神,靜寂入手,調息入勻。頭頂“百會”意引通天,腳底“湧泉”提引入地,天、人、地一氣貫通而相感相應。下縮谷道,舌頂上顎,接通任督二脈。則神水(精津)二液生。待滿口則隨息下咽,氣循“任脈”沉歸於丹田。此時,天、人、地之混元一氣相通,相感相應,是謂天人合一。二、接上始行“小周天功法”: 以意領氣,循督、任兩脈周轉運行為小周天。沿督脈上行,為陽中抱陰,為練精化氣。沿任脈下行,為陰中抱陽,為練氣還精,並而練氣完神。上行:接上始行,以意引氣在丹田周轉六周后,意引“湧泉”上提吸(五趾抓地,涵足心),地母(陰精)經腎匯聚丹田,與運行之真氣合而為一。闖三關:即閉提谷道,以意領氣(引火逼金)闖尾閭,沿脊柱(督脈)上行,通夾脊,過玉枕,直達崑崙(頭頂百會穴)。下行:虛領頂項“百穴”吸納天父(陽精)與運行之真氣合而為一。則意領下行經“祖竅”(上丹田)入鵲橋(舌)匯神水(精津二液),隨息咽下,沿“任脈”經“膻中”(中丹田)沉歸氣海(下丹田)。此為行氣一周天。復用前法,連行六至九次。這裡著重要指出:你用意領的氣是“內氣”,絕不是外氣(呼吸之氣)。你的呼吸(外氣)要循乎自然,細綿沉長。千萬不可憋氣、努氣而傷身。《大丹直指》:“先使水、火二氣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脫出真精、真炁,混合於中宮,用神火烹煉,使氣周流於一身,身滿神壯,結成大丹。”戰國《行氣玉佩銘》:“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者生,逆則死。”實質講的就是天人合一周天功法之要訣。 此時,天、人、地氣脈相感相應,人之十二經絡、奇經八脈亨通暢行,陰陽和合而百脈通盈。 行小周天最要緊為“開關之法”,便是我門常講的過三關(尾間、夾脊、玉枕)為便於大家研習,現將“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一書中的“聚火開關章第四”摘錄如下: 尹真人曰(抄本誤作“南樵子曰”):開關乃修真首務,胎息即證道根基。未有不守胎息而望開關,不待開關而能得長生在世者。許旌陽曰:‘關未開,休打坐,如無麥子空挨磨。開得關,透得鎖,六道輪迴可躲過。’此確論也。 閔小艮曰:“此關是元關,乃即尾閭關。故可聚火以開。上而夾脊雙關亦然,皆可以運行開者。鎖則無縫鎖,大造用以封鎖玄竅者也。法惟虛寂之極,先天匙現,豁然洞啟。此竅一啟,九竅齊開,而胎息得行,大道乃有路焉矣。……。 開關之法,擇黃道吉日,入室靜定。開天門以采先天,閉地戶以守胎息。謹候神爐藥生,丹田火熾,兩腎湯煎。見此功效,上閉異竅,塞兌垂簾。神息歸根,以意引氣,沉於尾閭。自與水中真火扭作—股,直撞三關。(抄本作“自有天然真火”,誤)當此之時,切勿散漫。倒提金鎖,以心役神,以神馭氣,以氣沖火。火熾金熔,默默相衝。自一息至數百息,必要撞開尾閭,火逼金過太元關。而閭口內覺刺痛,此乃尾閻關開之驗。(註:三關為尾閭、夾脊、玉枕關) 一意後沖,緊撮谷道,以鼻息在間抽吸,內提上去,如推車上高坡陡處,似撐船到急水灘頭,不得停篙住手。猛烹急煉,直逼上升。再經夾脊雙關,仍然刺痛,此又二關開通之驗。 以神合氣,以氣凝神。舌拄上齶。目視頂門。運過玉枕,直達泥丸頂上。融融溫暖,息數周天數足。以目左鏇三十六轉,鉛與汞台,真氣入腦而化為髓。 再候藥生,仍行前功。每日晝夜,或行五七九次。行之百日,任督自然交會。一元上下,鏇轉如輪。前降後升,絡繹不絕。內有一股氤氳之氣,如雲如霧,騰騰上升。沖透三關。直達紫府。漸采漸凝,久則金氣布滿九宮。補腦之餘,化而為甘露,異香異美,降入口中。以意送入黃庭土府,散入百絡,否則送爐。如是三關透徹,百脈調和,一身快暢,上下流通。所謂“醍醐灌頂得清涼,同入混爐大道場”者,此也。(抄本於“土府”下少兩句o) 百日之功,無問時刻。關竅大開,方可行採藥歸壺之事。不然,縱遇大藥,而關竅不開,徒費神機,采亦全無應驗。張三豐云:“不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道且修心。修心自然丹性至,性至然後藥材生。”還虛子曰:“開關之法、妙在神守雙關一竅。”此竅能通十二經絡,善透八萬四千毛竅。神凝於此,閉息行持。久之,精滿氣化。氣滿,自然沖開三關,流通百脈,暢亍曰文·竅竅光明,此為上根利器也。然於中、下之士,或又行動怠緩,則關竅難開。必得丹田火熾,兩腎湯煎,依法運行,方能開通。故經云:“天之棲神於日,人之神棲於目”。古人謂:“目之所至,神亦至焉。神之所至,氣亦至焉。”又云:“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開關功夫,不外乎此。 南樵子曰(抄本誤篡下文入經,故無四宇,此準山本訂正之):“此章功夫,始而妙在神氣紐作一股,默默透後上沖。次而直如推車至上半山,似渡江臨急流水,必要登巔達岸而後已。學者專心致志,努力行持,自有此效。” 閔小艮曰:“先師太虛翁云:‘呂祖師醫世功法,入手亦以開關為第一義。’大可即此章以治身,即可準此功以醫世。細體以行,身無有不治,世無有不安泰也。其效乃在流通百脈,暢於四肢,而難在通關透竅也。關開乃有用,竅透用始得當。治身其然,治世亦爾也。”註:另又可參研: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元、陳虛白《規中指南》;南北朝、陶弘景《養性延命錄》。

    趙氏實用擒拿術和九重天的關係

    趙氏擒拿秘籍《九重天》

    趙氏擒拿秘籍《九重天》是《趙氏擒拿術》中的傳承秘籍部分,它涵蓋了理論,基本功,基本技術,實用技術和套用法則。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全面論術擒拿技術的著作。《九重天》是《趙氏擒拿術》的上冊,中冊是講練習擒拿基本功的一些輔助工具及基本功練習方法,被擒拿後的解脫技術——柔術的練習方法和一些摔法等等!下冊主要是講擒拿的一些徒手套路、器械及對練。方便記憶擒拿技術。這三本書是一個完整的系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