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孚民

趙孚民,1914年出生,原名趙錫鴻,曾化名魯南、趙伯、趙文伯。

基本信息

簡介

趙孚民,1914年出生,原名趙錫鴻,曾化名魯南、趙伯、趙文伯。漢族,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趙家

風景風景
栗行社區人。幼時就讀於教會學校,後在濟南市小張莊印刷廠學徒二年。“七七”事變前夕,為救亡加入駐紮在家鄉的國民黨部隊保全五旅,部隊卻潰退千里輾轉於晉察綏一帶。 1939年隻身投奔延安,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負責接待的延安交際處的同志啟發他,大敵當前,國共攜手合作,不管何處參加抗日救亡鬥爭,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於是轉至國民黨綏德專員何紹南之保全司令部任上尉書記。 開始了情報生涯。1947年1月病逝于歸綏。解放後,趙孚民被追認為烈士,他的遣骨安葬於呼和浩特市青山公墓。

情報生涯

成為情報員

1938年春,陝甘寧邊區保全處李啟明以綏德警備區參謀的公開身份做何部情報工作。趙孚民經李啟明考核發展為我方情報員。後趙又發展了國民黨綏德專署傳達長龔震和保全七團某連準尉特務長崔際州,組成了情報組。情報組在何紹南部從事隱蔽工作建樹殊多,為此後驅逐何紹南部出陝甘寧邊區做出了貢獻。

潛入國民黨第一游擊軍

1940年3月,趙孚民打入駐榆林城外的張礪生之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游擊軍,任第一總隊特務營書記。此間,發展特務營副營長王致祥和軍官張永昌為情報員。
同年10月,第一總隊司令冀聘之突然找趙孚民談話,問他的身世及經歷。趙孚民見氣候不利,即返歸解放區,臨行囑崔際州前往伊克昭盟札薩克旗保全隊落腳。其時,綏遠省境內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和國民黨綏遠蒙旗黨部調查統計室駐札薩克旗,他遣人先行,意在為將來工作打下基礎。

派遣赴綏遠

1940年冬天,趙孚民化名趙伯,奉陝甘寧邊區保全處綏德情報站派遣,赴綏遠工作,與龔震先入陝西省神木縣戰地動員委員會供職,為謀求國統區公開身份創造條件。
1941年3月,趙、龔辭職赴伊克昭盟蠻金廟馬占山部騎兵第五師馬場落腳。他們先與交通員崔際州接上關係,後又經崔與我另一情報員、以綏境蒙政會庶務為公開身份的巴榮昌取得聯繫。在札薩克旗工作期間,趙孚民與巴榮昌密切配合,獲取了大量有關綏境蒙政會、國民黨綏遠蒙旗黨部調查統計室的活動情報,掌握了蒙奸德穆楚克棟魯普拉擾蒙古王公投敵叛國的動態,及時向我綏德情報站作了匯報。這時,趙孚民在我方化名魯南,他領導的情報組始稱魯南組。趙孚民選定的下一步工作地點為東勝縣。東勝縣是伊克昭盟的政治、軍事中心。這裡有綏遠省東勝專署和伊克昭盟守備司令部,還設有隸屬於軍統系統的第八戰區緝私處東勝稽查所。
1941年5月,魯南組轉移至東勝。7月,經人引薦,趙孚民入東勝貿易管理局任秘書,龔震為辦事員,崔際州給管理局主任張警士當聽差。張警士與東勝縣長、警察局長和稽查所長來往密切。在趙孚民的授意下,崔際州逐步取得了稽查所長、軍統特務李禾亭的信任。而後,又經李禾亭的關係,與稽查所電台台長結為至交,獲取稽查所電台密碼一份。與此同時,趙孚民獲得伊克昭盟守備區軍隊駐防圖等北線重要情報。正當他們籌劃送情報之時,

偶然被捕

1941年8月下旬,潛伏在伊克昭盟守備司令部的軍統特務賈耿夫突然借兵包圍了東勝縣貿易管理局,將趙孚民與龔震秘密逮捕。崔際州則以本為伺候人的粗人,只認趙、龔是山東老鄉,概不管什麼黨派為由,得以解脫。事後查明,趙、龔被捕原因之一是張礪生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游擊軍改稱晉察綏邊區挺進軍後調駐伊克昭盟,趙孚民曾路遇當年所在部隊某營長,引起了對方的注意與懷疑。
趙孚民被捕後,因龔震表現軟弱而被迫承認自己曾與陝甘寧邊區保全處綏德情報站有過關係。軍統為工作發展計,決定對趙孚民加以控制使用,強迫他選擇交通員先回綏德建立聯繫。為了將情報及時送出並使上級及時了解這裡的情況,趙孚民順水推舟推薦崔際州擔負此責。崔際州假意推諉,拒絕接受,最後,在賈耿夫做出保證其在綏遠的人身安全的諾言之後,按照軍統的安排,將趙孚民的密信帶往綏德情報站,並順利地帶回由我方安排的覆信。

將計就計回延安

綏遠軍統誤認為陰謀得逞,即令趙、龔取保出獄。趙、龔被保釋後,在東勝街頭開辦了青年飯莊。
1941年10月,趙孚民入東勝三青團團部任秘書。1942年夏,趙孚民和龔震被綏遠軍統頭目馬漢山調往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所在地陝壩。馬漢山見他機警睿智、才思敏捷,欲派其回延安為軍統服務,並說:“弟學業淵博,是個文人,尊號應在伯字前面加個文字,稱文伯才好。”此後,趙孚民於敵營中即稱趙文伯。此前,趙孚民已接到組織上調他回延安匯報工作的指示,故將計就計,由軍統安排出境,先至榆林,後經鎮川堡返回延安。
趙孚民回到延安後,接受了組織上的審查。之後,又接受了一個時期的培訓,被分配在邊區保全處書報檢查站工作。他曾向崔際州憶及這段往事:“那時受龔震牽連,險些毀了我十年的‘修行’”。他所說的’修行’,是指對黨對革命事業的忠誠追求。趙孚民與綏遠軍統特務的這段瓜葛,為他後來潛入敵特心臟創造了條件。

回馬槍潛入敵特心臟

1945年黨的"七大"前夕,陝甘寧邊區保全處決定恢復北線情報據點,組建了綏蒙情報站,選調了一批幹部派往綏蒙,趙孚民是其中之一。根據趙孚民本身的實際情況,組織上擬定了一套對付敵特的方案。其要點是:利用軍統、中統之間的矛盾,疏遠軍統,接近中統,打入國民黨綏遠省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室,竊據要害,長期經營。趙孚民的對手很不簡單,一是號稱軍統北方四大金剛之一的馬漢山,一是後來升任國民政府內政部調查局副局長的張慶恩。歷史證明,趙孚民是一位優秀的情報鬥士,是這場生死較量的優勝者。
1945年9月,趙孚民落腳綏南,任國民黨綏南專署秘書。1946年2月,又至包頭三青團團部任股長,主編《復聲周刊》。此次派出時,趙孚民尚未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他卻發展米景銓、王琪為黨員,與崔際州組成了黨的地工小組。並由崔際州出面在包頭車站二里半開設旅店,做為接頭和轉送情報的據點。
1946年6月,在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全面內戰的前夕,趙孚民積極籌劃開闢綏遠省會歸綏市方面的情報工作。適逢國民黨綏遠省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室頭目張慶恩被委任為國民黨綏遠省黨部書記長,正積極擴充特務組織,延攬才幹。趙孚民決定大膽進攻,打入敵特要害。一日,他直接找到張慶恩,按照組織上擬就的方案,述說了所謂自己受軍統派遣回延安後受到迫害的經歷,指責軍統對"死裡逃生的部下"棄而不管,同時向對方指供了一些已經失效的情報。於是,一矢中的,取得了張慶恩的信任,被委任為綏遠省特種會議秘書處中校研究科長,不久,趙孚民又推舉王琪為研究科少校科員。
綏遠省特種會議秘書處,系由國民黨綏遠省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室控制的特務外圍組織,成立於1940年,下設情報、反奸、潛伏等專業機構,均以我綏蒙解放區黨、政、公安部門為工作對象。

魯南情報驚動賀龍

趙孚民打入敵特要害部門後,取得了有關綏遠敵軍將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等重要情報。1946年10月,崔際州奉派執行轉送情報的任務,回到了晉綏公安總局,要求協助轉送延安。譚政文局長了解到有關情況後說:形勢如此緊張,等你把情報送回延安就誤事了,還是由我們負責與延安聯繫。此後,趙孚民又數次派人送出情報。賀龍同志見情報很重要,時間很緊迫,便電詢延安,問魯南是哪家派往綏遠的,並提議將魯南情報組的關係轉交晉綏,以便於領導。此後,趙孚民情報組的領導關係即由陝甘寧邊區保全處轉為晉綏公安總局,晉綏公安總局又將其交綏蒙保全處。
1946年11月17日,陝甘寧邊區保全處歐陽卿署名的介紹材料,對趙孚民做了如下評價:"重私情、講義氣、膽大、有魄力","為人機警、沉著、能幹,乃可深造之間諜"。

成為中共黨員

1946年12月,崔際州順利返回歸綏,帶回了由譚政文、李甫山二位局長署名的指示信。信中除對今後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外,還指示他們停止自行發展黨員、建立黨小組的做法。對趙孚民的入黨問題,信中說:"你與崔均決定入黨,已與崔談過,以你收到此信之日為入黨日期。根據新的規定,你的候補期為一年……。"

不幸病逝

正當趙孚民領導的情報組為開創特工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工作,事業發展方興未艾之時,年僅32歲的趙孚民因患斑疹傷寒並發心臟病,1947年1月8日逝于歸綏市公教醫院。臨終前,他再三囑咐崔際州回後方報告情況,要求組織上派人前來領導工作,表現出一息尚存對黨對人民竭忠盡力的耿耿丹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