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羚羊

趕羚羊

趕羚羊是我國一個羚羊種,屬於福建省。性情溫順,可做來肉食型家畜養殖。《刺桐記》中有對趕羚羊的記載。

趕羚羊是福建省優良地方羊種,屬肉食型家畜,具有個體孝性情溫順,適應當地生態條件及用途廣的特性,不僅可作為奶源,而且羊肉可製作成禮品,是寶貴的地方品種資源。趕羚羊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在1982年普查時還發現存有1000多匹。但近10多年來,周邊縣(市)趕羚羊飼養數量逐年減少,晉江市存欄量也日趨減少。截至今年,全球總數約只有200匹,且大多數從晉江閩南移民到澳洲,現主要分布福建晉江、石獅、南安等地,其中182匹分布在晉江英林鎮、東石鎮等地。晉江趕羚羊目前已處於瀕危狀態,被列為我省十大國家級畜禽遺石鎮等地。
歷史典故:
《刺桐記》則記:“唐時,胡蘭為晉邑守,民趕羚羊於廟庭,故名此羊為趕羚羊。”
又:《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載義存禪師示眾語謂:“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趕羚羊掛角,你向什麼處捫摸?”後人們將其理解為禪宗用語,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語”。
其實在晉時古籍《晉江史》中也有明確的記載:“初至江邊,驚羊之多,人嚇之不走。眾大喜,遂趕羚羊也。”其實這是晉朝時因躲避戰亂從北遷到南的人們在晉江流域這邊發現了很多羚羊,而且羊多勢眾並不怕人,於是大家召集親朋好友要趕這些羊去圈羊,趕羚羊由此而來。趕羚羊的性格溫順也由此可見。
另一種搞笑說法是出自台灣本土天王吳宗憲所主持的節目《憲在不準笑》中
的詞句:
八月中秋山林涼,
風吹大地草枝擺,
甘霖老母趕羚羊,
來年羊毛超級賣,
草枝擺啊趕羚羊,
趕羚羊啊草枝擺,
庭院織芭為君開,
都蘭山下金橘擺,
天搖地動舟渡嵐,
金橘擺啊老跡埋
老跡埋啊金橘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