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神岡探測器

超級神岡探測器

超級神岡探測器(Super-Kamiokande)是日本建造的大型中微子探測器,最初目標是探測質子衰變,也能夠探測太陽、地球大氣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中微子。它位於日本岐阜縣的一個深達1000米的廢棄砷礦中,主要部分是一個高41.4米、直徑39.3米的圓柱形容器,盛有5萬噸高純度的水,容器的內壁上安裝有11200個光電倍增管,用於探測高速中微子在水中通過時產生的切倫科夫輻射。2016年3月25日,超級神岡探測器開始試運行,預計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基本信息

簡介

超級神岡探測器超級神岡探測器
這台探測器最初名為神岡核子衰變實驗(KamiokaNDE),於1982年開始建造,1983年完工,圓柱形容器高41.4米,直徑39.3米,裝有5萬噸高純度的水和11200個光電倍增管,目的是探測粒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問題——質子衰變。1985年,探測器開始進行擴建,名為神岡核子衰變實驗II期(KamiokaNDE-II),靈敏度大大提高。1987年2月,神岡探測器與美國的探測器共同發現了大麥哲倫雲中超新星1987A爆發時產生的中微子,這是人類首次探測到太陽系以外的天體產生的中微子。

結構與原理

超級神岡探測器有兩個相互垂直的雷射干涉臂,單個臂長達3000米,其結構與原理和美國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類似。

發展歷史

儘管神岡探測器最初探測質子衰變的目標始終沒有實現,但卻可以接收來自太陽的中微子,並且測量其入射的方向,研究太陽中微子缺失問題。20世紀90年代,神岡探測器經過再次擴建,於1996年開始觀測,名為超級神岡探測器,容量擴大了十倍。1998年,超級神岡探測器的領導者、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發表了測量結果,給出中微子振盪的首個確切證據,認為中微子在三種不同“味”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也表明中微子是有質量的,而不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預言的零質量粒子。2002年,超級神岡探測器證實反應堆中產生的中微子發生了振盪。這個結果在中微子天文學和粒子物理學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小柴昌俊因此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試運行
2016年3月25日,超級神岡探測器開始試運行,預計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意外情況

2001年11月12日,超級神岡探測器數千隻光電倍增管由於連鎖反應突然爆裂,隨後工作人員重新排列了未損壞的光電倍增管,使其恢復了一部分工作能力,並加上了丙烯酸保護殼,防止其進一步損壞。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超級神岡探測器重新安裝了6000隻光電倍增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