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飯

走飯

走飯,本名馬潔,女,南京高校90後學生,2012年3月17凌晨上吊自殺。3月18日通過定時的時光機發出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上午10點54分,一條來自網友“走飯”的新浪微博訊息引起轟動,眾多網友相繼轉發。3月19日凌晨1點32分,江寧公安線上發布微博證實,發布該條微博的女生已經遺憾去世。翻看她以前的微博和她的小號“醒醒我們回家了”,可以看出她一直活得很孤獨。通過這件事情,呼籲大家加強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注。

基本信息

簡介

走飯 微博截屏全圖走飯 微博截屏全圖
走飯,本名馬潔,女,南京高校90後學生,2012年3月17凌晨上吊自殺。2012年3月18日上午10點54分,一條來自網友“走飯”的新浪微博訊息引起轟動,眾多網友相繼轉發。3月19日凌晨1點32分,江寧公安線上發布微博證實,發布該條微博的女生已經遺憾去世。翻看她以前的微博和她的小號“醒醒我們回家了”,可以看出她一直活得很孤獨。通過這件事情,呼籲大家加強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注,抑鬱症似乎特別青睞現代人,但我們又確實不能去責怪任何人。只希望正在抑鬱中或有抑鬱傾向的人能早日克服心魔,從陰影中走向陽光。

事件回顧

“走飯”就讀於南京金陵科技學院龍蟠學院北區。這樣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10點54分,一條來自網友“走飯”的新浪微博訊息引起轟動,眾多網友相繼轉發。2012年3月19日凌晨1點32分,江寧公安線上發布微博證實,發布該條微博的女生已經遺憾去世。“走飯”臨終前的數條微博其實是一條條死亡呼救信號,但遺憾的是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我們是否真的能完全依賴虛擬的網路來拯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這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人物事跡

走飯走飯
“走飯”其實只是她的一個殼,是她在用調侃世界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靜麻麻(走飯好友)突然記起走飯說過一句話:“活著才累呢,死亡是個解脫”大學的宿舍里,走飯最後一次撥通媽媽的電話,她像往常一樣哭個不停。飯媽媽安慰她,“其實我覺得你還是蠻勇敢的。”這反而讓她哭得更厲害——“好像明天就要流浪去遠方”。走飯想要殺死自己。這個想法至少在她腦海里反覆出現過兩年時間。她嘗試過,失敗過,懊悔過,但身體裡的另一種力量仍然不斷提醒自己:“只有想像各種自己的死狀才能緩和心情。只有真正死掉才能真正釋放。”那力量來自抑鬱症——她“不離不棄的好朋友”。她時常感覺,“高興的時候它躲在角落,不高興的時候它就來陪你”。那也是藏在她心中的魔鬼,一邊揮霍著她的才華,一邊帶走了她的生命。
我媽跟別人介紹我時,最後一句一定是“這小孩內向(你不要嫌棄她像呆子一樣)”。然後我就心安理得的沉默不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媽真好啊。
2012年的3月26日,走飯死後的第8天。小津為妹妹買了最後一雙襪子,給她在第二天的葬禮上穿。那天的微博上,人們正在祭奠詩人海子。23年前,他靜靜地躺在山海關的鐵軌上,結束了自己26歲的生命。人們在他上衣口袋裡發現了遺書:“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走飯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文字卻穿越了時間。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這對死亡輕描淡寫的33個字,通過微博定時傳送工具在走飯死後第二天被發出,在隨後的十幾天裡被人們轉發了八萬多次。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在微博上,有人說,那是走飯的人生哲學;有人說,那是詩……
走飯死後,大學室友靜麻麻突然意識到,對於這位曾經最好的朋友,她突然出現了太多疑問。“這個世界似乎沒有真正懂得走飯的人。”靜麻麻說。
坐在對面的小津低著頭,靜靜聽著,很久才抬頭“擠”出一個問題,然後,又陷入沉默。
直到看到妹妹的微博,小津才發現,此前的22年中,自己對妹妹多么的不了解。
最初,他把這歸結於“代溝”。他大妹妹6歲,與妹妹一樣內向,半天都不會說一句話,有著父母所沒有的細膩、敏感。
他找遍了妹妹的電腦,希望找到遺書,卻一無所得:“她的那些想法都是哪來的?”
父母似乎並不能體會兄妹倆的敏感。高中的時候,小津就離家讀書,很少回去。妹妹在最私密的微博小號上寫道,“我和我哥都是一回家就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他現在是往外跑,我繼承他的傳統,睡覺。”
走飯的家在南京郊區六合的一個小鎮,南京城的擴展與這裡毫無關係。
16歲那年,走飯像哥哥當年一樣離開了家,一個人到市里讀高中。在這所號稱南京四大名校之一的中學裡,原本在鎮裡國中成績優異的走飯,成績平平。當年的老師、同學,不大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不愛說話的女孩。
走飯曾跟朋友抱怨:自己沒有存在感。但在生活中,她又喜歡把自己藏起來,像個隱形人。
哥哥小津後來才聽家裡說起,高一那年,妹妹就得了輕度抑鬱症,吃藥、看醫生,病情很快就有所好轉。
因為走飯過於內向,老師喜歡把愛說話的同學安排跟她坐一起。阿甜就是這樣和她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她發現,其實只要彼此熟悉,走飯話也會多起來。
這個在外人面前少言寡語的女孩,內心其實隱藏了很多東西。走飯總是在朋友們激烈的討論後,冷不丁插上一句被視為經典的結論,把大家逗樂。她也因此得到一個綽號——“冷麵笑神”。但後來,快樂卻成了她的奢侈品。
最怕事乾到一半就沒興趣了,比如發這條微博。——走飯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進行到了第二屆。周筆暢從廣州賽區一路拿到了全國亞軍。走飯為之著迷,在那以後,她一直都戴著“筆筆”式的黑框眼鏡。
小津一直不理解妹妹追星,他覺得是這種瘋狂讓妹妹走了極端。
有一次,走飯和朋友去機場迎接周筆暢。她頑強地衝破人群,把一個櫻桃小丸子玩具塞在了周筆暢手裡。然後一邊擠開人群,一邊跟著偶像,不斷問著:
“筆筆,巡演年初開是真的假的?”
“筆筆,巡演來南京吧!”
“筆筆,你冷不冷?”
對方這才好像聽到了惟一可以回答的問題,稍微搖了下頭:“不冷”。
走飯覺得夠了,實際上不夠也不行了。她最終抵抗不過蜂擁的冬粉,被擠在周筆暢身後,默默看著她走到了目的地。有人事後問走飯,“你碰她手了吧?”她想,她怎么敢隨便碰她,只聞到周筆暢身上很香。
走飯曾追著周筆暢到過杭州、上海、廣州、北京。在最狂熱的那段時間裡,為了攢錢買與偶像有關的一切,她每天中午只去食堂點上一份5毛錢的土豆絲、一份5毛錢的包菜,再配上3毛錢的米飯,而早飯和晚飯則是芝麻糊、豆奶粉。
大一那年,走飯的體重從一百多斤降到了90斤。她常常節省下幾個月的一伙食費,只為去外地看周筆暢的一場演唱會。在陌生的城市,她和“筆親”們擠在8個人一間的賓館裡。“那段日子,她最發愁的就是沒錢。”
不過,大三那年,走飯突然覺得自己對“筆筆”沒有以前上心了。
那是一次一連串的“追星”活動後,某天清晨,走飯醒來,用手機上網看著關於周筆暢的一切,突然就覺得自己對她喪失了所有感覺。周筆暢是她的精神寄託,她還為此大哭了一場。[2]
她很絕望地去了網咖,看周筆暢的視頻。她看了一下午,“感覺”仿佛又找回來了,但有很多,還是找不回來。她覺得自己好像換了個腦袋,從一個什麼都花痴的人變成這樣,覺得自己可怕。
人生本身就是一個自殺的過程。——走飯
在那之後,走飯在電話里第一次向阿甜認真地提起了“死亡”。她說得有些輕描淡寫:“我就是告訴你一聲,免得我到時候死了,你都不知道我怎么死的。”
這話讓阿甜覺得心酸,她這才知道,幾個月前,走飯真的已經嘗試了自殺。
那個學期,班裡很多同學都掛了科,走飯也成了其中一員。她一度很焦躁,擔心連畢業證都拿不到。
她提前兩三天就開始為自己計畫“終結”,買了一根網線,算計著可以在宿舍獨處的時間,打算吊死在宿舍里。後來,她形容當時為自己準備死亡的心情——“很興奮、很開心、很期待”[2]。
她的“靈魂”只離開了十幾分鐘。從昏迷中醒來時,她發現自己正躺在宿舍的地板上,宿舍里空空蕩蕩,依然只有她一個人。在一片模糊中,她隱約看到了床頭那根斷掉的網線。
她爬上床,哭著給靜麻麻打電話,只是說自己從床上摔了下來。她也覺得慚愧,覺得這樣不對,但沒辦法控制自己,一心想死——因為那個她“想到要死了就開心”。
後來,這樣的“死亡”念頭常常出現在她腦海里。
上課的時候,她會幻想《死神來了》里的場面,“風扇掉下來、掉下來、掉下來、掉下來、掉下來、掉下來、掉下來……”
乘捷運的時候,她會幻想突然有個巨大的怪獸,捏起車頭像使鞭子一樣將整條捷運甩出去。“我會被甩到哪裡呢,還是頭破血流死在車廂?”
躺在床上,她會幻想房間頂部生出一個鉤子來,掛著電線,讓她在房間裡安靜地死去。“隔壁的隔壁睡著我的媽媽,再安全不過了。我絞盡腦汁地在想該怎樣上吊。”
“意義這種東西,有意義嗎?”
——走飯
那時候,走飯的抑鬱症已經復發。一種莫名而來的悲傷籠罩著她,讓整個世界似乎都失去了意義。
這個以前見到周筆暢能哭出來的女孩,突然把貼在床頭的周筆暢海報也撕了下來,然後把那些珍存的周筆暢CD也送給了別人——靜麻麻記得她當時曾說,“這都是遺物,你都拿走吧。”
每到夜晚,她的心情都會變得很糟糕,有第二天去看醫生的念頭,“不是想治好,而是好奇我現在到了什麼程度。”但到了第二天,她的屁股卻根本不想挪動……
在兩年的時間裡,她換了3種藥。這些藥開始還能幫助她分泌“令人高興的激素”,但之後就只剩下副作用。她的手開始像帕金森病人一樣控制不住地抖動。一旦不吃藥,整個人都會萎靡不振。
失眠也開始困擾她,吃抗抑鬱藥的同時,她每天還要服用安眠藥入睡。但到了晚上,她的思緒依然像要飛起來。她開始在夜裡編排一段段文字,發上微博。那些文字,敏感、詩意。
每過一段時間,她又會把其中很多刪掉,有時候甚至剛剛編好滿滿一條微博,還沒有發出去,就整條刪掉。
她越來越喜歡恐怖片,仿佛多日不看,神經就會麻木,“心靈就會幹涸”。後來,她喜歡上美劇《行屍走肉》,把微博名“小飯”也改成了“行屍走飯”,後來又改成了“走飯”。靜麻麻記得她當時曾說:“要是變成殭屍該多好,留個肉體在這個世界上,喝血吃肉,還不用思考。”
你用我用來安慰你的句子來安慰我是沒用的,為什麼你不能明白這一點,我好心又天真的姑娘。
——走飯
2011年,阿甜去了國外讀書,靜麻麻也因為準備考研,搬出宿舍。走飯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因為沒有人與我對話。”
在22歲人生的最後時光,走飯開始在微博上,毫不吝惜地揮霍自己的才華:
“餅乾在朝我微笑,香蕉在朝我微笑,優酪乳在朝我微笑,松棗餅子在朝我微笑,我不回家它們就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我欣慰我再一次拯救蒼生,微笑。”
“今天有人跟我說‘我就不瞎指揮了,免得耽誤了你的前程’,媽呀‘我的’後面竟然可以加上“前程”倆字我就慎重得想哭!”
……
微博上,似乎全世界都可以被這個22歲的女孩“詩意”的文字調侃。走飯的網友說,她的思維有點像30歲,經歷了很多事,但現實中的朋友都知道“她會像個小女孩一樣抱著你,缺乏安全感”。
靜麻麻也在微博里發現走飯的情緒不對,但當她打電話過去,走飯總是說,“沒什麼。”她覺得走飯一直在“隱忍”。平時,別人指使她做事,她心裡不願意,還是會默默去做。靜麻麻勸她,“有時候你該爆發還是要爆發的,不能總憋在心裡。”她反而安慰她:“沒事,我一直都是這樣,習慣了。”
有一陣,她總會和靜麻麻提起:“安樂死不痛苦,但很貴”;“安眠藥根本吃不死,就是漲肚,給人搶救時間”;“割腕,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死掉”;“電視上說吐舌頭都是騙人的,其實不會吐”……
“你研究這些乾什麼?”靜麻麻很驚訝。
“有意思呀,想想自己以後會怎么樣。”走飯回答。
後來,靜麻麻很是後悔,她覺得走飯很堅強,後來才知道走飯脆弱的一面。走飯口中的“想想”其實想了很多。她聽說,走飯甚至曾跟網友說過,擔心在宿舍去世給同學造成陰影——但當時,沒有人會把這“預言”當真。
靜麻麻也會勸她:“活著總比死了強。”
走飯總是回答,“你說得有道理,但對我沒用。”
她偷偷在微博小號里寫道:“任何句子都安慰不了我了,心懷希望的跟人聊天結果循循善誘出來的,全都是自己在心裡說過的沒用的話,然後大哭也不行了,突然覺得自己在挑戰極限……”
最近自言自語到魔障了,剛才我一邊把右手拿著的吃完早餐的塑膠袋遞到左手上,一邊嘴裡冒了一句“給你”。
——走飯
2011年的下半年,走飯把QQ簽名改成了:征病友一起走。
她開始在微博上關注很多人,與她的心境很是相似的人。這群人通過文字的嗅覺相互吸引,自然而然成了一個小圈子。他們中有人是走飯一樣的抑鬱症患者,有人只是把調侃死亡當作一種炫耀——他們都會說“死亡是件美好的事”。
走飯死後,有人在微博上寫道:“得知你的訊息是在28個小時前,我放下電話以後顫抖,流淚。為你也為自己,是你告訴我以後都會好,什麼都會好。那時候你是‘行屍走飯’,我是‘病態太太’。我還在告訴你不要用安定了,你說好的會試試我的谷維和維B1。後面我以為你能跳脫,你會跳脫。可是你還是放棄了掙扎。”
無論是走飯的朋友還是“筆親”,沒有人知道那是誰。
走飯的微博小號,在她死後的一周才被更多人發現。那是她在“走飯”的微博外,隱藏的另一個世界。這讓靜麻麻很是不解:她塑造這個世界的時候,既然想跟人交流,為什麼又不讓人走進她的世界呢?
後來,她把走飯的微博小號一條一條翻了個遍,忽然覺得:在走飯的內心裡,還藏著一個她從不認識的女孩。[2]
“很多的東西都是假象,小號里的那個才是她真實的自己。”靜麻麻說,“她心情好的時候,其實也許是她心情最不好的時候。她給你展現的都是樂觀,你根本想不到她心裡那么痛苦。”
“走飯”其實只是她的一個殼,是她在用調侃世界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心是被什麼拽住的,為什麼感受不到它的重量。如果我移植了一顆心,我會感受到它比之前的更輕還是更重嗎。——走飯
對於走飯心裡那個真實的自己,快樂是件奢侈品。靜麻麻記起走飯說過一句話:“活著才累呢,死亡是個解脫。
2011年9月,重度抑鬱症已讓她看不進書。她的記憶力也受到影響,甚至有時候,她吃過藥,自己又會忘記。她曾試圖讓自己好起來,但心裡的另一個自己卻更加抗拒。她如此煎熬了好久,仍沒有想讓自己好起來的意願。她向已經在國外的阿甜抱怨,“我一看書就煩躁,完全放棄自己了。”
那個學期,她又掛了科,想到補考就緊張得肚子疼。醫生曾讓她考慮休學,但她自己卻捨不得,她覺得醫生有些“危言聳聽”,更重要的是:即使休學,病也不會好。
“我接受不了自己這個樣子,但是我一跟自己說要努力,就感覺還不如死了比較痛快。”走飯對阿甜說。
在她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不斷的論文修改又開始折磨她。在她離開的那個周六,她本應該準備7天后論文答辯的PPT。抑鬱症讓她反覆告訴自己,“我沒用,我沒用。”在她死後,老師告訴她家人,其實她的論文寫得不錯。
媽媽曾勸她不要逼自己,“去坐坐混到畢業就成”,但這讓走飯更加“受不了自己這么沒用”。她覺得,國小時媽媽對她的要求是90分以上,國中時的要求是70分以上,高中時的要求是及格就好,而現在,媽媽對她的要求只是——“活著”。
在走飯的世界,仿佛只剩媽媽在不停地跟她說“不要死、不要死”,她也覺得“只有她可以麻煩”。但這又讓她覺得自己更對不起媽媽:“這樣活著也一點意思都沒有,我現在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有意思”,“我就想快點離開,不要讓她煩神了。”
使我不討厭坐捷運的方法是讓捷運在天上飛,一整條。
——走飯
走飯的大學,位於南京市區的最南端。對於學生們來說,捷運是學校與城市中心的惟一連線。離學校最近的龍眠大道站,一座高架讓車站高高懸在天空。如果到了晚上,捷運的燈光在夜空中飛馳而過,真的就像“在天上飛”。
2012年,走飯開始在南京市的一家銀行實習。從江寧的大學到新街口的單位,她每天要打一輛黑車,然後再坐16站捷運。連續的失眠讓她萎靡不振,一上車就會睡去。她經常坐過車站,或者乾脆坐錯方向。
走飯討厭捷運,同樣討厭上班。她每天小心翼翼害怕出錯,但有一次,還是把單位的門禁卡給弄丟了。
媽媽說,堅持3個月吧。
走飯卻擔心自己甚至連半個月都堅持不到。她不想工作,只想回家。後來,她每天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都在哭……
周四的時候,靜麻麻和走飯有過一次QQ交流。走飯說,單位里有一個實習生,因為犯了錯誤被趕走了。同事們說的話極為難聽。她擔心自己也會像那個實習生那樣。
哥哥小津並不知道這些,他只記得在周五那天,妹妹突然給他發了簡訊,說在單位里犯了錯誤。
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壓倒走飯的最後一根稻草。
陰雨中的南京是座奇怪的城市,倘若還有霧氣,城裡的梧桐就會變得仿佛一隻只冤魂的手掌從地下伸張出來。那幾日的南京,天氣變得很怪,明明陽光普照,接著就下一整晚雨。然後這雨會連綿一個星期,讓人覺得很潮、很悶。
3月17日是個周六,前幾天的陰雨依然沒有散去。走飯“不離不棄的好朋友”再一次來陪她。
只是這一次,她特意去買了一根尼龍繩,一頭拴著上鋪扶手,另一頭拴著“解脫”。

走飯的詩

走飯走飯
(夢1)
我不需要你把我放在心上
只要做夢能夢見我就行了
對了
你能在夢裡教我騎腳踏車
走飯寫的詩
我總幻想有一天
一醒來我就會騎腳踏車了
(夢2)
對了
我昨夜夢見
我用一把毛衣針戳死了一個男人。
(夢3)
做了個很棒的夢
我殺了兩個人
還陷害給了別人
我洗掉了我殺人時所穿的衣服
可我媽憂心忡忡的說
不夠
繡上花似乎才好
(夢4)
做了一個夢
我媽養了一隻寵物
那是一條蛇
每天我都把蛇纏在腰間出去閒逛
我跟媽媽說要給蛇取個名字
媽媽說要名字乾什麼
等它二十歲的時候再取名吧
我給小蛇量了量
不足五十公分
我說那你的名字就叫短短吧
我每天餵它吃的都是飯
我跟短短的感情很好
它喜歡咬著我的手指頭。
(捷運)
使我不討厭坐捷運的方法是讓捷運在天上飛,一整條。
(孤立無依)
沒有一個可駐紮的地方,到每一個地方那兒的人都對我說:你得走。就連回家媽媽都說:你不能留在這兒。每一刻看著那些離去的期限我就覺得孤立無依。
(自言自語)
最近自言自語到魔障了,
剛才我一邊把右手拿著的吃完早餐的塑膠袋遞到左手上,
一邊嘴裡冒了一句“給你”
(孤單)
覺得孤單的時候
可以在床上躺一個小時
然後爬下來去撒尿
回來鑽進被窩
跟自己說
好溫暖
溫暖
誰幫我暖的被子
(名字)
當自己在意的人寫下自己的名字時
心裡總有一種悸動,
我還記得我很想把你的名字
寫的很漂亮的時候
(躲雨)
躲了一輩子的雨,雨會不會很傷心
(香瓜)
受不鳥啦
買了兩個香瓜
竟然要十塊錢
我再也不相信香瓜啦
(鏡子)
真特么想
吐你一臉口水
我對鏡子說
(跳樓)
跳樓死的人比跳崖死的人多
是因為爬到山頂真他媽沒勁跳了啊
就想坐著
(不開心)
“你從小就不開心
買玩具給你你也不開心”
我媽說
(裝死)
你們吵架
我裝死
掀我被子
我裝死
餓了
我裝死
蚊子咬我
我裝死
然後
我真的死了


(看書)
謹記:
看書時不能把手臂放在書上
要不然我會開始數自己的毛孔
(表演)
右邊太陽穴好疼
我拿筷子捅了一下
筷子的另一頭準確地
從我左邊的太陽穴出來了
我的表演完了
謝謝大家
(哎呦)
為了把每個哈欠
打得更生動
我總是在打完的那一刻
叫一聲“哎呦~”
(工夫)
每天害怕你討厭我
已經占據我一大半的生活了
哪裡還有工夫
指望你喜歡我呀
(踩點)
我真的很煩躁
誰能告訴我六樓能不能跳死人?
要是能跳死
我就不阻止眼前這女的跳樓自殺了
要是我沒阻止她
跳下去沒死以後就要譴責我不攔著她了
她已經看見我了
怎么辦怎么辦
早知道我就不選這時候來踩跳樓點了
(疼)
右邊的太陽穴
你莫再疼了
該換左邊了
(媽媽)
國小時我媽的要求是90分以上
國中時我媽的要求是70分以上
高中時我媽的要求是及格就好
我媽的要求是活著
提出這些要求對一些母親很難
但我媽做到了
我媽真得很棒!
(覓食)
“要是我明天中午不回來
你自己找點東西吃吃”
我媽臨睡前這樣交代我
我腦海里立馬浮現出
被遺棄的我
在草叢中覓食的情景
太陽好熱啊。
(反應)
每次我都故意
對著電風扇打哈欠
然後等它的反應
我理想中的回應是
電風扇凶神惡煞地沖我吼
你他媽知不知道尊重電風扇
(事)
有的事
一個人做起來全身無力
孤苦無依
心生淒涼
仿佛被全世界拋棄了
比如套被套
(水)
把杯子裡的水
喝得乾乾淨淨
只留下杯底的那隻蟲子
我也很厲害呢
(不記得)
最近的記憶力
好像在隨著我的每一次呼吸
在逐漸消逝
想靠藥物來挽回
可是我連吃藥都不記得。
(紐扣)
我的右邊腦殼裡面
有一顆圓形的紐扣
我說真的
只有紐扣才能造成這種痛感
它在用身上的洞洞篩我的腦漿。
(約會)
可能正在來見我的路上
也可能已經來過我身邊
瞧了一眼又走開了
我只是順便在電話里跟他說說話
等等他
反正我又不認識他
(時間)
我是這么想的
給自己一年的期限
把想吃的東西都吃個遍
就可以自殺了
每次都跟自己說
因為還有什麼什麼沒吃到而拖著不去死
不覺得浪費時間嗎?
(忍忍)
很少找我媽說人際關係的煩心事
她總是說
讓我忍
讓我隨便人家
不要理人家
可我寧願有個人跟我說
我幫你殺了他
然後我說不用不用我忍忍就好了
(書)
出書的會不會討厭我這種人
每次都是摸摸封面
摸摸封底
看看價格
然後放回去
(哭)
走了兩天
五分鐘的單向路程
今天我試圖在五分鐘內
反向原路走回去
十分鐘也沒找對方向走回去
然後我氣哭了
(小狗)
剛才街上
突然有條小狗走過來
圍著我打轉
我直挺挺站好
等了半天它也沒撒尿
然後我就邁開步子走了
(不想認識)
要是我生活中碰到了和我性格一模一樣的人,
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擦肩而過吧因為我壓根不想認識這種人
(死一死)
我有抑鬱症
所以就去死一死
沒什麼重要的原因
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
拜拜啦。

事件追蹤

走飯生前宿舍走飯生前宿舍
發微博自殺引發關注

2012年3月18日上午10點54分,網友“走飯”的一條新浪微博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微博發布後,不少網友紛紛圍觀。不少“走飯”的冬粉關切地問“小飯,你沒事兒吧?”,也有網友轉發深表沉痛之情“飯…嗚嗚嗚嗚嗚…你怎么這一下就想不開了啊…哎…一路走好!”。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她是通過皮皮時光機發的~她什麼時候走的?”對此質疑,13點32分,網友“Daniel要滿Buff原地復活”回復稱,“時光機……應該是飯留的,延時發出來而已。”該條微博內容已經提前寫好,然後設定好時間通過皮皮時光機發布出來。
證實女孩已去世
2012年3月19日凌晨1點32分,江寧公安線上發布微博證實,該女生已經遺憾去世。“警方通報:3月17日晚間,我局接報我區某高校有人自殺。接報後,我局高度重視,火速趕往現場,雖經警方及醫務人員全力搶救,但
江寧公安線上微博證實死亡訊息
無奈網友‘走飯’已經去世。經初步調查,警方確認其為自殺。生命可貴,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如果親友有輕生傾向,務必及時報警。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網友反應

某彪:﹟走飯﹟天使不冷漠,天堂里一定有你想要的溫暖,人世間的冷暖已與你無關,放心去吧,剩下的悲傷自會有人承擔……

AC-Sonya:關注了一個永遠都不會再更新的圍脖@走飯,喜歡她的文字,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害怕掉粉,經常失眠~~~“奔放的像一朵剛從菊花里放出來的屁!”“每個夜晚都是細數自己失去的時候”很難得的這次不評價她的選擇是錯還是對,自己的生活自己負責~~~~~

想不到的多:小時候,覺得開心幸福地活下去,是我唯一能想到的生活的樣子,而且覺得只有這種樣子。如今發現,活著都需要足夠強大的身心,更別提其他,幸福外都排起長龍,你得有運氣。大家好運喔——有感於走飯姑娘的微薄。

野狐禪-:雖然不知道走飯是誰,但畢竟也是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抑鬱症似乎特別青睞現代人,但我們又確實不能去責怪任何人。只希望正在抑鬱中或有抑鬱傾向的人能早日克服心魔,從陰影中走向陽光。

domotoyuki:看著走飯的微博,哭得稀里嘩啦的時候,接到電話讓我下樓接快遞。擦乾眼淚,照照鏡子,嗯,看不出來哭過,還是正常人的模樣。只是講話的聲音是沙啞的。

反思

關注抑鬱症關注抑鬱症
有統計說,日前自殺者中,50%-70%是抑鬱症病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青少年自殺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重性抑鬱障礙通常起病於青少年,可導致心理社會功能的嚴重損害並有自殺危險。據估計,2020年以前全球少兒精神障礙會增長50%,成為最主要的5個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之一。而青少年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作為特殊人群的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長變化階段,他們的心理特徵還沒有完全定型,相對於成年人會更加的活躍,也更易於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影響與學業的壓力,面對挫折他們又往往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同時現在青少年基本是獨生子女,他們特有的依賴、敏感、孤僻等性格特徵決定了一些人無助、孤單感異常強烈,他們的成長又恰逢e時代,很多人沉迷網路而溝通能力降低,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因此,青少年更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抑鬱。
面對身邊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未來方向的迷茫、學業負擔的加重,情緒問題和抑鬱心理正越來越成為困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礙,乃至奪去很多年輕的生命,這些現狀不禁令我們唏噓長嘆!面對身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抑鬱患者,本站呼籲,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向他們伸出溫暖援助的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