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普勒斯愛神聖地

賽普勒斯愛神聖地

她是愛神阿芙洛蒂特斷臂美人的故鄉;她是一個被神話紋身的國度;她是一個世界級旅遊勝地。她,就是愛神之國賽普勒斯。

愛神之島

賽普勒斯被人們稱之為“愛神之島”,那個關於愛神的故事至今仍令人們痴迷不已。愛神阿芙羅狄德是奧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主神之一,她誕生在老巴福斯海濱一塊叫做羅密奧的岩石旁,從波濤的白沫中升騰而起。今天,這塊她出生的地方仍然有不凡的氣勢,波浪滔天,峭壁險峻。人們說,阿芙羅狄德以賽普勒斯為家,因為她非常喜歡這個地方。有一次,她的情人被野豬追逐,她奮勇地掩護情人,身受重傷。雖然趕走了野豬,情人卻因失血過多而死。阿芙羅狄德與情人的血流遍了山野,染紅了山上的地榆花。從此以後,每到春天,漫山開的全是紅艷艷的地榆花,紅得刺目。

愛神之島愛神之島

愛神是賽普勒斯人民心中的偶像,奉祀阿佛洛狄忒的神廟,在賽普勒斯各地都可看到。在首都尼科西亞的博物館中,展出有阿佛洛狄忒的一尊大理石雕像,只見她雙臂皆無,頭顱微昂,風姿綽約。在薩拉米斯,也發掘出一尊阿佛洛狄忒的大理石頭像。而在有阿佛洛狄忒故鄉之稱的帕福斯(Pafos),人們從地下挖掘到她的一尊石灰石頭像和一尊大理石臥像,還從水中發現她的一尊大理石像。據考證,這些雕像都是公元前3世紀以前的作品。對阿佛洛狄忒的崇拜,最早流行於賽普勒斯和小亞細亞一帶,後來傳到希臘,再通過希臘傳到歐洲其他各地。因此,古希臘大詩人荷馬早就確認,阿佛洛狄忒“是賽普勒斯的”。

愛神的傳說

愛神愛神

賽普勒斯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古時統管大地萬物的蓋婭女神與司掌天堂的烏拉諾斯生下一批巨人,後因性格不合,夫妻反目,蓋婭命小兒子克洛諾斯用鐮刀砍傷了父親,烏拉諾斯的肉被砍掉後落入大海,激起片片泡沫,於是,維納斯誕生了。
維納斯被視為愛神和美神的化身,傳說她是在賽普勒斯一帶的海中踏浪而來的。如今,在帕福斯城外不遠處有一大片波平如鏡的海域,海面上有幾塊巨大的岩石,有的像石筍,有的像蘑菇。浪花拍打岩石,泛起片片泡沫。據說維納斯就誕生在這裡的岩石中。當地人將海上的巨岩稱為“羅米奧斯”,希臘語意為“岩石”。如今,這些“羅米奧斯”已成為遊客到賽普勒斯必看的景點,憑此遙想維納斯誕生時的情景。

愛神泉

帕福斯北部的波利斯林海灘,據說是維納斯少女時代經常游泳、玩耍的地方,因而被稱為“愛神沐浴處”。這裡也是一處天然良灣,水清沙白,岸上枝葉繁茂的長角豆樹與果實纍纍的橄欖樹交錯成林。
傳說,有一次維納斯不慎受傷,便把身體泡在此處的水中,結果傷口很快癒合。今有研究顯示,“愛神沐浴處”的海水富含硫磺等礦物質,有助於傷口恢復,對健身、美體大有益處。
距“愛神沐浴處”咫尺之遙有一眼清泉。原來,維納斯沐浴後常來此飲水,此泉被後人稱為“愛神泉”。義大利詩人還給“愛神泉”改了個更有詩意的名字———“芬芳之泉”。
“芬芳之泉”不但甘甜清冽,且以寓意愛情永駐聞名。據說,已婚男女來此喝兩口“芬芳之泉”,他們的愛情會得到“升華”,情篤意濃,白頭偕老。感情破裂的夫妻喝了“芬芳之泉”,會回心轉意,重歸於好。單身男女喝了“芬芳之泉”,會墜入愛河,喜結連理……

愛神節

帕福斯雖是賽普勒斯的第四大城市,但名聲卻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賽普勒斯是一個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小國,每年吸引無數遊客,正是因為愛神維納斯給帕福斯乃至整個賽普勒斯贏得了國際知名度。賽普勒斯人也格外珍惜這個榮譽。
事實上,賽普勒斯人把全國都當作“愛島”。每年9月,賽普勒斯要在帕福斯舉辦別出心裁的“愛神節”,以紀念維納斯。維納斯也是賽普勒斯人心中的偶像,多年來一直給予島民愛與美的無盡力量。
“愛神節”為期3天,屆時,成千上萬遊客到此為心中所愛進行虔誠的膜拜。許多年輕人許願早日找到另一半。一些打了多年光棍的小伙子稱這一天是獨居生活的“終結日”。
此外,由於維納斯還司掌生育,“愛神節”期間前來向維納斯求子的女性絡繹不絕。很多年輕女子用油脂和杏仁水塗抹一塊錐形的紅色石頭,然後趁夜深人靜,悄悄把它放在維納斯神廟遺址上,希望幸福降臨。一些婦女甚至還獻上戒指、項鍊和耳環等飾物,希望女神賜福。

愛神的象徵意義

作為愛情女神,她有一條神奇的寶腰帶,在古希臘女子結婚時,要把自己織成的帶子獻給她。傳說她的女祭司用肉體換錢來為之服務,這與當時的婚姻制度有關。希臘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拉丁語的金星和“星期五”都來源於她的羅馬名字。
阿芙洛蒂特有著古希臘最完美的身段和樣貌,象徵愛情與女性的美麗,被認為是女性體格美的最高象徵。因為阿佛洛狄忒的美貌,使眾天神都追求她。宙斯(她的父親)也追求過她但遭拒絕,因此宙斯把她嫁給既醜陋又瘸腿的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但是她愛的是戰神阿瑞斯(Ares),並和阿瑞斯生下了小愛神愛羅斯(Eros)(羅馬名字邱比特Cupid)還有其他幾個兒女。
阿芙洛蒂特是“至美”女神,她的身世很神奇。在那段日子裡,奧林波斯山神們已開始樂於追求宇宙間的權力。一天,海上漂動的浮泡散發出萬道聖潔的金光。隨著波浪的起伏,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升出海面,放射出溫暖與魁力。她被海神帶到了賽普勒斯,後來,賽普勒斯成了她的聖島。她的美麗無法形容,於是,她被理所當然地稱為“美人”。在她不朽的頭顱上有個金皇冠,她的雙目深沉柔和,雙眉溫暖祥和。她那瀑布般的長髮撒在她優美的頸項以及白皙的胸脯上。此外,她纖巧的手指,玫瑰般白嫩的雙足更為她的美增添了迷人的高貴和典雅。當她第一次出現在奧林波斯山上時,她纖細勻稱的身段不僅贏得了眾神狂熱的崇拜,還招致了眾女神發瘋般的妒嫉。
她被選為愛和婚姻女神。為了激起宇宙間萬物心中的愛,為了使人、獸以及動植物能夠繁衍,她乘著由麻雀、鴿子或是天鵝駕馭的車子到處遊逛。在她的小兒子愛神厄洛斯的幫助下,她在眾神和人世間挑起了許多悲與歡的動人故事。由於一時疏忽,她給婚後生活注入了自由戀愛的觀念。她對丈夫赫菲斯托斯一向不忠。有一次,當她與戰神瑪爾斯躺在一起時,她的丈夫用網捉住了她。隨後,他惡作劇地把他們倆一同放在了眾神面前。她心腸好又有責任心。她隨時準備著去幫助那些遇到麻煩的情侶們。她愛厄杜尼斯,又賦予石像蓋拉蒂以生命。在競賽中,她還幫了年輕的希波梅彌斯一把。

瑰麗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文化遺產

塞島所處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世界歷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注定了它的不幸。塞島的土地先後踏上了亞洲人、波斯人、腓尼基人、威尼斯人的足跡,又飽受羅馬、馬其頓、拜占庭等帝國主義的蹂躪。不過,在各族人入侵與占領的同時,也融匯了多種文化,留下了豐碩的遺產。阿波羅神殿、阿芙羅狄德神廟、古羅馬別墅和諸王陵墓,塞島的古建築真是舉不勝舉。14世紀初建立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迄今還完整地屹立在那兒,它的威尼斯城堡和帶翼的雄獅,不時地引起遊人的嘖嘖讚嘆。威尼斯人15世紀所築的堅固城池,至今仍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14世紀所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極為珍貴的哥德式建築。在島上遊覽,每到一處都可以看到歷史的遺蹟:古代村落、城鎮、廟宇、劇場、運動場、宮殿、墓穴、圓柱、堡壘和圍城……島民們自豪地說:“古代文明的物質遺產幾乎每一方面都能在這個島的每個角落發現。”賽普勒斯本身就是整箇中東和歐洲的歷史博物館,它的現存文物和源源不斷的考古新發現,令全世界的學者為之著迷。
阿波羅神廟
在賽普勒斯島最南端的庫里翁,保存著公元前8世紀建的阿波羅神廟遺址。奇怪的是神廟裡供奉的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上面什麼也沒刻。探其原由,據說是因為阿波羅外形實在完美無暇,凡夫俗子是雕刻不出這位庫里翁保護神的光輝形象的。
古羅馬露天劇場
庫里翁是古賽普勒斯的重要城邦之一,在羅馬時期是文化重鎮。庫里翁古羅馬露天劇場始建於公元前二世紀,最初為古希臘劇場,規模不大,公元77年毀於地震,2世紀重修後,當時可容納3500人。3世紀時,這裡成為鬥獸場,看台的下面至今仍有關動物的小屋。遺址首次發現於1873年,上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系統發掘。每年夏天,這裡都要進行古希臘劇、莎翁劇及現代戲劇的演出。
邁錫尼文明遺址
在賽普勒斯的空中門戶拉納卡,保存著公元前13世紀希臘邁錫尼文明遺址基蒂翁。公元前9世紀因腓尼基人和埃及人的進攻遭到破壞,後來又經過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最後留下5個神廟的遺址和石頭城牆。在拉納卡博物館,收藏了很多基蒂翁出土文物和羅馬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聖拉撒路教堂
位於拉納卡市中心的聖拉撒路教堂被視為拉納卡及賽普勒斯最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據說,拉撒路在以色列被基督救活後,來到了賽普勒斯,在這裡當了30多年的主教,死後便被埋在聖拉撒路教堂。他的地下墓葬保存得相當完整,可到地下參觀。此外,教堂里至今保存著很多珍貴的宗教畫像。
聖約翰大教堂
在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參觀,您千萬不可錯過聖約翰大教堂。它建於1662年,教堂內部到處都是濕繪畫像,裡面還藏有在聖巴納巴斯墓出土的18世紀的水彩畫。教堂的後面濕拜占庭博物館和美術畫廊,展品多為8-18世紀的宗教人物肖像畫,很值得一看。教堂的隔壁是民間工藝博物館,它曾是主教府,現改作博物館,主要收藏了19-20世紀賽普勒斯的民間工藝品,如雕刻、陶器、手工藝品、民族服飾等。
聖納帕修道院
聖納帕最初是個小漁村,現在成為賽普勒斯著名的度假聖地。聖納帕車站靠北,就是聖納帕修道院。傳說16世紀時,一個獵人經過這裡的山洞,發現裡面藏有聖母瑪利亞的畫像,於是就修建了一座修道院。當時,這周圍全是森林,於是就起名為“林中貴婦”。後來,這裡又多次經過擴建和重修,現在很大一部分改為會議中心和咖啡吧。

賽普勒斯國風國粹

在這個小而富裕的島上,民風極為純樸。賽普勒斯人喜好交際,待人誠實寬厚,不講究繁文縟節,只要對您表示好意,則一見如故,不必過分謙讓,否則會引起對方不快。他們對遊人尤其熱情,有時您在酒館喝酒,旁邊會有一個陌生的賽普勒斯人為您付款,然後笑笑揮手告別。賽普勒斯人請您吃飯,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最好不要拒絕。島上有句俗話:“咖啡沒涼就離開是不禮貌的”。
賽普勒斯人每天吃的是黑麵包、橄欖和酸乳酪,有時外加乾酪、西紅柿和黃瓜,主要調料是橄欖油和香料,只在星期天、節假日和宴會時才吃肉。請客時的酒席有一個特殊的名稱:“麥滋”,其間有二三十道菜。酒和咖啡是賽普勒斯的人常用飲料。賽普勒斯的食物是純正的地中海風味,非常的天然健康。世貿通考察團在賽普勒斯考察期間,對當地的美食讚不絕口,當地餐館的一份套餐10-15歐,共有十多個菜,物美價廉不說,味道非常的醉正。

塞國美食塞國美食

在大城市,已有大批現代化的住宅,但在廣大農村,人們還居住在傳統住宅里。農村的建築,與新石器時代後期的住宅相比,簡直沒有什麼變化。房屋一般用土坯、石頭和普通木料建成,屋頂多是平的,以便在上面晾曬農產品和睡覺。一所房屋一般有三個房間,一間用作食宿,一間是倉庫,另一間用來飼養家畜。房子中間有個天井,院子裡的葡萄架下是一眼水井、蜂房狀的土灶和戶外廁所。院子外面圍繞著檸檬樹叢,住宅不遠便是自家的田地,農舍顯得格外靜謐優美。
賽普勒斯人的婚姻有久遠的傳統,求愛時小伙子必須向姑娘唱一首“百句情話”求愛歌,歌詞很長,小伙子必須熟練歌詞,唱得動聽才能打動姑娘的心。結婚的日子一定要選在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婚禮中最具特色的是裝填床墊禮,7-9個已婚年輕婦女坐在草蓆上,在樂隊伴奏下,用紅線縫縟子。縫好後,主婚人抱來一個漂亮的小男孩,把他包在新褥子裡,朝四面八方轉一圈,以祝願新人早生貴子。褥子鋪到床上時,下面放一把張開的剪刀,以祛邪惡和讒言。結婚儀式在教堂舉行,新人們騎著馬由親友陪同從各自村子走向教堂,人們用棉籽、豆子和小銅錢向他們撒去,祝願他們幸福美滿。教士為他們祈禱,新人交換戒指,接受祝福。在婚禮的第三天人們一起跳舞狂歡,將婚禮推向高潮。新婚夫婦一般住在新娘陪嫁過來的房子裡,不與雙方父母居住。對賽普勒斯人來說,女兒出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般是送一所或幾所新住宅。如果父母陪送不起,女兒也許會一輩子嫁不出去。
賽普勒斯最主要和最流行的藝術是音樂和舞蹈,不少歌曲一直保留著許多古希臘的原始形式。在婚禮舞會上,男子跳得生動有力,女子動作溫柔細膩。土耳其族的舞蹈更為普遍,“卡爾希拉馬迪斯”舞家喻戶曉。無論其舞步或是動作,都體現了土耳其舞蹈的風格。不過,在敘事詩歌舞中,也有濃厚的希臘色彩。
賽普勒斯的節假日較多,有全國性的,也有希土各族的。如元旦就是一個全民共有的節日。每年1月6日的主顯節是希族的人的節日,這一天,農民在桌上放幾碗水和盛滿種子的盤子,請神甫誦經,然後把種子包好放起來,到播種時再種到地里,認為這樣可獲得豐收。6月23日的跳火節也是希族人的節日,晚上人們在院子裡點燃篝火,赤足跳舞,一邊跳過火堆一邊唱道:“跳蚤滾蛋,臭蟲完蛋,聖·約翰把害蟲殺光碟機散。”相傳聖·約翰是火與光的傳播者,認為跳火節可祛邪消災,終年太平。土族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按回曆有開齋節和古爾邦節等。另外,還有一些地方節日,如法馬古斯特的柑桔節、利馬索爾狂歡節和酒節、帕福斯的花節等。
希、土兩族由於各自宗教教規的嚴格限制,保持著各自的民族特點,相互之間不能通婚融和。希族人說希臘語,遵守希臘正教生活規範;土族人講土耳其語,保持著穆斯林的習俗。儘管如此,兩族數百年來還是一直交錯雜居,和睦共處,基督教堂和伊斯蘭教清真寺毗鄰相望,從未發生過嚴重的宗教衝突。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他們還為共同反抗殖民主義而並肩戰鬥。但自五十年代後期起,在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挑撥、唆使下,兩族為各自民族利益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以致形成今天實際上的南北分治局面和國際政治中的賽普勒斯問題。

賽普勒斯主要城市

首都-- 尼科西亞

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位於賽普勒斯島梅索里亞平原中部,北依橫跨島國北岸的凱里尼亞山脈,西南同青松蒼翠的特羅多斯山遙遙相望,面積50多平方公里,人口14萬左右,是賽普勒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尼科西亞尼科西亞

賽普勒斯是位於地中海東部的風光綺麗的島國,境內層巒疊嶂,林木茂盛,花草遍布。乘飛機從空中俯視,地中海浩瀚碧波襯托著蔚藍長空,水天一色。島上片片果園、種植園,青翠蔥鬱。在挺拔的棕櫚樹和其它樹木叢中,尼科西亞那一座座白色、黃色的高大建築物與繁花綠樹交相輝映,全城猶如一座美麗的大花壇,點綴在島國這塊錦繡般的巨毯之上。這一派迷人的景色,加上城內保存完好的歷史文明古蹟,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尼科西亞是一座歷史十分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00多年便是賽普勒斯古代重要的城邦,稱之為“麗德拉”,今天的尼科西亞便是在麗德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建設起來的。自公元10世紀末以來,尼科西亞便一直是賽普勒斯的首都。
市內可供觀賞遊覽的古蹟到處皆是,將市區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的威尼斯城牆,也稱法馬古斯特門(FamagustaGate)就是規模最大的古蹟之一。這座圓形城牆是1489年威尼斯人占據賽普勒斯後修建的,城牆周長4.8公里,高12米,城牆上建有11座古式心形碉堡。城牆西、北、東三個方向的三座城門,是當年出入尼科西亞僅有的通道,這座現在仍然保存完好的城牆,是古代賽普勒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在建築藝術上的結晶。位於老城區中央位置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原是一座天主教堂,動工於1208年,落成於1267年,具有哥德式建築風格,公元16世紀中葉土耳其人占據尼科西亞後,在教堂上加修了兩座尖塔,改為清真寺。在其後的許多年間,這座清真寺一直是伊斯蘭信徒們舉行宗教儀式活動的地方。清真寺附近的大主教府和聖約翰教堂,修建於十字軍東征時期,氣勢宏偉,久負盛名,是典型的希臘正教教堂。
今天,這裡已闢為賽普勒斯國家文化研究中心。沿尼科西亞市區向南步行30分鐘左右,就可以看見拉納卡一望無際的大鹽湖,這裡是賽普勒斯島上風景名勝地之一,也是飛禽犧息的地方,每當紅鶴飛越湖面上空時,就會在碧藍色的湖水上投下粉紅色的倒影,蔚為奇觀。
在城市南端一片綠樹繁花的叢林中,有一組建築考究的房屋,這就是賽普勒斯國家總統府,獨立之前是英國殖民當局的總督府。從市中心東行,不消多大功夫便到達一個新興的工業區,這裡有釀酒、成衣、建築材料等行業,在城市的其他地區也有一些工廠,而獨立之前賽普勒斯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工業。雖然尼科西亞並不臨海,但它同島上的5個濱海城市都有便利的交通聯繫。以尼科西亞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寬闊的柏油馬路以及環島公路,構成全國公路網。位於城市西郊的國際機場,同許多國家建有航空聯繫,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拉納卡

拉納卡是賽普斯通往國際的大門,同時也是賽普勒斯第二大港口和主要的國際機場所在地。她也是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大量的名勝古蹟與她碧藍的大海,皎潔的沙灘和晴朗的天空相輝映。同時這裡還擁有可容納400艘遊艇停靠的小型遊艇碼頭,所以這裡絕對是擁有遊艇的遊客的傾慕之地。除了海上的娛樂活動,遊客還可以在岸邊逛一下國際水準的商場、在特色咖啡廳里品嘗咖啡享受地中海的全景。
拉納卡國際機場是塞最主要的機場,距拉納卡市中心5公里,距首都尼克西亞49公里,距利馬索爾市70公里,距阿依納巴市46公里,距帕福斯市139公里,是通向全國主要城市的中轉站。城內沒有鐵路,交通依靠汽車、計程車或租賃汽車。

帕福斯

帕福斯作為古希臘羅馬時期賽普勒斯的首都,坐落於島國的西南海岸。除了擁有迷人的金色沙灘,帕福斯同時也是賽普勒斯文化最悠久的地區。她是愛與美的女神阿弗蘿蒂特(維納斯)的誕生地,在帕福斯遍地是象徵阿弗蘿蒂特的遺蹟,例如國王的陵墓。帕福斯擁有全國第二大國際機場,在不斷現代化的同時,將古老的文化與現代的發達融合在一起。古雅的海岸邊是中世紀特色的城堡,周圍是提供上等新鮮海產品的各色餐廳,同時也有滿足您各種需求的零售小店。
珊瑚灣,位於Peyia市,擁有著帕福斯地區最迷人的海灣。珊瑚灣擁有整個賽普勒斯最清澈的海水,最奢華的酒店,和和各色的美食餐廳。她美妙的自然景觀讓人盡收眼底,例如海蝕洞,石灰岩,Akamas半島和Lara海灣。而她距離帕福斯市中心也只有幾公里。
帕福斯正是地中海的奢華生活的縮影,配有現代化的生活設施。
帕福斯國際機場:距帕福斯市中心15公里,距利馬索爾市63公里,距拉納卡129公里,距POLIS市50公里,距首都尼克西亞146公里。由於城內有很多的古代城堡、遺蹟,因此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

旅遊攻略

旅遊聖地旅遊聖地

旅遊業已經成為賽普勒斯的支柱產業,占GDP的15%以上。據世貿通投資集團統計,塞島擁有大小旅館約600多家,總床位近10萬個,包括頂級的沙灘賓館;有全歐洲最大面積的游泳池,海岸有衝浪、潛水、摩托艇、遊艇、潛水觀賞艇、極限跳等遊樂項目和水上運動中心。賽普勒斯擁有兩個完備的遊輪港口,遊客可以乘坐遊輪,游遍地中海周邊的埃及、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黎巴嫩及希臘等歐亞非國家。

最佳旅行時間

賽普勒斯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年日照平均300天,平均年溫度25度,夏季5月-10月少雨,雨季主要在11月至4月之間。6-9月日均32度,最熱為8月份,氣溫在20-39度之間。12月-2月日均16度,最冷為1月份,在6-13度之間。3-5月,10-11月日均25度。
每年4月-9月是塞旅遊旺季。賽普勒斯海濱沙灘是天然的游泳和日光浴勝地。較遠的卡帕斯半島,在海濱可觀賞到奇異的魚類。而賽普勒斯山區,風景秀麗。奇花異草遍地。在那裡可以參觀野羊保留區。當地人的旅遊旺季是7-8月,這時候的物價比較高,而4-5月和9-10月是人少一些。

相關景區

貝拉佩斯修道院
貝拉佩斯修道院位於賽普勒斯土耳其族控制區凱里尼亞附近。建於1198年至1205年的這座哥德式建築,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建立在山坡上的修道院由主殿、迴廊、花園、地下餐廳和布道台等組成。如今這裡已成為北賽普勒斯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來這裡參觀的外國遊客終年絡繹不絕。
利馬索爾中世紀城堡
利馬索爾中世紀城堡建於拜占庭初期。1191年,獅子王理察(RichardtheLionheart)與納瓦國王的公主的結婚儀式,就是在這裡舉行的。1570年,此城被土耳其占領,接著又成了英國殖民地。各個時代都對古城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一種複雜的樣式。現在作為中世紀博物館使用,展出的內容主要是中世紀文物。
利馬索爾老城區
在利馬索爾老城區可以看到聖安德魯斯(St.Andrews)街和安內贊提西亞斯(Anexartisias)街上的新舊店鋪,或拜訪古文物收藏豐富的利馬索爾城堡,或找一家由老房屋改建的咖啡館坐坐,細細品嘗老城區的生活節奏和古樸風韻,也是一趟絕妙的歷史文化之旅。
阿馬薩斯考古遺蹟
阿馬薩斯考古遺蹟AmathousArchaeologicalSite古代城市王國賽普勒斯遺址之一,據希臘神話對描述,當年特修斯(Theseus,希臘神話人物)為了保護懷孕的阿里阿德涅(希臘神話人物,國王Minos女兒)在這裡與人身牛頭怪物(Minotaur希臘神話人物)激戰。當年這裡的人們對愛神(Aphrodite-Astarte)的崇拜非常盛行。挖掘出土的文物顯示古城分為高低兩部分,在高的部分有著名的古希臘衛城,在低的部分有集市等。在現存的遺蹟里有5座分別建造於古代、羅馬時代和基督教年代的古老的教堂。
羅馬圓形劇場
喜歡歷史文化的旅客,來到利馬索爾一樣有收穫。在西部美麗的海岸線上,古蹟處處,包括一個可容納3500名觀眾的羅馬圓形劇場,毗鄰的尤斯托洛斯之家(HouseofEustolios)—一棟由30個房間和一座浴場組成的豪宅遺址,這些古蹟默默透露著建於公元前14世紀的庫里安(Kourion)古都的滄桑。
在利馬索爾城外,一片肥沃的平原中央,還可憑弔十字軍東征的史跡—一座已有700年歷史的科洛西(Kolossi)城堡;聽說當年在那裡駐守的十字軍曾以熱油阻嚇敵人,熱油就沿城牆的小孔洞往下倒……今天歷史印痕依稀可尋,隱隱道出戰爭的殘酷!
聖拉撒路教堂
聖拉撒路教堂於17世紀重新修建,保留了原來的特色。17到18世紀,教堂周圍是一些居住在拉納卡的歐洲人的墓碑。復活節前的七天裡,聖拉撒路的雕像在拉納卡城中隨處可見。據說,在以色列被基督重新救活的拉撒路,後來來到了賽普勒斯,在這裡當了30多年的主教,最後在這裡死去。遺體就埋在聖拉撒路教堂。地下墓葬保存完整,可以到底下去參觀。教堂內保存有不少珍貴的宗教畫像。周末多有婚禮在此舉行,因此,最好是平日裡來參觀。和教堂相鄰的拜占庭博物館也展出有和教堂相關的文物。
海中洞穴
在聖納帕東部,有一處被海水沖蝕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岩石海灘,有的像拱門,有的像山洞。背影映照在深藍色的海水中,造型很美。她獨特的美不僅僅在於這自然形成的迷人風景,同時還包括了她提供給我們的多方面享受。人們來這裡可以游泳,潛水,垂釣,划船,騎腳踏車等等……周邊還生長著大量灌木植被。菊花,野洋蔥,銀蓮花主要在春天開放。在這個地區中生長的300多種植物中,有11種是當地特有的。還有鵪鶉,野鴿,貓頭鷹和許多遷徙鳥類。另外還有野兔,蝙蝠,蝴蝶等等。
阿依納帕修道院
阿依納帕市內有一島內有名的修道院,關於這個修道院在民間還流傳著一些美麗的傳說。修道院南門前的無花果樹,據說有600年的歷史。阿依納帕修道院原來是小漁村,現在是旅遊勝地。這座迷人的中世紀修道院曾被描繪為"森林貴婦"。它坐落在聖納帕的中部,周圍是高牆環抱。修道院南門前的無花果樹,據說有600年的歷史。
阿波羅亞爾蒂斯神廟
阿波羅亞爾蒂斯神廟(ApolloYlatis)被稱為叢林之王,他是庫里翁城的守護者。在這裡對阿波羅(Apollo)的崇拜的盛行從公元前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4世紀。從這座廟宇西南邊挖掘出來的文物表明了當年這個重要的避難所的建築結構包括:浴室、朝聖禮堂、豪華裝飾的柱子和一個聖地。
法馬古斯特門
法馬古斯特門被認為是尼科西亞最吸引人的景點之一,是這座古城喧鬧的過去遺留給我們的歷史遺蹟。一開始,他被稱威尼斯人為"PortaGuiliana"(這座城牆設計者的名字);土耳其人則稱它為"Taht-el-kaleh"。
漫漫歷史長河中,法馬古斯特門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起落。這座圓形城牆是1489年威尼斯人占據賽普勒斯後修建的。後來,土耳其人重修了這座保護了他們300年的高12米寬5.6米的城牆。城牆周長4.8公里,高12米,城牆上建有11座古式心形碉堡。城牆西、北、東三個方向的三座城門,是當年出入尼科西亞僅有的通道。這座現在仍然保存完好的城牆,是古代賽普勒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在建築藝術上的結晶。
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館是一處羅馬風格的別墅,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其中的馬賽克地板被認為是地中海東部最漂亮的藝術品。其中內容大多是描繪希臘神話故事。狄俄尼索斯館位於賽普勒斯西南地帕福斯,於1962到1974年間被開鑿出來,是由當地農夫發現的。據考古學家解釋,這所建築最早應是葡萄園主的別墅,是一所擁有40多間屋子的私人別墅。
庫里翁
庫里翁考古遺蹟,是賽普勒斯島最著名,最有特色的考古遺址。公元前13-14世紀,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亞該亞人來到這裡,這裡才作為殖民的發展起來。主要景點是能夠容納2000人對古羅馬露天劇場。劇場建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1世紀時被地震破壞,2世紀時又重新修建。當初,可容納3500多人。三世紀時盛行動物格鬥比賽,看台下面至今還有關動物對小屋。現在,夏天還可以利用劇場演出。

水下漫遊

賽普勒斯的海水很清澈,雖然賽普勒斯是個不大的島國,但是這島國的海是非常美麗的。到這兒來度假的人是非常的多,點兒都不少。氣候較宜人,又因為是個島國,所以到這裡來潛水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就是大自然賜予賽普勒斯的魅力所在,擁有著迷人的港灣,與海岸線,海水如此的透明,令人心動。潛水是到賽普勒斯一定要嘗試的一個項目,美麗的珊瑚礁上還長著各色的珊瑚,跟著海水的流動,慢慢的起舞,絢爛多姿,很像是海底的蝴蝶般。想看這樣美麗的珊瑚就到賽普勒斯的帕福斯來,這兒的美景是難得的,還有專業的潛水教練可以幫助潛水。所以呢,潛水時不用太擔心什麼,好好的去享受享受潛水帶來的樂趣。
除了這個帕福斯,在賽普勒斯比較出名的潛水之地,還有拉納卡,以及那個瑞典古商船遺址。搞不好在那兒潛水的時候,還能發現些什麼也說不定呢。到賽普勒斯潛水還可以跟海洋生物來個親密接觸,很清楚很仔細地跟它們一起嬉戲,這兒的水流也不是那種湍急的,所以安全方面可以放心。
水下可以見到各種類型的海龜、小魚、珊瑚等,如此美好的一次海底探索旅程開始了。

賽普勒斯與中國友好交往

1971年12月14日,賽普勒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賽普勒斯對外奉行中立的和平外交政策,強調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主張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2004年5月1日正式成為歐洲聯盟會員國之一。
中塞兩國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兩國高層不斷互訪。兩國於1981年2月簽署了中塞貿易協定。1984年簽訂政府間經濟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雙方成立經濟和科技合作聯合委員會,迄今已召開五次會議。1990年兩國簽訂避免雙重徵稅協定、海運協定,2001年兩國簽訂相互投資保護協定。2006年兩國簽訂新的經濟合作協定。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13.65億美元,同比增長12.0%,其中我出口額為13.48億美元,同比增長12.0%;進口額為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5%,中方貿易順差13.31億美元,同比增長11.9%。
1992年9月,利馬索市與南京市結成友好城市。2001年2月,尼科西亞市與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
2004年9月中國給予賽普勒斯旅遊目的地國地位,至此,中國赴賽普勒斯旅遊人數不斷增加。為了吸引和方便中國遊客塞方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賽普勒斯同埃及等周邊國家聯手作為一攬子旅遊目的地的計畫。
2009年9月20日賽普勒斯華人華僑協會在首都尼科西亞正是成立。這是當地華人華僑增強影響,融入塞島主流社會的里程碑。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增進了中塞友誼。

賽普勒斯內政部接見世貿通賽普勒斯內政部接見世貿通

2011年5月1日,世貿通移民機構舉辦賽普勒斯置業移民考察活動,受到賽普勒斯內政部長的親切接見,這是中國首個移民機構與賽普勒斯官方政府的正式合作,表明了世貿通在海外移民的權威地位,在兩國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1年5月6日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館和塞教育文化部聯合舉辦招待會,慶祝2011中歐青年交流年。這一活動為兩國青年之間的交流架起了橋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