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契稅

購房契稅

購房契稅是指房屋所有權發生變更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房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它是對房地產產權變動徵收的一種專門稅種。

基本信息

概念

1.徵收範圍及納稅人。主要是對個人和私營單位購買、承典、承受贈與或交換的房屋徵收契稅。

2.稅率。1997年4月23日,我國頒布了新的《契稅暫行條例》,規定契稅稅率為3%~5%。具體契稅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稅率範圍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從1999年8月1日起,個人購買自用普通住宅,契稅暫時減半徵收。

內容

購房契稅購房契稅

契稅是在土地、房屋權屬發生轉移時,向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因此,契稅應由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繳納,且稅率等政策對商品房、二手房“一視同仁”。

個人轉移房屋所有權應繳納契稅的範圍包括: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房屋買賣或房屋贈與徵收契稅:

(1)以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

(2)以房屋權屬抵債;

(3)以獲獎方式承受房屋權屬;

(4)以預購方式或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房屋權屬。

凡1997年10月1日以後簽訂安居工程住房、經濟適用住房購房契約的,均屬契稅納稅人,應按規定繳納契稅。

什麼時間

為納稅人簽訂房屋權屬轉移契約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房屋權屬轉移契約性質憑證的當天;納稅人因改變土地、房屋用途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契稅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用途的當天。契稅納稅環節是在簽訂房屋權屬轉移契約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房屋權屬轉移契約性質的憑證之後,辦理房屋所有權證之前。

納稅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辦法》規定,我省契稅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徵收機關申報並繳納契稅。

計稅依據

指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時的成交價格或市場價格(其中二手房交易必須先行評估,以評估價格作為計稅價格)。對於成交價格明顯低於正常市場價格的,或者所交換的房屋價格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的,以徵收機關委託評估機構根據同一時點、同類地區、同類房屋市場價格評估的價格作為繳納契稅的計稅依據。

稅額計算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以成交價格為計稅依據。

2、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3、交換價格相等時,免徵契稅;交換價格不等時,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交納契稅

4、房屋附屬設施徵收契稅的依據:

(1)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房屋附屬設施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應按契約規定的總價款計征契稅。

(2)承受的房屋附屬設施權屬如為單獨計價的,按照當土確定的適用稅率徵收契稅;如與房屋統一計價的,適用與房屋相同的契稅稅率。

滯納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及《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簽訂房屋權屬轉移契約或取得其他具有房屋權屬轉移契約性質憑證後,承受方應於30日之內繳納契稅,逾期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我市對房產契稅暫實行“半年一清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買房契稅滯納金是怎么產生的?剛拿到購房發票,去房產局辦理房產證,卻被告知喲啊繳納契稅滯納金,這是怎么回事,濮陽一小區業主張先生不禁發出疑問,自己拿到購房發票還沒一個月呢,從哪裡產生的滯納金?

契稅滯納金是怎么產生的?有關律師表示:業主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契約後未繳納契稅的,從第31天起計算契稅滯納金。此外,“納稅人進行納稅申報的,徵收機關核定的稅款繳納期限屆滿的次日為計算滯納金的起始日期。納稅人未進行納稅申報的,其取得土地房屋權屬證明的次日為滯納金計算的起始日期。”

業主錯過交納契稅的30天時間,現實中會有許多原因。按一般情況來說,開發商會通知業主在一個月之內分批到稅務部門開具購房發票。如果業主沒去辦理相關手續,就會形成契稅滯納金。也有因開發商原因導致購房發票延遲開具的,因此導致的契稅滯納金,業主可以和開發商協商解決。

拖的時間過久,契稅滯納金的數目也不可小覷。契稅的應納稅額,即房產總價乘以適用稅率:1997年10月1日起買賣商品房的,適用稅率3%;1999年8月1日起,凡個人購買自用普通商品住房的,契稅稅率為1.5%。凡是發生滯納稅款所屬期在2001年4月30日以前的,應按照規定,按日加收滯納稅款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稅款所屬期在2001年5月1日以後的,統一按照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所以業主一定要注意,及時繳納滯納金,如因某些原因耽誤了應及時繳納,避免帶來更大的負擔。

資料

(1)商品房買賣:商品房買賣契約、購房發票(或首期付款收據)。

(2)二手房買賣、贈與:買賣契約或贈與公證書、評估單、原房證。

(3)房屋交換:交換協定書、評估單、交換雙方原房證。

(4)房屋拆遷重購(安置)住房:拆遷安置契約或協定、拆遷公房買斷協定或買斷收據、重新購房的契約或契約、購房發票或首付款收據或評估單、原房證、低保證(限低保戶)、根據具體情況需提供的其他資料。

違反處罰

(1)納稅人採用不申報的手段,不繳納稅款的,以偷稅論處,由徵收機關追繳,並處偷稅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罰金);偷稅比例和數額較大的,同時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徵收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3)納稅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