賻儀

賻儀

賻儀所屬中國漢語詞語,意思是家有喪事,送賻儀以示哀悼。舊時多送以重被等,當代喪葬改革後,改送花籃、花圈、挽幛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詞語】賻儀
【讀音】fùyí
【注音】ㄈㄨˋㄧˊ

詞語解釋

<書>向辦喪事的人家送的禮。

賻(賻)fù拿錢財幫助別人辦理喪事:賻金、賻儀、賻贈。筆畫數:14;部首:貝;筆順編號:25。

儀(儀)yí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態、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按程式進行的禮節等。
在<英漢漢英雙向詞典>中的解釋:[Formal]amonetarygifttoabereavedfamily,mostlypresentedatafuneralorbefore。

其他出處

賻儀賻儀
1.薨於家,帝聞之震悼,命有司厚致賻儀。——家有喪事,送賻儀以示哀悼
2.各官有追送賻儀者,俱拒不受。——清錢泳《履園叢話·景賢·書南園先生事》
3.前付來致英公賻儀柒百伍拾兩,收妥後已於六月廿四日函復。——廖仲愷《致饒潛川黃德源曾允明蔣經國函》
4.猶賻禮。《元史·乃蠻台傳》:“薨於家,帝聞之震悼,命有司厚致賻儀。”清錢泳《履園叢話·景賢·書南園先生事》:“各官有追送賻儀者,俱拒不受。”廖仲愷《致饒潛川黃德源曾允明·經國函》:“前付來致英公賻儀柒百伍拾兩,收妥後已於六月廿四日函覆。”

其他解釋

愛新覺羅,滿文書寫為,拉丁文轉寫為Aisin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滿語“愛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覺羅”是姓氏,是以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今黑龍江省伊蘭一帶)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愛新覺羅”這一姓氏的含義是,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族。
滿洲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滿語中“姓氏”一詞的穆林德夫轉寫為hala、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係的族名(mukūn、穆昆)。愛新覺羅一姓中,愛新是族名,覺羅是姓。“覺羅”與“愛新覺羅”兩者的關係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係(李姓與趙郡李氏,謝姓與陳留謝氏,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嘉穆瑚覺羅、西林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將愛新覺羅氏分為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為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清亡以後族人多取漢姓,如金、王、孫、艾、羅、肇、范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