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名勝大觀

賓陽名勝大觀

中國炮龍之鄉——廣西賓陽,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此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東風浩蕩,歲月崢嶸。”(程思遠《詠賓陽》詩)。 現在,全縣人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打造民營經濟強縣,構建現代化商貿名城,建設中等城市”,保持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為把賓陽建設成南寧市的“後書院”,本書作者程豪光、周昌禮率先出版了《賓陽民俗寶典》、《賓陽風物》兩書,緊接著又隆重推出《賓陽名勝大觀》新作。

基本信息

書名:《賓陽名勝大觀》

編著:程豪光 周昌禮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叢書名:新作家探索文叢

叢書號:978-7-5063-6858-8/I.1658

備案號:2011-889-928-1658

印張:15印張

本冊定價:46.00元

內容簡介

中國炮龍之鄉——廣西賓陽,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此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東風浩蕩,歲月崢嶸。”(程思遠《詠賓陽》詩)。

現在,全縣人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打造民營經濟強縣,構建現代化商貿名城,建設中等城市”,保持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為把賓陽建設成南寧市的“後書院”,本書作者程豪光、周昌禮率先出版了《賓陽民俗寶典》、《賓陽風物》兩書,緊接著又隆重推出《賓陽名勝大觀》新作。

《賓陽名勝大觀》程豪光、周昌禮編著,廣西區財政廳長蘇道儼題寫書名,中共南寧市委副書記、賓陽縣委書記周紅波作序。全書分賓州古城、賓陽八景、崑崙勝跡、民俗節日、古剎壇廟、賓陽新景、錦繡河山和附錄(將軍軼事、時代精英)共八輯,計16開,232頁,141千字,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該書為賓陽傳統文化與人文景觀的高度概括,為文化賓陽、發展賓陽服務;是盛世出好書、出精品的榜樣,也是作者個人乾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榜樣,是政府主導與支持的! 賓陽歷史悠久,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領方縣,為賓陽立行政建置之始,唐改制賓州,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稱賓陽縣至今。現在的賓陽為南寧市轄縣。全縣面積2314.31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有壯、漢、苗、瑤等民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桂海高速公路、南梧、賓上二級公路,從境內穿腹而過;湘桂鐵路、黎塘鐵路、黎湛鐵路、南廣高速鐵路在縣轄區黎塘鎮交匯,黎塘為廣西重要鐵路交通樞紐。縣城賓州鎮至南寧市區僅79公里。賓陽地貌獨特。縣境四面皆山,中為一大沖積平原,千里平川。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嘆其“平疇一望,天嚯嵐空,不意萬山之中,復有此曠盪之地"。賓陽縣秀山麗水,風光旖旎,景色迷人,名勝古蹟殊多,明朝賓州知州梁魚著有《賓陽八景詩》曰:“賓陽寶水涌春濤,流出鏡湖秋月高;夕照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產英豪;迎春淑女留仙跡,消暑葛翁顯聖韜;鶴觀靈泉水滾滾,馬潭煙雨浪滔滔。”賓陽縣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時,各鄉相繼爆發反清起義,與大成國(桂中黃鼎鳳起義軍成立的農民政權)軍聯合攻占縣城,改賓州為臨淄。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賓陽縣普遍建立“抗日救國會”、“抗日自衛隊”、“抗日聯防會”、“游擊隊”,奮起殺敵,給日寇以有力的打擊。崑崙關大捷,關為戰名,戰為關著,名揚中外,光耀千秋。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為推翻國民黨發動政權,建立一個獨立、民主、自由、平等、共同富強的國家,發動和領導人民進行解放戰爭。賓陽縣人民紛紛揭竿而起,跟黨鬧革命。從1949年起,革命熱火從東區燒到南區,發展到西區和北區。人民武裝在各鄉村兵民班、排基礎上,全縣創建第十五十六兩個打鐵拳頭的武裝隊和兩個小拳頭的南區西區武工隊,迅速發展到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區縱隊第八支隊新22團,約1000人槍,於1949年12月配合解放大軍解放賓陽。賓陽人民為解放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和重大犧牲,可歌可泣,豐碑永存。因此,賓陽的傳統文化,“天文景觀”(自然界的)“人文景觀”(人類社會的)底蘊就更豐富了。當你走進賓陽,那裡的奇麗風光,獨特風情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或是朝發清平湖,領略水上森林的湖光山色之美;或是夕出崑崙關,感懷一段沉澱的歲月和歷史;或是周末相約戀人去相思潭,感受天人合一的浪漫與溫情;或是假日驅車到陳平金坑峽,去體驗漂流的驚險與刺激;或者你徜徉與廣西四大名鎮縣城賓州鎮,去解讀賓州千年古城的歷史······賓陽自然山水鍾靈蘊秀,民俗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風情濃郁多姿,入選廣西非文物文化遺產名錄的油彩架、絲弦戲、踩高蹺、師公戲、仙馬采鳳舞等民間文藝豐富多形式新穎多樣。尤其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賓陽炮龍節,以安全、有序、熱烈、狂歡奔放的感人形象,塑造了熱情、進取、豪放的賓陽精神,賓陽亦因此被人們形象地成為“炮龍之鄉”、炮龍節為“東方的狂歡節”。《賓陽名勝大觀》將賓陽的名勝古蹟。天文景觀、人文景觀。以至“兩區一帶”工業園區各項建設,都列入了“人文景觀”新亮點,既弘揚了賓陽傳統文化,又配合黨的中心工作,推動了炮龍文化旅遊品牌的升值,堅持了物質形態與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的並重,積極挖掘、保護、開發、利用和弘揚發展傳統文化。盛世出好書,院內開花內外香,同為賓陽發展努力。

作者簡介

程豪光

程豪光,(1936—),廣西賓陽縣人,中國當代作家聯誼會理事、中共中央黨校《市縣領導月刊》委員、中國今日評論社評論員,《賓陽縣軍事志》主筆,曾被北京高層藝術家推選為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出身貧窮農家,堅持勤工儉學,自學至大學畢業。當過高小、國中、高中教師、中專、電大講師、黨校高級講師、中國學術發展研究院客座教授。愛好文學,有執著追求。從讀國中起就持之以恆,堅持業餘寫作,常有文章在報章雜誌發表。如此“謳歌盛世,集腋成裘”(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贈言),現有專著《寫作教程》、《撰寫畢業論文指南》、《程豪光雜文選集》、《吟詩作對津梁》、《程思遠與家鄉人民心連心》、《廣西程氏族譜》等書;與人編著有;《寫作與文選》、《可愛的賓陽》、《賓陽民俗寶典》、《賓陽風物》、《蒼松詩聯》、《夕陽詩苑》等書;論文《怎樣寫畢業論文》、《論公文行文與機構改革》、《讓風格百花爭妍》、《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科技興國與人才管理》等36篇獲得國家、世界國際級獎勵。曾五上北京參加詩人作家會議,被邀請赴美國、新加坡等國考察。傳略已載入《跨世紀文學藝術家辭典》、《世界名人錄》等書中。

周昌禮

周昌禮,男,1931年出生,廣西賓陽縣人。1950年當兵,曾在廣西公安總隊任戰士、通訊、警衛班長、廣西軍區總司令部首長警衛員、第七預備師二十團偵查班長、文印員、軍事實力統計員。1954年7月初,周總理與胡志明主席中越會談,保衛科熊明科長帶領我警衛班擔任保衛工作,勝利完成了任務。1958年至1994年,黨支部書記,賓陽縣八一農場二分場場長,馬嶺公社人武部長,新賓鎮人武部長、鎮革委副主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縣調處辦辦案。1994年6月退休。在部隊讀國中,南地黨校學哲學、政治經濟學,廣西農業幹部學校農業工程學,函授北京人文大學法律系畢業,河北當代文學專修函授學院文學專業、文秘專業畢業,國際易經大學部分科目,三元古易大玄空堪輿絕學初級班。曾為兩廣周氏敬軒組家族三項工程(建祖祠、編總譜、固祖墓)總理事會副理事長,《賓陽縣周氏族譜》主編,賓州周氏始祖榮旺公 支族史《證源集》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