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散文精選

名人 閒人 醜石

圖書信息

書名:賈平凹散文精選
作家:賈平凹
編者:菡萏 王川
分類:文學/散文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年4月
ISBN:7-224-02171-7/1.526
開本:32開本
頁數:359
裝幀:平裝

內容提要

賈平凹是當代舉世矚目的作家,已出版的小說、散文作品42種,在國內外獲獎35次,被美洲《華僑報》稱譽為大陸文壇的“獨行俠”,老作家汪曾祺稱他是“鬼才作家”。
賈平凹在小說和散文兩個領域都有輝煌的成就。他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尤以散文最為精妙,其名篇《醜石》被選入中學生語文課本。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心愿,我們精心選編了這部《賈平凹散文精選》,作為已出版的《賈平凹小說精選》《賈平凹游品精選》的姊妹篇。

作家簡介

賈平凹(wā),原名賈李平賈平娃,。1952年出生,陝西省丹鳳縣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任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現為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西安市作協名譽主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美文》雜誌主編,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等。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最近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

圖書目錄

人病
名人
弈人
閒人
祭父
一位作家
白浪街
黃陵柏
關於父子
平凹攜婦人游石林
延川城
紅石峽
寺耳
張良廟
杖記
火水火魚記
乾雨松
太陽城
未名湖
觀菊
石砭峪
夢城
戈壁灘
冰風洞體驗
三游華山
清澗石板記
菪石岩
延安街市記
宿州涉故台龍柘樹記
路記
樹記
紫陽城記
河西
敦煌沙山記
商州初錄(引言)
黑龍口
莽嶺一條溝
桃沖
龍駒寨
小白菜
商州又錄(小序)
關中
陋室――陝西平民志之四
秦腔
河南巷小識
風箏――孩提紀事
讀書示小妹生日書
“臥虎”說
品茶
訪梅
當我路過這段石灘
地下動物園

一隻貝
風雨
五味巷
十字街菜市
黃土高原
天上的星星
讀山
月鑒
盼兒
文竹

地平線
落葉
夜在雲觀台
白夜
觀沙礫記
空谷簫人
月跡
冬景
夜籟
靜虛村記
一棵小桃樹
鳥窠
醜石
走三邊
荒野地
遊了一回龍門
入川小記
柳園
火焰山
安西大漠風行
笑口常開
好讀書
張之光畫集序
匡燮散文集序
竹子小說集序
黃宏地散文集序

精彩內容摘錄

陋室

推開一扇黑門,就進入一個世界了。一牆之外的陽光挺好,卻也有風,是從旁邊的高樓下過來的,壓縮了的,無形而尖硬;這門就隨身緊關,一切復沉淪於黑暗了。
主人是玩墨的,這黑屋大致也和諧。"愛屋及烏"嘛,眼睛看墨的顏色多了,便從門縫裡斜射進來的三根五根的光線,光線的一切的生動里,也能欣賞出這一處墨用得勻,用得活,有其亮色和韻味。
屋的開間是三米,入深也是三米,三三得九,如果再有一點縱橫,一切就好了,是一個囫圇數字的平方。再如果主人是一個無所為的人,一張桌子上置一個花瓶,插幾枝假花,玻璃下壓幾張影星美人圖,一個書架上放幾排油瓶、醋瓶、酒瓶、那也就滿足了。偏主人玩墨是玩在紙上的,這桌上桌下、書架里書架外,全堆放了紙卷,一屋子易燃之品。那么,鍋盆碗盞,衣物用什就寸土必爭,竟然能巧妙地放下三個沙發:一個大沙發,白日迎賓待客,夜裡供兒子安眠,鬼知道兒子卻能在沙發上長就那么高個子!兩個小沙發,永遠是夫婦享受的地方了,而且恰到好處,沙發前可以放一個永不熄滅的火爐。人以食為本,火爐上的水壺日夜是醒著的。醒著的是難受的,所以總嘮嘮叨叨。
主人常常在沙發上坐了,取笑水壺不曠達。
當然,始終不醒的是另一個房子,長沙發緊邊的地方,有一個門洞。門洞沒有帘子,好了,這正是黑帘子,永遠於所有來客是一種神秘。如果有一隻貓進去,放大了瞳孔,就知道這是主人的臥屋,七平方米的,妙在安一張雙人床,不松不緊。而又是從床上到床下,是書是報是紙卷。一個黑封了的窟,最宜於入靜,因此主人一直未失眠過。
蜈蚣有一百條腿,但並未嫌棄過腿多,雲鶴有兩條腿,但也並未抱怨過腿少,甚至它落下來,還喜歡一腿獨立!實在沒有地方讓家具立腳,因為人腿太多了。惟高高的亂紙堆上,明亮亮是一台小小的座鐘,座鐘里有一貓頭鷹,怪眉怪眼。貓頭鷹是夜之魂,能在這裡最好,滿屋有了一種莊嚴感。
臉一日洗幾遍,臉還是不乾淨,眼一生不洗,眼永遠是亮的。空餘的地方發揮不了拖把和掃帚的功能,也就不去花那份錢,反正人是活動的,是天生的避塵珠。奇怪的是空氣沒有因空間狹小而稀薄,為了看清人之呼吸,就以香菸為有形的空氣,吸進一口,吐出三口,裊裊扶搖到屋頂,祥雲籠罩大可在俯察品類之盛後,再可仰觀宇宙之大了。
主人的不修邊幅,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也。
但臥屋裡掛有一把胡琴,外室里懸有一柄長劍;胡琴被塵土封住,又沒彈,但它響動的是一首無聲的音樂,長劍被塵土封住,但它舞動的是一幅無形的英姿。當屋垂吊的一盞電燈,視認為一輪太陽,門後掛著的一片圓鏡,視認為一輪月亮,太陽永不落,月亮永不缺。兒子說:還有八顆星星,兩顆在他臉上,兩顆在媽媽臉上,四顆在爸爸臉上,因為老子有一副眼鏡。夜裡或許斷電了,爐火光亮,人之初是善的,人之影卻詭變,在四面牆上忽大忽小,忽長忽短,自己常常為自己吃驚和感動。
工作了一天,身心都十分疲倦了,進入這個世界,窄小卻溫暖,昏暗而安妥,無害人之熬煎,亦無被害之惶恐。男的有妻,女的有夫,夫妻有子,有酒且飲,無酒清談,隨形適意,其樂無窮。夫婦又坐在兩個小沙發上了,看蘆葦頂棚上老鼠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結果就一隻掉下來,不免說一聲"有什麼過不去的!"然後觀起西牆上的裂縫。裂縫好寬,斜斜下來,有分有合的圖案,看作是一棵禿樹,也看作是一個枯筆字,更多的看作是抽象的畫,常看常新。最得意的,也最欣賞不夠的是東南牆角上的蜘蛛網,大若雨帽,經緯高超,塵煙燻迷,絲粗如繩,那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藝術品啊!
主人是搞藝術的人,人亦成了藝術。這藝術真美。
主人是誰,說出來我知道,你知道,而且在這個唐都古城裡的差不多的有職有位的更知道。因為在他們寬敞明亮豪華的住宅里,掛滿了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行、草、隸、篆字幅,且常常對來訪者介紹說:"瞧,這字絕吧,我們這兒傑才濟濟,這便是著名的書法藝術家薛鑄寫的呀!"

醜石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醜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裡,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在這裡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醜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
於是,伯父家蓋房,想以它壘山牆,但苦於它極不規則,沒稜角兒,也沒平面兒;用鏨破開吧,又懶得花那么大氣力,因為河灘並不甚遠,隨便去掮一塊回來,哪一塊也比它強。房蓋起來,壓鋪台階,伯父也沒有看上它。有一年,來了一個石匠,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說:用這塊醜石吧,省得從遠處搬動。石匠看了看,搖著頭,嫌它石質太細,也不採用。
它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可以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可以供來浣紗捶布;它靜靜地臥在那裡,院邊的槐蔭沒有庇覆它,花兒也不再在它身邊生長。荒草便繁衍出來,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銹上了綠苔、黑斑。我們這些做孩子的,也討厭起它來,曾合夥要搬走它,但力氣又不足;雖時時咒罵它,嫌棄它,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裡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們的,是在那石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凹兒,雨天就盛滿了水。常常雨過三天了,地上已經乾燥,那石凹里水兒還有,雞兒便去那裡渴飲。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們盼著滿月出來,就爬到其上,翹望天邊;奶奶總是要罵的,害怕我們摔下來。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來,磕破了我的膝蓋呢。
人都罵它是醜石,它真是醜得不能再醜的醜石了。
終有一日,村子裡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在我家門前路過,突然發現了這塊石頭,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沒有走去,就住了下來;以後又來了好些人,說這是一塊隕石,從天上落下來已經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
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醜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嚮往,憧憬;而它落下來了,在污土裡,荒草里,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奶奶說:“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卻怎么連牆也壘不成,台階也壘不成呢?”
“它是太醜了。”天文學家說。
“真的,是太醜了。”
“可這正是它的美,”天文學家說,“它是以醜為美的。”
“以醜為美?”
“是的,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牆,做台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奶奶臉紅了,我也臉紅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恥,也感到了醜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么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笑口常開

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冊,扉頁上恭正題寫:“贈×××先生存正”。一月過罷,偶爾去廢舊書報收購店見到此冊,遂折價買回,於扉頁上那條題款下又恭正題寫:“再贈×××先生存正”。寫畢郵走,踅進一家酒館坐喝,不禁樂而開笑。
大學畢業,年屆三十,婚姻難就,累得三朋四友八方搭線,但一次一次介紹終未能成就。忽一日,又有人送來遊園票,鄭重講明已物色著一位姑娘,同意明日去公園××橋第三根欄桿下見面。黎明早起,趕去約會,等候的姑娘竟是兩年前曾經別人介紹見過面的。姑娘說:“怎么又是你?!”掉身而去。木木在橋上立了半晌,不禁樂而開笑。
好友×君,編輯十五年雜誌,清苦貧困,英年早逝。保存下那一支筆和一副深度近視鏡。租三輪車送亡友去火葬場火化,待化的佇列冗長,忽見牆上張貼有“本場優待知識分子”,立即返回取來編輯證書,果然火化提前,免受屍體臭爛,不禁樂而開笑。
陪領導去某地開會,討論席上,領導突然脖子發癢,用手去摸,摸出一個肉肉的小東西,臉色微紅鏇又若無其事地說:“我還以為是個虱子哩!”隨手丟到地上。我低頭往地上瞅,說:“噢,我還以為不是個虱子哩!”會後領導去風景區旅遊,而我被命令返回,列車上買一隻雞爪邊嚼邊想,不禁樂而開笑。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單間裡。出差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親熱一下,孩子偏死不離家。妻說:“小寶,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醬油,給你爸爸做一頓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醬油瓶出門,我說:“拿這個去,”給了一個大口淺底盤子,“別灑了啊!”孩子走了,關門立即行動,畢趕忙去車站,於巷口遠遠看見孩子雙手捧盤,一步一小心地回來,不禁樂而開笑。
出外突然有人迎面過來打招呼,立即停下,作疑惑狀。“你不認識我了?”“怎不認識!”於是握手,互問哪兒來,到哪兒去,互問老人康健孩子可乖,互說又胖了,又瘦了,半天的淡而無味的話,分手了,終想不起這是誰,不禁樂而開笑。
去給孩子買一雙襪子,昨日看時價是一元,今日是一元二角,快快出店門,打響一個噴嚏,噴帶出一口痰。正想是售貨員在嘲笑我,我方有噴嚏打出,一位戴“衛管員”袖單的人卻責斥我吐了痰要罰五角錢,掏出那一元錢,衛管員沒零錢找,遂再當地吐一口,憤憤而走,走過十步,不禁樂而開笑。
出差去旅社住宿,服務員開發票,將“作協”寫成“做鞋”,不禁樂而開笑。
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極感幸福,即趨而前去搭話,女子閃進一家商店,尾隨入店,玻璃上映出自己衣服紐扣錯位,不禁樂而開笑。
寫完《笑口常開》草稿,去吸菸,返身要謄寫時,草稿不見了,妻說:“是不是一大頁寫過的紙,我上廁所用了。”驚呼:“那是一篇散文!”妻說:“白紙捨不得用,我只說寫過的紙沒用了。”急奔廁所,幸而已臭但未全濕,捂鼻子抄出此稿,不禁樂而開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