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屋之過

【拼音】:fēng wū zhī jiè 【解釋】: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出處】:《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高亨註:“‘豐其屋’,言貴族在位之時,如鳥得以飛翔於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 高亨 註:“‘豐其屋’,言貴族在位之時,如鳥得以飛翔於天空,故能大其屋也。”後以“豐屋之戒”、“豐屋之禍”、“豐屋之過”謂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三國 魏 楊阜 《諫營洛陽宮殿觀閣疏》:“王者以天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於家無人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起第宅,采椽麤朴,足避風雨。常稱豐屋之戒,若不修德,雖有崇臺廣廈,猶轉舍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章華構,而豐屋之過成;露臺輟,而玄默之風行。”

基本信息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