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香茶長生訣

豆蔻香茶長生訣

食物與野菜 食養三題 吃與養

基本信息

豆蔻香茶長生訣豆蔻香茶長生訣
作者:舒新城(作者), 黃素封(作者), 等(作者), 朗讀者(編者)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8日)
平裝: 2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4
ISBN: 9787538294286
條形碼: 9787538294286

內容簡介

《豆蔻香茶長生訣》內容簡介:與當代人一樣,民國人同樣深諳食養之重要性,他們總能在最尋常的食物中,發現學問、找到掌故,信手拈來,皆可滋身養命、裨益無窮。而在那個提倡科學、尊重傳統的年代,人們對於食療養生的態度和眼光,更為當代人所不及。《豆蔻香茶長生訣》一書集中了若干篇民國時期論述食療養生的小文章,分為食材、雜論、食療通訊等幾大部分對讀者呈現。其中既有中醫精華,也有西醫理論,偶爾還會鼓吹一番社會和人生。充分體現了民國時期的食養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豆蔻香茶長生訣》最後的食療通訊部分,來信者的急切和不安,回信者的關懷與安慰,全部淋漓紙上,呼之欲出,其情其景,令人敬服。

編輯推薦

《豆蔻香茶長生訣》編輯推薦:廚房烹煮如何破壞營養?怎樣在應酬場所全身而退?食品廣告多么荒謬?這些看似屬於當代人的問題,原來早在民國時期人們就已經反覆討論。與推崇功利主義的當代人不同,民國時期的醫家、學者對於食療養生,態度更中肯,研究更細緻,眼界更寬廣,其中爭鳴者有之、鼓吹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然而無不以民為本,博濟為懷,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使命感。時下正值熱炒養生之際,讀一讀前人的養生文章,應會有另一番發現和啟示。

作者簡介

舒新城(1893-1960),原名玉山,學名維周,字心怡,號暢吾廬,曾用名舒建勛,湖南漵浦人,現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1917年畢業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曾創辦《湖南教育月刊》。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先後出版《現代心理學之趨勢》《近代中國留學史》《教育通論》《人生哲學》等書。1923年任南京東南大學附中研究股主任,推行道爾頓制,並赴上海、武昌、長沙等地講演。1928年,應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之聘,任《辭海》主編。另著有《蜀游心影》《漫遊日記》《故鄉》等散文集。
施紀雲(1884-?),四川重慶涪陵人,清光緒九年進士,歷任湖北武昌府知府、湖北德安府知府、湖北施鶴道、湖北按察使等職,任職時推行辦學,曾主持編修《涪陵縣續修涪州志》。
黃素封(1904-1960),又名黃雪樓,江蘇徐州人,近代著名化學史家、醫藥學家、教育家。黃素封自幼酷愛學習,後考入金陵大學化學系,並以優異成績畢業。畢生致力於學術,在化學、化學史、醫藥、教育、文學等方面均有不少著作行世,曾出版《實用有機化學》《高中化學》《中國煉丹術考證》《化學發達史》等著譯,並於1960年譯出了英國第一部小說《亞瑟王之死》。
西神(1884-1942),原名王蘊章,宇蓴農,號西神殘客,簡稱西神,江蘇無錫人。南社社員,曾為《小說月報》首任主編,建立了作者稿酬制。後在上海辦中國文學院,自任院長。其文、詩、詞兼工,詞名尤著。民國著名詩人金天羽謂其“卓然名其家,號稱雙絕”。亦工傳奇,精楷書,曾著有《梁溪詞話》《然脂餘韻》《西神雜識》《留佳庵文集》《玉晚香答詩草》《秋平雲室詞鈔》等。
甘永龍(生卒年不詳),字作霖,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1910年,編注並出版《莎氏樂府本事》,此書曾廣為發行,至1922年共出版19版。1912年,編譯了由孫中山著述的《倫敦被難記》。1918年,編譯《廣告須知》,為我國第一部廣告學研究專著。其他譯著包括《論美洲合眾國三權分立之真相》《盧宮秘史》《紅髮女》等,並主持編寫了《華英初階》《華英進階·初集》等英語類讀本。
周郁年(生卒年不詳),民國時期編輯,曾出版《古文觀止》《池上草堂筆記》《白香山詩集》《萬病治療驗方》《治病百法》《養生秘術》等書。

目錄

第一章 香果養生經
荷花與西瓜
豆蔻小志
閒話人參
香蕉與人生
羊奶和番茄的幾種簡易烹調法及其營養價值
菜蔬療病之力
食物與野菜
第二章 食補秘術
食療三種
食養三題
從大豆成分論混合飯的營養價值
鹽的醫療作用
談談老糕饅頭和甜酒釀的製法
和母親們談談羊奶哺嬰的經驗
第三章 食療雜談
廚房與養生
四川膳食習俗與學生健康
應酬與健康
食物與迷信
吃與養
麻痹症的飲食調養
科學的吃法
關於酒的討論
溫暖身體之食物
油煎食物與消化不良
牛奶和人奶的比較
肉食與菜食
民族健康與食物營養
小孩過年的吃食問題
食物如何幫助排泄
雞蛋與麻風
營養淺談
第四章 食養小箋
家庭主婦的養生術
青年發育與飲食的關係
老年人飲食與健康
精神衰弱的飲食調養法
性神經衰弱問題
牛奶和大蒜的營養價值
食物營養的辯證法
肺結核患者的飲食調養
低血壓食療法
作者簡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