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人鳳墓

一九二0年,梅山精英,民國元勛譚人鳳歸葬茅田(現新化縣文田鎮茅田村)望鄉台下的老馬塘山的半山腰上;與周圍的山不同,此山山體碩大,狀如肥豬,山頂石脈裸露如城牆.譚人鳳是苗田人,為何落葬於與之相隔四十里遠的茅田?
據爺一輩的人講:譚之夫人為茅田羅氏(查茅田羅氏九房族譜).譚來岳家,必登老馬塘山.他曾對山主說:我死後就埋這山上.並自堪穴點.譚人鳳去世後,民國政府撥七十萬銀元的喪葬費.後人依譚生前願望將他安葬在老馬塘山.把山名改為"譚家山".葬法是先從山腰往山心裡挖一個深洞,然後把棺木推進洞內,用原土石充塞封死洞口,再在棺木上方的相應位置開挖墓匡,培三個冢.山腳至墓拜台全用料石砌成六十級(譚享年六十歲)台階.主墳前立一塊碑,左右兩個陪堆各鋪一塊,共三塊,各碑約高五尺,寬四尺,厚五寸,均無字.
辛亥成功,譚人鳳功勳卓著.雖然年已半百,但革命熱情極高.武昌首義,譚為策反黎元洪起了重要作用.思想上譚人鳳與孫中山等多數革命黨人未曾保持一致.其一:與孫中山和黃興等商議改組同盟會,組建國民黨,譚表示反對.其二:民國首屆總統選舉,全國共十七省代表,譚人鳳為湖南代表之首.選舉前他慫恿其他省代表投黎元洪和黃興的票.選舉結果是十六票投向孫中山,黎元洪得一票(雖然是無記名投票,但這一票顯然是譚代表的湖南所投.).孫中山當選總統後,未給譚人鳳安排任何官職和權力.其三:譚不滿孫中山和黃興採取軟弱態度對待袁世凱的做法.

譚人鳳逝世後,民國政府效法給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做法,亦為譚人鳳立三塊無字碑.茅田的老輩就是這么說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