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平[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

謝劍平[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
謝劍平[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謝劍平 ,江蘇武進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現稱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攻讀碩士學位,在北京輕工業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讀基礎課。1985年1月師從朱尊權院士獲輕工業部科學研究院菸草工業科學研究所工學碩士學位。曾任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副院長。2016年1月任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黨組副書記。現任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院長、黨組副書記。

基本信息

社會兼職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鄭州菸草研究院重點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國菸草學會副理事長,國際菸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理事會中國菸草總公司代表,《菸草科技》(中文核心期刊)主編,《中國菸草學報》副主編,《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

人物榮譽

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全國菸草系統勞動模範,2004年河南省勞動模範。2011年12月8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院士,被輿論稱為“菸草院士”。

研究課題

棕色化反應研究

在模型體系中,研究非酶棕色化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反應機理、各種反應條件對非酶棕色化反應的影響;研究高分子非酶棕色化反應產物的形成、分離條件以及香料套用價值。

香味物質在捲菸中的作用行為研究

研究各種合成香料和天然香料在捲菸燃吸條件下的作用閾值、風味特徵和轉移行為。

煙氣揮發性、半揮發性成分的分離分析

套用HS-LPME/MALDI-FTMS(頂空-液相微萃取/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離子化傅立葉質譜)分離分析菸草和捲菸煙氣複雜基質中揮發性、半揮發性成分的分離分析,建立複雜體系中微量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

環境菸草煙氣(ETS)研究

在環境菸草煙氣實驗艙中分析ETS標示物以及標示物與捲菸煙氣成分的關係,評價ETS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捲菸降焦減害的套用研究

研究捲菸煙氣主要有害成分的產生機理、轉移行為以及影響因素;開發降低捲菸主流煙氣有害成分的實用技術;建立捲菸煙氣安全性綜合評價體系。

長期從事菸草化學、菸草香料和捲菸降焦減害的套用研究工作。熟悉菸草科學與研究發展動態與趨勢,根據菸草行業發展需求提出過多項開拓性的研究課題。主持國家經貿委科技創新項目——“降低捲菸煙氣有害成分的技術研究” 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LPME/毛細管GC-TOF-MS快速分析菸草複雜體系中的揮發酸和揮發鹼”等重大課題。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獲得菸草局科技進步獎(部級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2次。在RCM、Tabkforschung Internationald等學術刊物和CORESTA、TSRC(菸草科學家會議)發表科學研究論文30餘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1項,申報發明專利(已受理)4項,實用新型1項。獲得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4次。

社會活動

當選

2011年12月8日,在“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新聞通報會”上,新增選的54名院士名單正式公布。其中工程院新晉院士謝劍平,因屬菸草研製領域而引起媒體廣泛質疑。

謝劍平歷經4年3次提名,本次當選為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

質疑

8日上午10點,知名網友劉志峰在騰訊微博第一時間發文 炮轟新晉院士謝劍平。該微博隨即引發大量網友的轉發和評論,成為網上熱門話題之一。劉志峰坦言,與謝劍平並無個人恩怨,封其“殺人院士”有點偏激,但他堅稱,以捲菸“降焦減害”等

劉志峰在騰訊微博發文炮轟新晉院士謝劍平 劉志峰在騰訊微博發文炮轟新晉院士謝劍平

方式降低大家對健康危害的防範,是更長遠而隱蔽的“殺人”,這項研究本質上助力菸草、研究高效殺人?

包括方舟子等不少人質疑,“菸草院士”的當選是幫助菸草公司變相推銷香菸、客觀上鼓勵人們吸更多的煙,最終會使中國人吸菸率上升,矛頭直指謝劍平所做的研究捲菸“減害降焦”。“這是個偽命題,降焦根本不能減害,是全世界已認同的科學道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最早介入控煙的工作者楊功煥表示,謝劍平的研究“一點都1 不新鮮”,幾十年來、多個國家、成千上萬個研究早已證明,任何降焦、任何添加劑,包括中藥,都無法讓捲菸“減害”。楊功煥稱“低焦油不等於低危害”是科學證明的真理,但一些科學家研究“降焦減害”,為菸草商服務。

方舟子列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條文,上面明文寫道:“菸草製品使用‘低焦油’等詞語屬於虛假、誤導、欺騙。吸極低焦油、低焦油捲菸患肺癌死亡的風險和吸中度焦油捲菸一樣”。對於謝劍平的創新研究在捲菸中添加中草藥,選擇性降低煙氣有害成分,方舟子指出,“降焦本來就夠騙人的了,這中草藥減害就更害人了”“菸草本來就是害人的,研究菸草的人當選院士很不妥,簡直就是笑話”方舟子強調,通過研究來減少菸草危害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根本之道是“禁菸”。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全球成人菸草調查-中國部分”認定,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了低焦油捲菸的健康風險並沒有降低。然而,中國的菸草公司仍將“科技創新,降焦減害”作為行銷手段,誤導公眾。調查顯示,86%的人對“低焦油等於低危害”的錯誤觀點缺乏認識。其中,醫務人員的錯誤認識更是高達54.7%。

回應

有理說:

就相關質疑,工程院副院長旭日乾表示,因其自身所在非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對專業情況不了解,因此不能妄下評判,也無法回答專業性的問題。“學術上的不同看法也是允許的,有不同想法可以向工程院反映,我們有專門負責處理的”。

對於工程院在院士選舉中,是否會考量研究的獨立性、公益性等問題,旭日乾表示也不好回答,“所說的是不是這回事,我不清楚”。他同時認為,經兩輪選舉,且當選不是一票兩票,而是那么多院士一起投票選出來的,“ 總是有道理的”,但具體需問專業人員才能知道。

旭日乾對於新當選院士也提出了寄望,希望他們在當選後“更要謙虛謹慎、客觀公正、平等待人”,不以“權威”自居,保持優良的學風,繼續發揮自己在工程科技領域的專業特長,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為推動我國工程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貢獻說:

“過去我也質疑、反對過菸草專家當院士,畢竟吸菸有害健康,支出的醫療費用巨大”2011年12月11日,魏復盛院士說,這次給謝劍平投票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人有很長的吸菸歷史,幾個億的人口有吸菸的不良嗜好和習慣,要改變現狀難度很大,謝劍平的“降焦減害”研究對控煙作用很大,他獲得了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申報發明專利多項,其研究成果被認可,並已經推廣。

第二,菸草行業是我國的納稅大戶,菸草稅收對國家建設有重要作用。“這一點看,國家還是需要菸草行業的,控煙是個逐步的過程,‘降焦減害’是解決吸菸問題一個必經的階段”“降焦不是承認無害,而是將焦油降到更低的程度,菸民不喜歡了,感覺到抽菸沒勁兒了。”魏復盛這樣解釋,控煙有一個逐步的過程,除了宣傳、管理控煙,不在公共場合吸菸、影響他人和孩子,“降焦減害”的研究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魏復盛院士表示,與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污染矛盾類似,吸菸和控煙也需要進行利弊權衡,相互妥協和平衡,不能絕對地看這個問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的陸士新院士表示:“我國的菸草研究的大部分精力只是放在菸草自身的化學分析上,以提高捲菸產品質量,對降低香菸中有害化學物質的研究並不多”他主張控制菸草對人類的危害,應走降低香菸中有害物質含量之路。而這正與謝劍平院士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相一致。

中國工程院朱尊權院士也曾表達同樣觀點:謝劍平院士正是在捲菸“減害”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利害之爭

減害研究

2005年年底,謝劍平主持的“捲菸煙氣危害性評價體系研究”(2005DIBIJl58)項目啟動。

謝劍平提出“減少捲菸危害,國際上以前通行的辦法是降低焦油的釋放量。改革開放初期,受國際菸草科研發展的影響,我國菸草行業也把捲菸焦油量作為衡量捲菸危害性的主要指標,但是焦油中的有害成分只是其中的極小部分”。

2007年9月,“捲菸煙氣危害性評價體系研究”項目順利結題。謝劍平及其研究團隊研究成果指出:一氧化碳、氫氰酸、NNK、氨、B[a]P、苯酚、巴豆醛是7種最代表捲菸危害性的成分,危害性指數排序不同於捲菸焦油量排序,並以此設立了捲菸危害性定量控制指數及低危害捲菸產品的分級評價指標,構建了捲菸危害性控制方法體系。同時該結果在2008的國際菸草科學研究合作中心大會上,向全球菸草界公布,為開闢捲菸“減害降焦”技術研究新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

專家座談

2012年1月11日,北京西直門,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召開了一次特殊的專家座談會——討論鄭州菸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是否有資格當選為院士。而在此之前,該協會的40餘位專家已經聯名致信中國工程院,要求取消謝劍平的院士稱號。

院士名單公布當天,除網友質疑之外,還有控煙人士抨擊謝的研究是“偽命題”,更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他的當選“感到羞慚”。

而一切爭端,都緣於謝劍平的研究方向。用謝劍平的話來說,他的研究是“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捲菸‘降焦減害’法,並引入中草藥,選擇性降低煙氣有害成分,研製開發‘神農萃取液’”。朱尊權也認為,“謝劍平在捲菸‘減害’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真是天方夜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副主任楊功煥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謝劍平的研究是“偽命題”,“降焦根本不能減害,這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科學道理。”楊功煥的觀點得到了原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王克安的支持。王克安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西方菸草行業早就做過此類研究,“事實證明菸草降焦減害是行不通的”“減少與菸草相關的疾病和死亡風險,唯一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不吸菸或戒菸”。“荒謬!”楊功煥認為,“降焦減害”的研究不僅無益,甚至有害。“這種觀點一旦成立,老百姓就會認為,好像低焦油的捲菸就是低危害的捲菸,這恰恰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這是與禁菸大趨勢相左的”。

王克安也認為,“為了消費者和國家利益”不是理由。“2003年11月,中國政府就已經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了《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中明確顯示,菸草製品使用“低焦油”等詞語屬於虛假、誤導、欺騙。“有很多菸草界的人自己都是不抽菸的。”王克安強調。

2011年12月15日,中國控制吸菸協會正式致信中國工程院,希望“中國工程院堅持實事求是是科學的基本精髓,重新評估關於‘降焦減害’研究成果”。另外,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建議這類課題不要再立項支持。中國工程院給中國控制吸菸協會的回覆稱,“會按程式提交建議書”。

波瀾再起

2012年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2011年年底延續至今的“菸草院士”爭論再起風波。截至5月29日,近100位院士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主席團,請求儘快複議、重審菸草專家謝劍平當選工程院院士的資格。

四個學部院士聯名質疑

鄭州菸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初,即有26位院士聯名質疑,請求重審。2012年5月初,中華醫學會等7家社會組織聯合致函,懇請重新審議。但中國工程院一直未對此做出明確的公開回應。

作為聯名院士之一,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表示,國際科學界從未承認菸草“降焦減害”這一命題,我國政府簽署已六年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也明確規定:不允許任何菸草製品以“低焦油”、“低危害”欺騙誤導公眾。但如今有人憑菸草“降焦減害”研究獲選院士,有損中國工程院乃至科學界聲譽。

2012年5月29日晚,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電話中證實,院士們希望通過內部函件方式,敦促中國工程院儘快複議、解決此事。作為聯名行動的主要發起者,鍾南山介紹,請求複議的院士們來自醫藥衛生、工程管理、農業、環境與輕紡工程四個學部。“目前已有近100位院士參與”。

評審程式“不夠完善”

王隴德指出,中國工程院在“菸草院士”的評審程式上“不夠完善”,評審主體亦有一定問題。“‘降焦減害’的‘減害’是對人體健康而言,評審應由醫藥衛生學部來進行,而不是環境與輕紡學部。”王隴德說,這也是院士聯名要求重審的主要理由。

力推控煙納入立法計畫

王隴德認為,一要建議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儘快對菸草行業的管理實現“政企分開”。政企不分,菸草專賣局和菸草總公司多年來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是目前中國控煙難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爭取全國人大將控煙立法早日列入立法計畫

今後不再有“菸草院士”

針對備受爭議的“菸草院士”一事,2013年2月1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乾表示,“今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不再受理菸草科技領域的候選人的提名或推薦”。至於謝劍平的院士稱號,旭日乾認為,“現在還不能撤銷”。

旭日乾介紹,中國工程院對院士增選工作相關規定做了兩點重要修訂。一是修訂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對交叉學科候選人的評審需徵求 相關學部意見,由候選人所在學部和相關學部共同評審,以便做出全面客觀評價。二是修訂後的《中國工程院專業劃分標準》中刪除了“菸草科學與工程”學科。

人物事件

事件進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表示,依據章程,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菸草院士”謝劍平的資格。在本報記者追問下,潘雲鶴表示,工程院正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

工程院已啟動過複議謝劍平院士資格的相關程式,但這一方案在工程院主席團投票中就“失敗了,沒通過”,因此按現章程,如要取消謝劍平的院士資格,只有他本人主動請辭這一種方式 。

據悉,2013年兩院大會前夕,工程院主席團對“菸草院士”解決方案曾進行表決,對於“複議謝劍平院士資格、修改工程院相關章程”一項,經投票後未通過;對於“從維護工程院聲譽和全國控煙工作大局,建議其本人提出辭呈”一項,大多數人投票同意。

考慮辭去院士已一年:還在進行考慮

針對“菸草院士”謝建平的院士資格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2014年3月10日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動員謝建平自己請辭,他還在進行考慮”。

2013年兩會期間,潘雲鶴就對媒體表示,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謝劍平的資格。工程院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

按照中國工程院章程,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能撤銷院士稱號:一是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二是院士本人提出辭去院士稱號的辭呈。

時隔一年,謝建平“還在進行考慮”。對此,潘雲鶴回應:“那當然,他沒有犯任何錯誤。”

事件評論

輿論為什麼一直盯著謝劍平不放?原因之一,希望院士評選能夠名至實歸。比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甚至批評謝劍平的研究就是一個“騙局”,只是為了推銷更多的菸草而已。

原因之二,希望院士評選能夠傳遞正能量。中國工程院的網站上有一封“致2011年新當選院士的信”,其中提到,“中國工程院要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關鍵是要建設一支素質高、學風正、品德優的院士隊伍”。不難看出,院士評選不能只看科研而不顧道德、不講社會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