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木寺

許木寺

剛索寺(現許木寺)是一座位於波密上游地區——波密母子六地其一(地名)的寺院,遷址後本寺全名為“許木寺圓滿興盛院”六道歡喜樂園。大殿的東北建有蓮師憤怒金剛神殿樓層,內設有蓮師憤怒、札謝、黃財神法像。大殿東側地勢較高的位置有甘珠爾殿,內擺有兩部甘珠爾、手工版的兩部大般若經、敦珠法集、司徒著作、噶瑪巴歷代著作、紅冠噶瑪巴著作、噶舉歷代上師的法集,以及經藏、賢劫經、金光明經三部的金寫經書十多部。殿內部設有蓮花生大師、普巴金剛、白傘蓋佛母三尊法像。大殿南面建有護神雙層殿,內設有旺秀多吉像,主護神瑪貢其眷屬手工製作法像。大殿的東面有見解脫殿,內設有千手千眼觀音像,噶舉派歷代上師壁面雕塑像。護神殿南面建有眾僧宿舍雙層十五間。大殿北面敦珠佛塔高五米,寺廟周圍六個部落的僧舍整齊且內部設定齊全。 噶瑪巴十世曲英多吉曾在路過此地時為這裡的民眾傳法與加持,因而本寺供獻於八蚌寺司徒曲吉久寧。此後本寺的歷代主持、寺廟管家都由司徒仁波切安排派遣,每位主持任期三至四年,任期期滿更替,為供奉歷代主持,建有大型僧舍,僧舍分十間宿舍可供主持居住。 此寺由噶瑪巴仁波切主持興建,屬噶瑪噶舉派。

本寺始建於公曆1387年。時年三十七歲的紅冠噶瑪巴二世卡就旺布,給三百多位禪師傳授要法期間,波密貢布等地共同出現了神奇的現象——幾公里之內皆可聽聞傳法之聲。附近的民眾對此頗為震驚,尤其以波密上游的民眾對仁波切的信仰最為虔誠的,為此他們建造了這座剛索寺,並贈予本寺諸多法事樂器。根據記載,當時大殿外牆就繪有護神四大天王、六道輪迴等畫像;寺內大殿主要供奉的佛像有十六羅漢唐卡、空行十七尊像、普賢王等噶舉派的主要歷代上師法像;為維護寺內正常運轉修習,平日裡便有上百位護持佛法的僧人常住於寺。

公曆1586年,自然災害導致寺廟下方山體及周圍地區遭受嚴重塌方,寺廟大殿和僧人宿舍都受到了嚴重損壞。因而本寺向陽金寺法王紅冠噶瑪巴求助,但因法王年幼尚未成年,故又轉而向噶瑪巴九世旺修多吉請求援助。噶瑪巴親臨此地,為寺廟遷移選址。選址期間,見孜須村有塊凸地從遠方看呈海螺般的形狀,而東面有無量光佛的壇城,西面有蓮花生大師曾修行閉關的山洞,故選定新址。

新址的寺廟被蓮花盛開般的山脈所環繞,地勢可謂是吉祥圓滿,海螺形狀的正中修建了上中下三層的大殿,頂層設為度母殿,中層有十二間禪房,底層是由傳統的六根長柱十六根普通柱子所構成的大殿。大殿內設有主尊彌勒佛像,高於一層,金銅的三世佛像、辟邪佛塔一座,高於一層,主掌藥材的佛母朗珠與金剛手各一尊法像,以及從剛索寺遷入的尚且保存完好的十六羅漢唐卡、法事樂器、噶舉派歷代上師和八大菩薩;大殿的北側外壁上繪有滿佛陀故事、二十一尊度母畫像、極樂淨土像、護法像等,大殿門兩側外牆上繪有四大天王、六道輪迴像。大殿內還藏有諸多經部論典,手工金字三部經、大寶伏藏、五大藏、嘎瑪歷代主要上師的著作、密宗諸多經典等無數部經書。此外寺內還藏有型嘎當佛塔四十座以及噶舉傳承的金畫唐卡。為護持佛法,當時寺內長居僧眾有一百三十餘人。

根據旺修多吉的口述,每年舉行法會的修法儀軌如下:一月,舉行連續七天的噶舉祈願大法會和為期十天的修煉寶瓶;二月,舉行為期十五天的修持金剛薩朵修法;四月,舉行為期二十天的修持文武百尊修法和八雙齋戒;五月,舉行修持普巴金剛修法;六月,舉行初十蓮師桑堆修法和為期十五天的跳神;七月,舉行修持蓮師心咒一億遍修法;八月和九月,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夏遊;十月,舉行修持憤怒蓮師修法;十一月,舉行修持貢布修法和為期十五天的跳神;十二月,修持瑪爾巴大師的十三密宗修法。

噶瑪巴十世曲英多吉曾路過此地為本民眾傳法與加持,因而本寺供獻於八蚌寺司徒曲吉久寧。此後本寺的歷代主持、寺廟管家都由司徒仁波切安排派遣,每位主持任期三或四年,任期期滿更替,為供奉歷代主持,建有大型僧舍,僧舍分十間宿舍可供主持居住。

歷代司徒都會光臨本寺。其中司徒仁波切代表翁珠仁波切曾駕臨本寺,並於次地修習長達三十餘年才返回八蚌寺;之後的司徒白瑪根桑派遣八蚌吉祥三尊之一的扎西拉達為本地建造佛塔:東繞三岔口一座、嘉朵瑪一座、唐玉一座、唐姆唐梅一座、懂木納一座、嘉栽唐一座、尼爾熱寺一座、曲柔鐵橋附近一座,共建造了九座佛塔;再後來管理庸尼寺也曾長住於此,他圓寂前預言未來的轉世靈童將出生在澤熱唐。伴隨著吉祥的徵兆,扎西拉達的轉世靈童於清晨降臨到父親澤布才旺繞登和母親白宗的家中,並由司徒仁波切認證為扎西拉達的轉世靈童,賜名 “嘎瑪長松瑪偉尼瑪洛珠繞薩”。他於十歲那年迎請八蚌寺依白瑪旺秋嘉布為根本上師,十三歲開始進入八蚌五明佛學院直至二十五歲獲取學者名譽。之後返回家鄉在本寺護持佛法時至1959年。

八十年代,重新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批准了寺廟的修繕工作,但由於資金短缺、土木石材匱乏以及運輸困難等原因未能付諸實施。留給寺內僧人的只有兩個選擇——就近遷移山崗從建或者轉移至附近的貢索廟,經過商議,最後眾僧一致同意將原寺院就近至遷移山崗附近,以原寺廟的僧人為主,在這裡重新修建許木寺圓滿興盛院並沿用至今。

當時從新建設的大殿有三層,內供有八大菩薩的泥塑造像,馬爾巴、米拉日巴、塔爾布三尊的法像,金銅靈塔一座;師僧六十餘人持續原有的傳統習俗,繼續弘揚噶舉教派法脈。

本寺全名為“許木寺圓滿興盛院”六道歡喜樂園。現在大殿的東北建有蓮師憤怒金剛神殿樓層,內設有蓮師憤怒、札謝、黃財神法像。大殿東側地勢較高的位置有甘珠爾殿,內擺有兩部甘珠爾、手工版的兩部大般若經、敦珠法集、司徒著作、噶瑪巴歷代著作、紅冠噶瑪巴著作、噶舉歷代上師的法集,以及經藏、賢劫經、金光明經三部的金寫經書十多部。殿內部設有蓮花生大師、普巴金剛、白傘蓋佛母三尊法像。大殿南面建有護神雙層殿,內設有旺秀多吉像,主護神瑪貢其眷屬手工製作法像。大殿的東面有見解脫殿,內設有千手千眼觀音像,噶舉派歷代上師壁面雕塑像。護神殿南面建有眾僧宿舍雙層十五間。大殿北面敦珠佛塔高五米,寺廟邊外整齊排列有六個部落的僧舍,僧舍內部設施齊備。

寺院外環繞著諸多神山、廟宇:正對面是許木神山和坐落於山上的貢索廟;右方是瑪格居士神山,左方是雪山和坐落於山上的密林江嘎廟;背面右側有察巴江嘎廟,背面左側是藏地六大山之一玉熱功德山和坐落於山上的通冬廟。

重山幽廟之外更有清澈的雅魯藏布蜿蜒曲折,遠看就像是仙女獻上的哈達。在這裡有天鵝的微妙讚歌,魚兒歡快的獻舞,世人必會滿含熱淚泛起陣陣不絕的虔誠之心。寺院蔭庇這勤勞、善良、虔誠的農牧民,他們的所在猶如曼茶盤的形狀。

許木寺歷史沿革由噶舉諸上師的傳記記載,另有訪問老喇嘛和周邊年長居民,根據他們的回憶共同匯聚成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