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軍墓地

許世友將軍墓地坐落在將軍家鄉萬紫山下的來龍嶺上。坐北朝南,背倚來龍嶺,面視五虎山,墓的四周古木奇松,山花雲海雪原。 許世友將軍是我國倡導火葬以來,第一位被特許土葬的將軍。將軍生前多次提出“自古忠孝兩難全,我自幼參加革命,報效生母不足,活著盡忠,死後盡孝,葬在母親身邊,以盡孝道。” 1985 年 10 月 22 日 ,將軍病逝後,中央批示:許世友將軍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特殊對待,準許回老家老松林土葬。因此,許世友將軍的這次土葬,是毛澤東留下的、鄧小平批准的,這是特殊的特殊。 許世友將軍墓地是由南京軍區修建,約 90 平方米 ,墓身凸現地面部分呈圓穹狀,高 2 米 ,直徑 4.2 米 ,由 91 塊扇形、 1 塊圓球形狀白色花崗岩砌成。墓前聳立一塊高 3.12 米 ,寬 0.8 米 ,厚 0.25 米 的灰色花崗古墓碑,墓碑由楊尚昆、徐向前等以私人名義所立,碑文由書法家范曾題寫,正面是遒勁挺秀的七個行楷大字:“許世友同志之墓”。背面為縱行書寫的行楷小字,飄灑俊逸,銘刻著許世友將軍戎馬一生的赫赫戰功。將軍墓地內部構造為棺套棺,棺摞棺,內棺為將軍生前戰友尤太忠從廣西採伐的楠木製造而成的。為表達對將軍的悼念,靈柩記憶體放了兩瓶茅台酒和兩把手槍。酒與將軍一生結下不解之緣,而將軍對茅台卻情有獨鍾,故將軍又稱“酒神虎將”。槍是將軍的心愛之物,兩把手槍中:一支毛澤東所送的,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的國民黨 74 師師長張靈甫所用手槍;另一支為法國總統戴高樂所贈的左輪手槍,將軍生前戰功赫赫,槍自然是最好的見證。將軍去逝前後,曾發生了幾件謎一般的事件:剛挖好的墓穴起了一道霞光;遺體告別儀式的同時,突然下起大雨;魂歸大別山時,雞不鳴狗不叫等。這些事件給將軍的土葬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許世友將軍墓地坐落在將軍家鄉萬紫山下的來龍嶺上。坐北朝南,背倚來龍嶺,面視五虎山,墓的四周古木奇松,山花雲海雪原。 許世友將軍是我國倡導火葬以來,第一位被特許土葬的將軍。將軍生前多次提出“自古忠孝兩難全,我自幼參加革命,報效生母不足,活著盡忠,死後盡孝,葬在母親身邊,以盡孝道。” 1985 年 10 月 22 日 ,將軍病逝後,中央批示:許世友將軍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特殊對待,準許回老家老松林土葬。因此,許世友將軍的這次土葬,是毛澤東留下的、鄧小平批准的,這是特殊的特殊。 許世友將軍墓地是由南京軍區修建,約 90 平方米 ,墓身凸現地面部分呈圓穹狀,高 2 米 ,直徑 4.2 米 ,由 91 塊扇形、 1 塊圓球形狀白色花崗岩砌成。墓前聳立一塊高 3.12 米 ,寬 0.8 米 ,厚 0.25 米 的灰色花崗古墓碑,墓碑由楊尚昆、徐向前等以私人名義所立,碑文由書法家范曾題寫,正面是遒勁挺秀的七個行楷大字:“許世友同志之墓”。背面為縱行書寫的行楷小字,飄灑俊逸,銘刻著許世友將軍戎馬一生的赫赫戰功。將軍墓地內部構造為棺套棺,棺摞棺,內棺為將軍生前戰友尤太忠從廣西採伐的楠木製造而成的。為表達對將軍的悼念,靈柩記憶體放了兩瓶茅台酒和兩把手槍。酒與將軍一生結下不解之緣,而將軍對茅台卻情有獨鍾,故將軍又稱“酒神虎將”。槍是將軍的心愛之物,兩把手槍中:一支毛澤東所送的,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的國民黨 74 師師長張靈甫所用手槍;另一支為法國總統戴高樂所贈的左輪手槍,將軍生前戰功赫赫,槍自然是最好的見證。將軍去逝前後,曾發生了幾件謎一般的事件:剛挖好的墓穴起了一道霞光;遺體告別儀式的同時,突然下起大雨;魂歸大別山時,雞不鳴狗不叫等。這些事件給將軍的土葬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