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結膜乾燥症

角結膜乾燥症

角結膜乾燥症俗稱“乾眼症”,是一種結膜角膜不能濕潤的炎症反應。這種疾病可能是淚液中的水分或黏液成分的缺少,瞼裂部的角膜炎。這種病的淚膜破裂時間縮短,可致絲狀角膜炎、角結膜乾燥症,表現為瞼緣邊緣的淚液的減少。治療方法是用人工淚液替代,在嚴重的患者身上可戴防護鏡或阻塞淚小點。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眼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時眼睛太乾,基本淚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淚;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這種損傷日久則可造成角結膜病變,並會影響視力。

基本信息

分類

乾眼症 乾眼症
按病理分類

分為4類:

(1)水樣液缺乏性乾眼症;

(2)粘蛋白缺乏性乾眼症;

(3)脂質缺乏性乾眼症;

(4)淚液流體動力學(分布)異常所致乾眼症。

 

 1995年由美國乾眼研究小組提出的分類法,共2類:

(1)淚液生成部分不足型:是由於淚腺疾病或功能不良引起的乾眼,即上述的ATD,又可再分為所致的乾眼症及非SS-ATD。SS即結膜乾燥綜合徵,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以淚腺中大量淋巴細胞侵潤,淚液分泌功能破壞為特徵。

(2)蒸發過強型:是淚液分泌正常而蒸發過強引起的乾眼。乾眼症的分類並不是相互完全獨立的,實際上,分類之間常常交叉,同時存在,很少單獨出現。

病因

最近研究認為,眼表面的改變、基於免疫的炎症反應、細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變等是乾眼症發生髮展的相關因素,而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尚未明了。病因可分為以下四類: 1.水液層淚腺淚液分泌不足
乾眼症乾眼症
是最常見的乾眼角度原因;先天性無淚腺、老年性淚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淚腺發炎、外傷、感染、自律神經失調,長期點某些眼藥水或服用某些藥物都會造成淚液分泌不足;長期戴隱形眼鏡者。
2.油脂層分泌不足
由於眼瞼疾病造成瞼板腺功能不良。
3.粘蛋白層分泌不足
缺乏維生素A1者、慢性 結膜炎、化學性灼傷等。
4.淚液過度蒸發、淚膜分布不均勻
眼瞼疾病造成眼瞼閉合不良、眨眼次數減少、長時間停留在冷氣房或戶外強風燥熱的環境中。

臨床表現

乾眼症乾眼症
角結膜乾燥最常見症狀是眼疲勞、異物感、乾澀感、其它症狀有燒灼感、眼脹感、眼痛、畏光、眼紅等。
乾眼的體徵包括 球結膜血管擴張、球結膜失去光澤,增厚水腫、皺褶,淚河變窄或中斷、有時在下穹隆見微黃色粘絲狀分泌物,瞼裂區角膜上皮不同程度點狀脫落,1%虎紅染色陽性。角膜上皮缺損區螢光素著染。乾眼病早期輕度影響 視力,病情發展後,可出現絲狀 角膜炎,症狀演變為不能忍受,晚期出現 角膜潰瘍、角膜變薄、穿孔、偶有繼發 細菌感染。角膜瘢痕形成後,嚴重影響視力。
瞼板腺功能障礙患者除上述乾眼症狀外,可反覆發生 瞼板腺囊腫,瞼緣後唇出現自後向前的永久性血管擴張。瞼板腺開口常有白色角質蛋白堵塞而凸起變形。病變進展時瞼板腺會有黃色的粘液樣分泌物。瞼板腺反覆炎症發作後,腺體大部分萎縮,擠壓後也亦無分泌物溢出。瞼板腺萎縮可以通過 紅外線攝影觀察。   瞼裂部的角膜炎。這種病的淚膜破裂時間縮短,可致絲狀角膜炎、角結膜乾燥症,表現為瞼緣邊緣的淚液的減少。Schirmer氏實驗,淚液量減少,這種病常常在老年人中以特發病表現出來,但多數常見於Sjogrens綜合徵在眼部的部分表現,Sjogrens綜合徵包括:口乾、眼乾和關節炎。還可發生於許多自體免疫性疾病,和系統性疾病,如肉瘤和Waldenstroms巨球蛋白血症。治療方法是用人工淚液替代,在嚴重的患者身上可戴防護鏡或阻塞淚小點。

發病原因

正常情況有兩種淚液:基本的和反射的。基本的淚液成分包括水分、油脂、蛋白質、電解質、抗體、黏液等等。它的功能有滋潤眼睛,吸收大氣中的氧氣供給予眼角膜等,並且令眼球表面光滑以使光線更完善地進入眼睛。當基本淚液不足或成分不良,就會引起乾眼症了。  

引起乾眼症的病因有很多,有些是先天性的、缺乏維他命的;而更常見的是因戴隱形眼鏡過多過長;還有因發炎或受傷令淚腺製造不足。身體的毛病也可導致乾眼症,包括甲狀腺病、免疫系統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Sjogren's綜合徵、紅斑狼瘡等。其它還有受藥物影響如一些血壓藥、精神科藥、避孕藥,甚至不當地使用某些眼藥水都有可能。 

一旦發現有乾眼症症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找出病因,對症用藥。

診斷檢查

眼球結構眼球結構
1、淚液分泌實驗正常為10-15m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