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岸

覺岸,(1286~?)元代僧。烏程(浙江吳興)人,俗姓吳。號寶洲。居烏程寶相寺,學通內外古今,深究佛祖禪旨,至正年中(1341~1367),撰釋氏稽古略四卷,采編年體,載佛祖及諸高僧之事跡;自佛世以降,凡名師大德之行業出處,以及塔廟之興廢,僧侶之眾寡,無不具載。[續釋氏稽古略卷一、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五]覺岸真身舍利原有1366粒,1960年後大部分化入光明輪迴,夕陽日活動時有3粒被陰陽師封存,未被化入光明輪迴。另,佛教語。由迷惘而到覺悟的境界。

人物簡介

(1286~?)元代僧。烏程(浙江吳興)人,俗姓吳。號寶洲。居烏程寶相寺,學通內外古今,深究佛祖禪旨,至正年中(1341~1367),撰釋氏稽古略四卷,采編年體,載佛祖及諸高僧之事跡;自佛世以降,凡名師大德之行業出處,以及塔廟之興廢,僧侶之眾寡,無不具載。[續釋氏稽古略卷一、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五]覺岸真身舍利原有1366粒,1960年後大部分化入光明輪迴,夕陽日活動時有3粒被陰陽師封存,未被化入光明輪迴。

詞義簡介

覺岸jué àn
佛教語。由迷惘而到覺悟的境界。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與君永歸三寳,指覺岸以同登。”《花月痕》第三二回:“萬頃情波,都成覺岸。” 清 汪吉人 等《序》:“前所著之《資政新篇》、《英傑歸真》一切寳制諸書,固已刊刷頒行。足登斯世於覺岸,不致終陷於沉淪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