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距儀

視距儀

視距儀(Tachymeter)即一個小時內(3600秒)單位量的重複次數。TACHYMETER這個單詞經常出現在手錶盤的最外一圈,這種手錶多為電池驅動的石英表。與秒針計時配合使用。

基本信息

定義

視距儀

一般帶秒表功能的手錶外圈會刻有500/400/350等依次減小的數字,這些代表的物理量為速度,單位為公里/小時;這個表圈稱為TACHYMETER(測速計)

TACHYMETER這個單詞經常出現在手錶盤的最外一圈,這種手錶多為電池驅動的石英表。Tachymeter包括一圈按順時針方向變化,數值越來越小,間距越來越大的數字和小格,實際上這些數字要與內圈的“秒”的數值相對應(限60秒內有效,秒針須具有計時功能),並且二者配合使用,用於計數,測速等。這些數字表示對應的速度,一個小時的量等。

使用舉例

視距儀

例一:在吃包子的時候,用秒表功能計時,假如你吃完1個包子實際用時20秒鐘,20對應180,表示:
1、照此平均速度,你一個小時可以吃下180個包子
2、在這20秒的時間內,你吃包子的平均速度為180個/小時
其實是一回事情,當然,這只是按照你的平均速度計算出來的結果,3600/20=180。
例二:從甲到乙的距離為1公里,測汽車的時速
汽車用了30秒完成,外圈對應讀數120,則:汽車的平均時速是120公里/小時
如距離為1米,所需時間仍為30秒,則:平均時速是120米/小時。
例三:測量機器一小時內可折多少個紙箱。
如一部機器需時20秒折一個紙箱,對應外圈讀數180,則:該部機器每小時可折180個紙箱。
實際上你會注意到,比例尺的頭段讀數越來越近,(500->400=2秒),尾段讀數越來越遠(70->60=8.4秒);因此,測量時間越短,誤差越大。但時間最長不能大於60秒。

使用方法

計算公式

1小時=3600秒,那么500公里需要3600秒完成,根據等比原則,1公里需要的時間就是3600/500=7.2秒,所以500一定是刻在錶盤的7.2秒處。同理,400應該刻在3600/400=9秒的地方,而100則刻在36秒的地方。當時速低於60公里/小時的時候,測速計就不能直接使用了,除非增加低速度的刻度值。

以卡西歐為例

卡西歐EF-503D-1AVDR為例,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因為高速公路上一般豎有距離指示標桿;當經過起始點時啟動秒表,秒錶針從12點開始計時,當移動1公里時候,停止計時,此刻針所指的數字就是前一公里的平價速度;譬如在12點位置有60,因為一分鐘走了1公里,那么速度就是60公里/小時。表圈上數字對應的位置是怎么推算出來的呢?其實很簡單。要知道500這個數字應該刻在那個位置?那么需要做個簡單的除法;即演算在5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行駛1公里需要多少時間,單位為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