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

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

也不同於那種摭拾一些零散的、片斷的、孤立的民族學資料,用來作類比論證式的研究。 可以說正是這些活生生的、紮實豐富的民族學資料,為《比較研究》奠立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可以認為,《比較研究》一書對農村公社的研究,是它在學術上作出的最有意義的貢獻。

基本信息

作 者:馬曜,繆鸞和 著出 版 社:雲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22005068出版時間:2001-09

-01版 次:1頁 數:428裝 幀:精裝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歷史研究與評論

內容簡介

《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對於傣族社會的奴隸制問題和對馬克思的亞細亞所有制理論的闡述方面,也為進一步推展民族學和古代史學的有關理論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理論研究需要不斷有新的觀點,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發現。《比較研究》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在於它通過長期深入民族地區進行調查研究,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整理分析,從而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典型民族的相當完整、系統、豐富的民族學資料。它不同於以往某些遊記式的,乃至是獵奇式的民族資料的蒐集。也不同於那種摭拾一些零散的、片斷的、孤立的民族學資料,用來作類比論證式的研究。可以說正是這些活生生的、紮實豐富的民族學資料,為《比較研究》奠立了堅實的基礎。
《比較研究》不僅調查研究了傣族社會現有的政治經濟結構及文化、宗教、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各個方面,而且對民族的族源及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作了縱向的歷史的考察,並把對該民族的歷史考察,置於祖國民族大家庭的總體歷史發展過程中進行,使民族史的研究,與祖國整體社會歷史的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把平面的、橫向的研究,與歷史的、縱向的比較研究結合起來。並通過對農村公社這一古老社會共同體在現實社會中活生生的遺存的研究,一步步一揭開了建築在這種社會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封建領主制社會的全部奧秘。這不僅在史實上豐富了我國乃至世界史上對農村公社這一古老社會共同體的認識,而且在理論上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馬克思關於東方公社理論的認識。因此可以認為,《比較研究》一書對農村公社的研究,是它在學術上作出的最有意義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