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危情

震災、水災、沙災、病災、火災、還有風暴、土石流,更有決策失誤,人為災禍……怎作者介紹金磊《1957.6~)高級工程師、城市災害學者。 出版安全減災類學術專著十幾部,代表作有:《中國城市綜合減災對策》(1992年)、《城市災害學原理》(1997年)、《中國21世紀安全減災戰略》(1998年)等。 近十年來發表過各類城市建設、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學術性文章百餘篇,1999年在國內首次主編《安全減災學人寫真》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介紹

西部大開發的戰路決策令人振奮,但西部的災情歷史卻提醒我們需要再多一番“冷思考”塔里木河下游的綠色走廊為什麼被毀滅?青藏高原的湖泊為什麼接連消失?三門峽水庫的倉促上馬帶來了哪些後患? 震災、水災、沙災、病災、火災、還有風暴、土石流,更有決策失誤,人為災禍……怎

作者介紹

金磊《1957.6~)
高級工程師、城市災害學者。歷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科技處處長、研究所所長、信息所所長、《建築創作》雜誌社主策等職。1993年獲亞太地區安全科學大會優秀論文獎;1998年獲建設部全國建設科技先進個人獎。出版安全減災類學術專著十幾部,代表作有:《中國城市綜合減災對策》(1992年)、《城市災害學原理》(1997年)、《中國21世紀安全減災戰略》(1998年)等。現兼任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科協減災白皮書專家組成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專家,北京減災協會副秘書長等職。
李沉(1962.10~)
編輯、記者,城市與災害文學創作者。現任《建築創作》雜誌社采編部副主任。近十年來發表過各類城市建設、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學術性文章百餘篇,1999年在國內首次主編《安全減災學人寫真》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品目錄

第一章認識西部災任
一、西部,該是怎樣的西部
二、陝西災情
三、新疆災情
四、甘肅災情
五、青海災情
六、寧夏災情
七、四川災情
八、雲南災情
九、貴州災情
十、重慶災情
十一、西藏災情
十二、內蒙古災情
十三、廣西災情
第二章不該忘記的大災
一、1920年海原大地震
二、在克拉瑪依重現的悲劇
三、已列入20世紀世界火災排行榜
四、西陵峽山崩地裂
五、建立應對世紀大災的管理機制
第三章顫抖的土地
一、中國最大的地震源區
二、地球之顛的震顫
三、城建與選址
四、不安的絲綢之路
五、流動的災害
六、忘不了的川藏公路
七、破壞力更大的次生災害
第四章水多水少都是災
一、塔里木河會消失嗎?
二、逝去的湖泊
三、青海湖與青海的湖
四、失色的“明珠”
五、黃河之黃
六、生態之水
第五章荒沙之禍
一、故城遺址的訴說
二、不死的胡揚
三、阿拉善的災變
四、沙塵暴的警示
五、甘草、髮菜不是金子
六、荒漠的土地在哭泣
第六章西部病害與生物災變
一、西部要再送瘟神
二、西部地方病災
三、四川的“矮人部落”
四、傳染病及職業病
五、中毒事故
六、“生物入侵”
七、動物有超能也難免於難
八、病蟲害應倍加警惕
九、治蝗減災迫在眉睫
十、控制鼠害
十一、西部開發呼喚保護生命
第七章綠色的過去與將來
一、大森林,魂歸何處
二、洪水引出的思考
三、珍惜?珍稀
四、西部森林草原火災
五、還我“綠色之肺”
六、綠色“長城”
第八章西部城鎮化與防災
一、西部城鎮化現狀
二、城鎮化的安全指標是文明城市的標誌
三、西部城市生態防災的現實對策
四、關閉“五小”,利在千秋
五、城鎮規劃,西部城鎮化開發之本
六、開發西部防災的“數字城市”系統
第九章決策失誤中的教訓
一、黃河與三門峽水庫
二、三門峽工程倉促上馬的教訓
三、長江源頭呼喚保護
四、大開發絕不是大開荒
五、旅遊設備與管理的隱憂
六、悄然銳減的“海底森林”
七、熵增,西部堅持發展的新哲思
八、“失敗學”研究對西部開發的啟示
九、決策需要科學化、民主化
第十章面對旅遊資源的誘惑
一、從沉睡的青海文物說起
二、陝北是旅遊的大市場
三、西部旅遊潛力無限
四、誘人的地震景觀游
五、保護名山聖景
六、國人該汲取的教訓
七、西部並非唐僧肉
八、西部旅遊呼喚救援
九、開發生態安全旅遊產業的思路
第十一章歷史的借鑑
一、生命之泉――坎兒井
二、元、清兩朝治理滇池
三、都江堰創造的奇蹟
四、歷史上西北地區的水利建設
五、林則徐、左宗棠的特殊貢獻
六、由荒涼到輝煌
第十二章為西部大開發進言
一、借鑑國內外開發欠發達地區的經驗
二、西部大開發要從恢復生態開始
三、西部要樹立新的資源觀
四、樹立西部建設的科學觀
五、西部減災脫貧的對策
六、西部防災要走管理的創新路
七、西部綜合減災能力建設
八、西部科技減災與產業化探索
九、西部開發與防災呼喚立法
附錄西部災害日曆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