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功臣

西漢開國功臣

《漢書·卷十六》載:“漢興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陳之歲,初以沛公總帥雄俊,三年然後西滅秦,立漢王之號,五年東克項羽,即皇帝位。八載而天下乃平,始論功而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劉邦得天下後,大封功臣為列侯,以列侯封功臣。

介紹

劉邦革命伊始,就和他的一幫文臣、宿將同甘共苦,風雨同舟。劉邦自己以身作則,奮不顧身,衝鋒陷陣,親冒矢石,置生死於度外。所以這些文武大臣深信劉邦,絕大多數始終不離不棄。劉邦也不忘記他們的功勞,勝利後同享寶貴尊榮。其實王陵所說的劉邦能與天下人同利,和劉邦自己所說的他善於用人,這兩條並不矛盾而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劉邦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而且能與人同甘共苦。他並不是光在嘴上說說就完了,或是在戰時開一張空頭支票,而是言必信,行必果。如何與大家共天下?就是讓大家與他一道分享勝利的成果,這是通過分封功臣的工作來實現的。漢承秦制,爵位從最高一級的列侯到最低一級的公士共分為二十級。但是漢與秦又有所不同,秦始皇廢除諸侯而立郡縣,劉邦從漢初之實際出發,實行了分封諸侯與郡縣並行的制度,所以在二十級爵位之上,還多了一級:王位。漢初的分封主要就是王、侯的分封。

劉邦根據各位功臣在反秦滅項中的功勞大小,封了145個列(徹)侯(其中只有6人為劉邦的親屬)。
劉邦分封王侯的規模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這樣做的結果是使更多的功臣得到實惠。因為對於王侯,漢初不是僅僅作為榮譽稱號,而是兼有食封制(實際的好處):即對這些功臣按功勞大小授予不同的食邑,功勞最大的封以萬戶食邑,最低的也給予五六百戶的食邑。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劉邦還史無前例地封了一個女姓侯爵,這就是名將奚涓的母親叫底的。由於奚涓已在戰爭中去世(據載奚涓的功勞可以與舞陽侯樊噲相比,功勞是很大的),劉邦追念他的功勞,而封其母親底為魯侯,排位在第7位。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給女姓封侯,說明漢高劉邦還不歧視女姓。
酈食其曾自命為高陽酒徒,誰也瞧不起,但獨佩服劉邦。最終投奔劉邦,為漢家的事業立下大功,但他本人不幸犧牲。劉邦也沒有忘記酈食其,破格封酈食其之子酈疥為高粱侯。
劉邦是一個典型念舊的皇帝,他是個知恩必報的君王。無論是什麼人,只要是追隨他,即使沒有做出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劉邦也不會忘記為其敘功。《史記》所記就有這么一位,他本是沛縣守城的小卒,就因為在劉邦於豐沛起兵時,他第一個打開城門,所以劉邦在分封時特封他為戴侯。
這些功臣由於擁有了自己的食邑,可以對在自己分封範圍內的農戶收取租稅,從而有了穩定的收入。這些人實際上就是新的地主階層,也就成為新皇朝的統治基礎。
不僅如此,劉邦還與他的這些功臣們剖符、立誓,這個符是由兩半組成,受封的功臣拿著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檔案,以作憑照。誓詞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劉邦告訴他們,即使有一天,寬闊浩瀚的黃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當時之漢王國承秦制,全國一共有三十六郡,經過分封,留給中央政府管理的僅有十五郡,而在這十五郡之中,還分布著若干列侯公主的食邑。但劉邦分封是有一條明確的底線的,這就是所有的諸侯必須服從中央政府,不得搞分裂活動。

開國功臣

功臣排名

1.酇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復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21淮陰侯韓信 22蒯成尊侯周緤23都昌莊侯朱軫 24厭次侯元頃 25成敬侯董渫 26故城莊侯尹恢 27阿陵頃侯郭亭 28廣嚴壯侯召歐29河陽莊侯陳涓 30蓼夷侯孔聚 31費圉侯陳賀 32平悼侯沛嘉33武強莊侯莊不識 34隆慮哀侯周灶 35台定侯戴野 36貰齊侯呂 37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38芒侯昭 39柳丘齊侯戎賜 40斥丘懿侯唐厲 41東武貞侯郭蒙、高苑制侯丙倩 42樂成節侯丁禮 43宣曲齊侯丁義 44魏其莊侯周定 45昌武靖信侯單寧 46絳陽齊侯華無害 47曲逆獻侯陳平 48東茅敬侯劉釗、菌莊侯張平 49復陽剛侯陳胥 50猗氏敬侯陳速 51祁轂侯繒賀52鄢陵莊侯朱濞 53博陽節侯周聚 54平定敬侯齊受 55故市侯閻澤赤 56任侯侯張越 57汁方肅侯雍齒 58柏至靖侯許溫 `59辟陽幽侯審食其 60高京侯周成61安平敬侯諤千秋 62留文成侯張良 63南安莊侯宣虎64平棘懿侯林執 65北平文侯張蒼 66肥如敬侯蔡寅、襄平侯紀成、高粱共侯酈疥 67安丘懿侯張說 68陽夏侯陳豨 69朝陽齊侯華寄 70彭簡侯秦同 71清簡侯空中 72強簡侯留勝 73寧陵夷侯呂臣 74祝阿孝侯高邑 75煮棗靖侯赤 76梧齊侯陽成延 77堂陽哀侯孫赤 78寧莊侯魏速 79張節侯毛澤 80紀信匡侯陳倉 81新陽胡侯呂清、棘陽莊侯杜得臣 82高胡侯陳夫乞 83陽河齊哀侯其石 84龍敬侯陳署 85下陽莊侯冷耳 86堂邑安侯陳嬰 87新信胡侯呂青 88營陵侯劉澤 89廣阿懿侯任敖 91旬頃侯溫疥 92歷簡侯程黑、高陵圉侯王周 93武原敬侯衛胠 94吳房莊侯楊武95繁莊侯強瞻 96汾陽莊侯靳強 97棘丘侯襄 98深澤齊侯趙將夜 99宋子惠侯許瘛100閼氏節侯馮解敢 101中水莊侯呂馬童 102杜衍莊侯董翳103赤泉莊侯楊喜104涅陽莊侯呂勝 105谷陵定侯馮奚106甘泉侯王竟 107須昌貞侯趙衍 108長修平侯杜恬 109昌圉侯盧卿110成陽定侯奚意、平都孝侯劉到 111平州共侯昭涉掉尾 112壯敬侯許倩 113邔莊侯黃極中 114共莊侯盧罷師 115開封愍侯陶舍 116臨轅堅侯戚鰓 117禾成孝侯公孫耳 118東陽武侯張相如 119陽義定侯靈常 120軑侯利倉 121平皋煬侯項它 122土軍武侯宣義 123汲終侯公上不害 124槀祗侯陳錯 125中牟共侯單父聖 126戴敬侯秘彭祖 127德哀侯劉廣 128上邳侯劉郢客 129朱虛侯劉章 130衍簡侯翟盱 131慎陽侯欒說 132期思康侯賁赫133便頃侯吳淺 134義陵侯吳程 135桃安侯項襄 136沅陵頃侯吳陽 137陸梁侯須毋138離侯鄧弱139江邑侯趙堯140射陽侯項纏141周呂令武侯呂澤142建成康侯呂釋之143羹頡侯劉信144合陽侯劉仲145沛侯劉濞

劉邦 劉邦

出自豐沛

出自豐沛的功臣約30位,這一部分功臣是劉邦集團的核心,主要有: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王陵、夏侯嬰、雍齒、任敖等;

出自豐沛周邊

出自豐沛周邊的蕭、碭、薛等地的功臣有30多位,這一部分也是劉邦集團的核心,主要有:灌嬰、周苛、周昌、柴武、丁復、王吸、薛歐、靳歙、傅寬、孔聚、陳賀等。

這六十多位開國功臣,絕大多數也是漢初的朝中重臣,絕大多數在劉邦、惠帝、呂后直至文帝初期掌握大權。

擔任過丞相的開國功臣

1、蕭何:丞相(前206年—前196年)、相國(前196年—前193年)
2、曹參:相國(前193年—前190年)
3、王陵:右丞相(前190年—前187年)
4、陳平:左丞相(前190年—前187年)、右丞相(前187年—前180年)、左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9年)
5、審食其:左丞相(前187年—前180年)
6、周勃:右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8年—前177年年)
7、灌嬰:丞相(前177年—前176年)
8、張蒼:丞相(前176年—前162年)
9、申屠嘉:丞相(前162年—前155年)

擔任過御史大夫的開國功臣

1、周苛:前206年—前203年;
2、周昌:前203年—前197年;
3、趙堯:前197年—前187年;
4、任敖:前187年—前184年;
5、張蒼:前180年—前176年;
6、申屠嘉:前164年—前162年;

擔任過太尉的開國功臣

1、盧綰:前202年,長安侯,徙為燕王;
2、周勃:前196年—前180年,升任右丞相;
3、灌嬰:前180年—前177年,升任丞相;

擔任過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功臣後代

1、曹窟:平陽靖侯,御史大夫(前184年—前180年),平陽懿侯曹參之子
2、陶青:開封夷侯,丞相(前155年—前150年),開封侯陶舍之子;
3、周亞夫:條侯,太尉(前154年—前150年)、丞相(前150年—前147年),絳武侯周勃之子;
4、劉舍:桃哀侯,御史大夫(前150年—前147年)、丞相(前147年—前143年),桃侯劉襄之子,西楚霸王項羽的宗族。
5、許昌:柏至侯,丞相(前139年—前135年),柏至侯許猜之孫;
6、莊青翟:武強侯,御史大夫(前137年—前135年),武強侯莊不識之孫;
7、張歐:御史大夫(前131年—前126年),安丘侯張說之子;

待遇比較

唐朝開國功臣被祖孫三人殺的有:

唐高祖:

杜伏威(占領江東、淮南之地,南接於嶺,東至於海)不亞於彭越之功投靠唐朝被殺。);魯國公劉文靜被殺;李靖平定江南,開始軍隊受阻,無法前進,唐高祖密令許紹處斬李靖,許紹愛惜他的才華,為李靖求情,保住了李靖。

李世民:
鄖國公張亮被殺;燕郡王羅藝被殺;潞國公侯君集被殺;武連縣公李君羨被殺;唐太宗還曾經處心積慮的想殺害莒國公唐儉,對他的“鏡子”鄭國公魏徵推碑悔婚,對魏國公裴寂最終被他貶謫而死。懷疑尉遲敬德造反,尉遲敬德親自脫掉衣服讓李世民看戰傷,才洗脫冤屈。
太宗臨終前,把英國公李績貶為疊州都督,對高宗說:“李才智有餘,做了很多大官,我怕他不聽你指揮,所以才貶他的官。我死後,你可以再提拔他。他要是遲疑不去上任,你就殺了他。

唐高宗:
江夏王李道宗被殺;趙國公長孫無忌被殺;武安郡公薛萬徹被殺; 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更是將唐太宗晚年迫害功臣的傳統發揚光大,先以高陽公主謀反案處死了房玄齡的兒子駙馬房遺愛,柴紹的兒子駙馬柴令武,在這次謀反案中完全無辜的唐朝開國功臣之一江夏王李道宗也被長孫無忌牽連致死。此後唐高宗李治聽信許敬宗讒言又以所謂的謀反罪名逼死了自己的舅舅凌煙閣第一功臣自己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僅以唐太宗的所謂凌煙閣24功臣為例長孫無忌,侯君集,張亮三人慘死,房玄齡,杜如晦,柴紹的兒子難逃一劫,而魏徵,李績兩人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牽連。再加上唐朝被迫害致死的其他功臣,整個唐朝的開國功臣受到株連的委實不在少數,這也算得上唐朝對功臣寬容?
唐朝殺的那些造反功臣的就不屬於殺功臣,而劉邦剿滅那些造反的同盟就屬於殺功臣,這是什麼理論?
漢高祖:
西漢開國功臣145個列侯劉邦基本一個沒殺。劉邦只是剿滅了幾個造反的同盟者,就被後人說成大殺功臣。本來韓信是劉邦手下非要做劉邦同盟者,本來劉邦不準備殺他的,韓信非要造反自己找死,而且韓信是呂后所殺也不是劉邦殺的!

有人告韓信謀反時,當劉邦徵詢滿朝公卿意見之時,竟然沒有一人對韓信謀反一事表示質疑,就連蕭丞相,這個韓信的恩相,也認為韓信謀反屬實。大家一致認為應當立即發兵討伐韓信,可以看出韓信是什麼人。殺韓信的是呂后也不是劉邦。
韓信被殺六大原因:
1、要求劉邦封張耳為王破壞劉邦實行郡縣制。
2、擅自攻齊,破壞劉邦的大戰略。
3、害死老功臣酈食其。
4、自立為齊王,這是赤裸裸的謀反行為。(竟要與劉邦平起平坐,劉邦當時也只是漢王)
5、拒絕劉邦的徵招,固陵、陳縣之戰坐山觀虎鬥。
6、劉邦出征陳豨時欲謀殺呂后和太子,公然謀反。這些罪名加起來,殺他10次不算冤吧!

有人說劉邦慢慢貶韓信,真的嗎?根本不客觀,劉邦把韓信從齊王徙封楚王,是因為齊國地理位置很重要戰國時稱“東帝”和秦國並駕齊驅。韓信在垓下之前自立為假齊王,陳下、固陵之戰不出兵趁機要挾滿足後才來垓下,如此不安分分子在齊國誰能安心?是韓信不仁不義在前,而劉邦收了韓信兵權徙封楚王在後。其實當時直接逮捕韓信都是對他仁慈了,但劉邦還是封楚王給他。

韓信在楚國窩藏西楚大將鍾離眛,又被人告發謀反,韓信之前就桀驁不馴嚴重,如此不安分分子,劉邦直接廢了他楚王,但劉邦還是封漢朝最高爵位列侯給他希望他富貴一生,劉邦也夠仁至義盡了。但是韓信最後還不知足謀反被呂后所殺那完全是咎由自取。

彭越數次拒絕劉邦的徵召,劉邦出征陳豨招彭越來裝病不來,彭越實際根本不屬於劉邦手下,與劉邦只是合作者。劉邦並沒殺他,殺他的是呂后,他算有點冤,不過彭越的行為如果放在其他朝代而被殺,不會有人為他鳴不平。英布直接造反被剿滅完全咎由自取。

西漢對開國功臣比大部分朝代都好,有封地可以世襲。
唐朝開國功臣只能傳三代每代還要降級沒有封地。唐朝國公爵位也才食邑一千戶左右,而漢朝開國功臣萬戶封地就好幾位了,幾千戶食邑更是幾十位,漢朝列侯比唐朝國公值錢多了!
宋朝開國功臣沒爵位沒封地啥都沒有,只有死後被追封爵位有什麼用?
明朝開國功臣就剩幾個,其餘全部被屠光而且是全家被屠光,功臣更沒封地!
漢朝開國功臣這些人由於擁有了自己的食邑,可以對在自己分封範圍內的農戶收取租稅,從而有了穩定的收入。這些人實際上就是新的小封國,也就成為新皇朝的統治基礎。不僅如此,劉邦還與他的這些功臣們剖符、立誓,這個符是由兩半組成,受封的功臣拿著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檔案,以作憑照。誓詞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劉邦告訴他們,即使有一天,寬闊浩瀚的黃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其實歷朝歷代只有西漢對開國功臣最好的,西漢開國功臣幾十列侯都坐到漢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漢朝三公職位,所以稱漢初布衣將相,劉邦豁達大度不是別的開國皇帝能比的,封邑萬戶侯都有好幾位開國功臣,劉邦準備把張良封三萬戶食邑,曹參後代封地到東漢末年還有。
說劉邦殺功臣這本身就是偽命題。

後世影響

漢唐明對待臣有同態度,其實與當時各自不同時代的政治制度和傳統有關。
自戰國始,國家的各級官吏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軍功。其中以秦的商鞅變法最有代表性。
漢初的政治基本沿襲秦朝,甚至二十等軍功爵也照搬秦制,並且在楚漢初期就實行。漢初官吏基本來自軍功將士,而通過察舉途徑任用官員則非常少。可以說,軍功之臣很難被其他選舉方取代。
唐明則不同,人們是可以通過軍功走上仕途,但僅僅是補充而已。而且軍功之臣更易為君主疑忌。君主對功臣下手後,很容易找到替代。尤其是明初,科舉制為它提供了足夠多的行政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