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茂陵

從古城西安西行,馳過渭河大橋,穿過秦都鹹陽到興平市,平原上現出\n一座座山丘,便是西漢帝王的陵墓區。西漢11 個帝王中,有9 個葬於此地,\n其中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昭帝平陵和武帝茂陵最為突出,所似\n這一帶叫“五陵原”。

基本信息

古蹟介紹

從古城西安西行,馳過渭河大橋,穿過秦都鹹陽到興平市,平原上現出
一座座山丘,便是西漢帝王的陵墓區。西漢11 個帝王中,有9 個葬於此地,
其中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昭帝平陵和武帝茂陵最為突出,所似
這一帶叫“五陵原”。除了帝王,還有漢代功臣和嬪妃的陪葬墓。
茂陵是西漢武帝的陵冢,在五陵原西邊,形如復斗,高46.5 米,基邊長
240 米,是五陵之冠。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內外城均有城門。內城的東、西、
北3 門遺址至今依稀可見。當年茂陵廟宇林立,房舍眾多,僅看守陵園的人
員就有5000 人。如令只留下陵墓,不過從陵園出土的大量文物,仍可想見當
年陵園之壯觀和豪華。

歷史資料

漢武帝(公元前156~前87 年)在世雖有建樹,但也祀神求修,揮霍無
度。他在位54 年,修陵便用去53 年,耗掉全國1/3 的賦稅收入,動用幾十
萬人力。據《漢書·貢禹傳》說,茂陵殉葬的“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
虎豹生畜,凡百九十物,盡瘞臧之。”公元25 年,赤眉軍占領長安,“破茂
陵,取物,猶不盡。”不過茂陵埋葬的珍寶,至今尚未正式發掘。
武帝陵墓周圍,有不少功臣嬪妃陪葬墓。西邊是漢武帝寵愛的李夫人墓
東邊是漢代將領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彈等陵墓。霍去病是漢武帝時傑
出的將領,他18 歲隨衛青出征,在祁連山屢建戰功,20 歲時被封為驃騎將
軍,為統一西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深得漢武帝寵信。霍去病24 歲病故,死
後特意被安葬在茂陵。他的陵墓仿照祁連山形狀,藉以表彰他赫赫戰功。墓
上墓前置有各種石雕像裝飾,如今陳列在茂陵博物館東西廊房內。這些石雕
作品是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大型石雕群,反映了漢代石雕藝術“古樸、
渾厚、有力”的特點。

景點特色

石雕的原料來自秦嶺的緯晶石,上有麻點,質地勝過花崗岩,雖經兩千
年風吹日曬,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面貌。
石雕中以馬的形象最多,這同霍去病與匈奴作戰靠騎兵有關。石馬中有
臥馬、躍馬、立馬,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最著名的要數石雕“馬踏匈奴”。
戰馬高1.68 米、長1.9 米,挺胸佇立。腳下,手持弓箭的匈奴兵仰面朝天,
垂死掙扎。這座把人和馬合為一體的石雕,造型誇張,對比強烈。
其他石雕有魚、蛙、蟾、臥虎、野豬、大象等。其特點是在天然原石的
基礎上,稍加雕琢刻畫,便顯示出各自特有的神態。石雕中還有引人注目的
“怪獸食羊”。怪獸頭長長角,大口獠牙,前爪抓起小羊,羊頭送大口,怪
獸猙獰殘酷,小羊令人同情。“野人搏熊”也極為生動,野人頭大額高,雙
肩高聳,方口露牙,雙手與站立張口的野熊搏鬥。這些石雕令人想起當年祁
連山野獸出沒,勇士征戰之激烈。親自觀賞這些大型石雕,不難體會魯迅先
生的真言:“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1961 年,國務院把茂陵和霍去病墓石刻列為全國重點文物。茂陵博物館
從陵區發掘和徵集的2000 件文物中,有不少珍品列為一級文物,乃全國罕
見。如銅犀尊和玉鋪首,曾多次出國展出。1982 年陵區出土的鎏金銅馬和銅
鍾,為了解西漢冶鑄技術提供了科學根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