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綱

西方政治思想史綱

《西方政治思想史綱》是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9月1日)

叢書名: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平裝:50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040062208

條形碼:9787040062205

商品尺寸: 22.6 x 16.6 x 2.2 cm

商品重量: 621 g

ASIN:B00116L59W

內容簡介

《西方政治思想史綱》一書是我多年從事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學和科研的一個成果,是我在閱讀、思考、概括大量西方政治學譯著和部分原著的基礎上完成的。在編寫本書時所遵循的原則是:西方政治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是一個人的思想。

圖書目錄

上篇

古代希臘奴隸制時期至歐洲封建社會

解體時期的西方政治思想

第一章 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

第一節 西方由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的轉變與政治觀念的產生

第二節 西方城邦國家的建立與國家觀念、法制觀念、民主觀念的形成

第二章 古代希臘早期和繁榮時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 泰勒斯等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觀

第二節 畢達哥拉斯論正義、和諧與秩序

第三節 赫拉克里特的賢人治國論與法制主張

第四節 德謨克里特的國家起源論和民主政治觀

第五節 智者——一批早期注意現實、關心政治的思想家

第三章 城邦政治學說

第一節 蘇格拉底——城邦政治學說的先驅者

第二節 柏拉圖的《理想國》、《政治家》及《法律篇》——城邦政治

學說的早期論著

第三節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城邦政治學說的主要論著

第四章 羅馬法學政治觀

第一節 羅馬法學政治觀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

第二節 羅馬法學政治觀的思想先驅——伊壁鳩魯和斯多葛派

第三節 西塞羅——羅馬法學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

第四節 盧克萊修的契約論與羅馬法學家的法制思想

第五章 神權政治論

第一節 基督教的產生及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第二節 教父學派與神權政治論的形成

第三節 托馬斯·阿奎那——神權政治論的主要代表

第六章 神學異端政治論

第一節 早期的基督教異端

第二節 12世紀至15世紀市民、平民、農民神學異端的政治思想

第三節 但丁的異端政治論

第四節 帕多亞的馬西里烏斯和威廉·奧卡姆的異端政治論

第七章 烏托邦主義政治觀

第一節 托馬斯·莫爾及其《烏托邦》

第二節 康帕內拉及其《太陽城》

第三節 安德里亞和他的《基督城》

下篇

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初期的西方政治思想

第八章 人道主義政治觀

第一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

第二節 啟蒙運動時期的人道主義政治觀

第三節 19世紀初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人道主義政治觀

第九章 新教政治觀

第一節 馬丁·路德的新教政治觀

第二節 加爾文的新教政治觀

第三節 閔採爾的"千年天國"論

第十章 君主專制論

第一節 馬基雅維里的非道德政治觀和君主專制論

第二節 博丹的君主主權論

第三節 菲爾麥的君權神授論

第十一章 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論

第一節 格勞秀士論自然法是理性的準則和國家產生於社會契約

第二節 霍布士論可怕的自然狀態及偉大的利維坦的產生

第三節 斯賓諾莎論建立國家是理性的需要和指導人民過和平安定

的生活

第四節 洛克論自然狀態的缺陷、政治國家的形式和人民的抗暴權利

第五節 盧梭論自然狀態是人類的"青春"和國家是公共的"大我

第十二章 天賦人權論

第一節 格勞秀士、斯賓諾莎、洛克等人論天賦人權

第二節 盧梭、狄德羅、傑斐遜、潘恩等人論天賦人權

第三節 《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用法律形式肯定天賦人權

的重要文獻

第十三章 政治自由論

第一節 斯賓諾莎論個人應當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一]

第二節 霍布士論君主有自由和臣民無自由

第三節 洛克、盧梭等人論社會政治自由必須以守法為前提

第四節 黑格爾論實現社會政治自由的必要條件

第五節 約翰·密爾論社會自由是對政治暴虐的防禦

第四章 社會平等論

第一節 盧梭論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第二節 伏爾泰論奴役和不平等是社會必然現象

第三節 皮埃爾·勒魯論社會平等的實現

第十五章 分權制衡論與君主立憲論

第一節 洛克的分權學說與君主立憲主張

第二節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論和君主立憲思想

第三節 漢密爾頓、麥迪遜論分權制衡及美國聯邦政府的構建

第四節 黑格爾的國家觀及君主立憲論

第十六章 代議制理論

第一節 哈靈頓的代議制理論及對理想的代議制共和國的構想

第二節 潘恩論代議制共和政體是最合理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 傑斐遜論建立代議共和政府的原則和措施

第四節 約翰·密爾論代議制政府

第十七章 民主政治論

第一節 斯賓諾莎論民主政體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第二節 盧梭的人民主權論

第三節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第十八章 功利主義政治觀

第一節 愛爾維修論利益原則

第二節 邊沁的功利主義政治觀

第三節 約翰·密爾論功利與社會

第十九章 無政府主義政治論

第一節 威廉·葛德文論政治正義

第二節 蒲魯東論所有權就是盜竊及其無政府主義主張

第三節 巴枯寧論自由的至上性及國家的本質和弊病

第四節 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及其對無政府共產社會的構想

第二十章 實證主義的社會政治觀

第一節 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政治觀

第二節 斯賓塞的生物社會學

第二十一章 唯意志論的人生觀和權力觀

第一節 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論和悲觀主義人生觀

第二節 尼采的權力意志論和超人思想

第二十二章 法西斯主義的國家至上和民族至上論

第一節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的政治和社會學說>

第二節 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主張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