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諸宮調註譯

內容介紹諸宮調是宋金元時期流行的說唱體文字形式之一。 北方的諸宮調又稱“彈詞”或“弦索”。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又稱為《西廂記彈詞》或《弦索西廂》,通稱《董西廂》。

內容介紹

諸宮調是宋金元時期流行的說唱體文字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首尾一韻,再用若干宮調的許多短套聯成長篇,雜以簡短敘述,用來說唱長篇故事,故稱“諸宮調”。演唱時採取歌唱和說白相間的方式。諸宮調在北宋就已出現。北宋以後,諸宮調繼續流傳於中原和南宋臨安等地方,又有南之分,北方用琵琶和箏伴奏,南方則用笛子。北方的諸宮調又稱“彈詞”或“弦索”。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又稱為《西廂記彈詞》或《弦索西廂》,通稱《董西廂》。
董解元的生平事跡無可考。據《錄鬼簿》和《輟耕錄》的記載,知道他大約生活於金代中葉金章宗時期(1190—1208)。“解元”是金、元時期對讀書人的敬稱,而非鄉試頭名的“解元”。他生於“太平多暇,干戈倒載閒兵甲”的歲月。從這本書的幾支自敘曲來看,他是一個接近下層社會的知識分子,生性放蕩不羈,視禮教如糞土,他文學修養深厚,對唐代傳奇、宋代詞和民間諸宮調瞭若指掌。《董西廂》是今存宋金時期唯一完整的全本,也是中國文學中最長的韻文作品之一,堪稱一部愛情的史詩,代表了宋金時代說唱文學的最高水平。同時,它也是王實甫《西廂記》以前寫崔鶯鶯與張生愛情故事的最完美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