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

學院簡介

物流貿易學院是基於“大物流”的戰略考慮,在整合物流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三個關聯專業的基礎上而成立的,是西安歐亞學院重點建設和發展的二級分院之一。現設物流管理(重點建設的品牌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優勢專業)和電子商務(特色專業)三個專業,,本、專科在校生1893人,已向社會各界輸送畢業生4500餘人。
學院服務於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致力於密切的產學研合作,主要面向國際港務區、物流產業園區、機場物流配送中心、國際貨代公司、進出口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公司等,培養從事物流園區規劃設計及運營、物流業務操作、採購配送、外貿業務操作、電子商務運營等工作的優秀套用型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行政和教輔人員21人。師資隊伍中“雙師型”教師占60%以上。在“中國條碼推進工程”中,有1名教師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教師”,先後有5名教師被評為學校優秀“十佳”教師。2名教師擔任國家國際商務英語考核專家組考官。9名教師在各類全國性競賽中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學院2009年被國家物品編碼中心授予西部物流院校唯一的“全國物流條碼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使命

致力於產學研合作,為中西部地區現代商貿物流轉型發展及新商業文明服務。

願景

培養適應行業需要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套用型現代商貿物流人才。

物流管理

學習目的

物流管理專業以學生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需求為宗旨,旨在培養適應陸港、冷鏈、快遞等企業生產和管理活動所需要的運輸、倉儲、配送等現代物流管理知識和運作技能,掌握供應鏈物流流程管理,能夠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進行物流子系統的規劃與設計,能夠進行供應鏈系統整合和最佳化的國際化套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在具有基本的英語、數學、寫作、計算機套用知識,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基本職業素質的基礎上,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物流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具有在相關行業從事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管理和運作基本能力;
3、能根據不同行業特點進行物流供應鏈系統整合和最佳化能力;
4、能夠熟練套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和使用計算機能力。

課程設定

1. 主幹課程
經濟學、管理學
2. 通識核心課程
物流學、供應鏈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自動識別技術與套用、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3. 專業選修課程
1)港口物流管理課程:國際物流、國際貨代與報關、貨櫃運輸與管理、陸港物流運作管理等;
2)冷鏈物流管理課程:冷鏈物流與食品安全、冷庫運營與管理等;
3)快遞運營課程:快遞業務概論、快遞運營管理、快遞業務操作實務等。

教學安排

本科
共八個學期,學生入學後在第一、二學期以基本的通識理論課為主,主要包括高數、英語、政治法律、計算機套用等課程;第三、四學期以專業平台課為主,主要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物流學等課程;第五至第七學期設定通識專業選修課外,主要根據學生意願選擇不同方向選修課,包括國際陸港、冷鏈物流、快遞運作管理等課程;第八學期為學生實習和畢業論文完成時間。

國際經濟與貿易

學習目的

本專業主要採取 “專業技能+英語技能+通識技能”的培養模式,培養在外貿公司、對外貿易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運營、管理、諮詢、策劃及貿易等工作,具有良好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具備國際商務運營管理能力,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和電子商務能力,能夠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開拓市場的國際商務套用型人才。本專業核心課程採用雙語教學,通過外教授課、商務英語工作環境模擬、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營造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職場適應能力。
阿里巴巴特色班亮點:
特色班與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合作,培養既懂國際貿易業務操作又會電子商務運營的高級外貿網路行銷人才。學生在校期間由阿里巴巴和學校統一安排實戰環境下的實訓,畢業後全部由阿里巴巴推薦在其關聯公司及外貿行業企業。

課程設定

本專業主幹課程為經濟學。
1國際商務方向課程設定
(1)核心課程
外貿英語口語、商務英語、國際市場行銷、外貿網路行銷、供應鏈管理、商務策劃實務、外貿網路行銷、國際貿易實務(雙語)、國際商法》、外貿單證理論與實務(雙語)、外貿英語函電(雙語)、Simtrade外貿實習平台綜合實訓等。
(2)選修課程
國際結算(雙語)、商務禮儀、世界經濟概論、國際經濟組織與國際規則、國際商務實踐專題講座等。
2、創新班課程設定
1)核心課程
國際市場行銷模組(國際市場調研與預測、外貿網路行銷)、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外貿履約模組(外貿單證和外貿跟單)、外貿英語模組(外貿函電和外貿英語聽說)、
(2)選修課程
國際貨運代理實務、報檢與報關實務、國際金融實務、國際結算、國際貿易電子化實務、國際商法、網際網路創業、會計學、財務報表分析、外國報刊閱讀、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會話、英語新聞聽力、西方文化、外經貿案例分析、國際服務貿易
3、阿里巴巴特色班課程設定
(1)核心課程
新商業文明之路、電子商務精英基礎、阿里巴巴國際平台操作實務、外向型企業電子商務套用案例分析、外貿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外貿操作實務、外貿英語函電(雙語)、商務英語口語、外貿網路行銷、外貿計算機套用等
(2)選修課程
國際商法、網際網路創業、國際結算、商務禮儀、淘寶推廣模組(圖片處理、網站美工、網站推廣等)、電子商務項目實施管理、詢盤轉化技巧等

教學安排

本科
共八個學期,學生入學後在第一、二學期以基本的通識理論課為主,主要包括基礎教育課程、思想政治課程、軍事課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第三、四學期以專業平台課為主,主要包括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行銷等課程,培養學生行銷策劃能力;第五至第七學期設定專業選修課,主要根據學生意願選擇不同方向選修課,包括國際商務、創新班;第八學期為學生實習和畢業論文完成時間。
阿里巴巴特色班亮點:
特色班除了第一學年通識課程與其他兩個方向一致以外,其他學期均與阿里學院聯合開發順應新商業文明實戰型課程。特色班第一學年將安排一系列的體驗式活動,主題為感受阿里文化,體驗新商業文明;第二學年主要以淘寶網站推廣課程為主,培養學生內貿網路操作及行銷技能並植入阿里巴巴國際站基礎課程;第三學年以阿里巴巴國際站操作平台課程為主,培養學生國際站操作及行銷技能;第四學年為時間學年,將以國小期的形式(8周)修完實踐課程後,赴阿里巴巴會員企業參加頂崗實習,提前就業。
專科
共六個學期。通識課程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學期開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主要開設在第三、四學期,第五學期除了開設少量課程以外,第五至第六學期主要進行畢業實習。專業課程結構採用“必修+選修+實踐”的模式,專業核心課程作為必修課;本專業提供30門專業選修課供學生根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愛好選擇;實踐課包括:講座、課內分散實訓、課程綜合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暑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專業調查、專業實踐實習、勤工助學、志願服務等)。通過“必修+選修+實踐”的教學過程,既滿足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時間動手能力。

電子商務

學習目的

本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網路行銷推廣能力為主,培養既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特徵需要,又適應企業人才需求和人才個性發展,會經營、能操作、有特色的,能夠從事網路運營、SEO運營、網路編輯推廣、產品與客戶服務及電子商務運營等崗位的電子商務高級人才,並同時具備基本的獨立網路創業能力。

課程設定

1.通識課程:經濟數學、高職英語、通用法律基礎、信息技術套用、批判性思維、思想道德修養等;
2.基礎知識:市場行銷、供應鏈管理、商務英語、經濟學基礎等;
3.專業知識(核心課程):網路行銷、品牌策劃與管理、網路廣告原理與實務、第三方物流、商業模式創新、網上支付與結算、電子商務網上建設與規劃、淘寶運營實務、消費者行為、網際網路創業。

教學安排

專科
共六個學期。通識課程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學期開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主要開設在第三、四學期,第五學期除了開設少量課程以外,第五至第六學期主要進行畢業實習。在三年的培養過程中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全國性的創新競賽和各種健康有益的社團活動,成立興趣小組,利用已有的電子商務協會,通過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研討、舉辦電子商務業務知識大賽、外出參觀觀摩、請校外專家來學校做報告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科
共八個學期。教學要求學生在大學一年級主要進行通識平台課程學習,培養學生基本專業素質和專業基礎知識;大學二、三年級通過新商業認知、網路行銷實戰、電子商務平台操作,技能實訓,系統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同時結合第二課堂,國小期,網路運營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電子商務套用能力;大四安排在合作企業實習就業。

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學得受用,學了有用”的辦學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行“理論+實訓+職業資格證+實習+大賽+雙導師”的培養模式,在傳授有用知識的同時,通過考取與實習、就業掛鈎的職業資格證,參加全國性技能大賽,從大二(專科)或大三(本科)開始接受由校內骨幹優秀教師和企業職業經理人組成的“雙導師”輔導,使學生不僅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並且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及適應物流和貿易工作環境的職業發展能力。

學院實訓

學院與國家、省、市物品編碼中心聯合,在校內建有西部物流高校唯一的物流條碼實訓中心、物流仿真實訓室(與美國FLEXSIM公司共建)、國際貨運代理實訓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國際貿易實訓室、進出口報關報檢實訓室、商務談判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與阿里巴巴共建)和企業沙盤實訓中心等9個實訓室(中心)。
學院現與西安國際港務區、阿里巴巴集團、海航集團、中鐵物流公司、西安綜合保稅物流中心、浙江歐詩漫集團、中外運西北空運公司、美國APEX公司西北代表處、江蘇雨潤集團、陝西廣通運輸公司、西安出口加工區、中外運陝西公司、鹹陽國際機場物流中心等16明星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合作關係,能夠滿足學生的實訓、實習要求,保證了我院畢業學生近三年超過95%的就業率。
1、物流管理實訓室
物流管理實訓室建於2006年,共兩間,由118台學生機和2台教師機、二台伺服器和二套移頻增音設備構成。物流實訓室主要完成物流管理、連鎖超市、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國際貨貸、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企業綜合實訓等課程的校內實訓。機房安裝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供應鏈管理、配送管理、ERP、因納特行銷模擬實訓軟體及百威9000商業連鎖軟體。實訓軟體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專業課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配套性模擬軟體結合網際網路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系統的強大處理能力,構造多個廠商和多個經銷商及物流管理的運營方案在競爭和協作的試驗模擬環境下的虛擬運作環境,讓參與練習的學生扮演物流流程中的各種角色,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執行物流決策;通過最佳化各種運行模式,以最終效果來評價行銷、物流、運營及競爭力的指數,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量化,並在流程中解決問題。
2、物流仿真實訓室
物流仿真實訓室建於2010年,面積90個平方,總價值65萬。引進美國Flexsim公司開發的軟體,能同時提供60名學生的仿真演練。系統仿真是現代企業科學管理技術之一,是將對象系統模型化,把模型作為實驗裝置,用來分析已存在的系統或計畫系統的一種技術。系統仿真是工程師、經理和決策人對有關操作、流程、或是動態系統的方案進行試驗、評估、以及視覺化的工具。
任何製造業、物料處理和業務流程快速、輕易、高效的描述出來。同時Flexsim 的資料,圖像和結果都可以與其它軟體公用(這是其它仿真軟體不能做到的),而且它可以從Excel 表讀取資料和輸出資料(或任何ODBC DATABASE),可以從生產線上讀取現時資料以作分析功能。Flexsim也允許用戶建立自己的實體對象(Objects)來滿足用戶自己的要求。
3、條碼自動識別實訓中心
條碼自動識別實訓中心是西北地區高校唯一的集條碼生成、條碼檢測與識讀的自動識別實訓室。該實訓中心創建於2010年,擁有條碼生成設備及軟體一套、二維碼識讀裝備一套、無線數據採集設備、有線數據採集設備、RFID標籤、接觸式數據採集器、非接觸式數據採集器、CCD等裝備,能同時提供30人進行實驗作業。該中心是我院核心實訓中心之一,省委書記王霞曾來中心考察指導。
4、校內快遞運營實訓中心
學生校內快遞運營中心建立於2012年4月,該中心由物流貿易學院與順豐速遞合作共建。運營中心的日常具體業務由物流專業學生來承擔,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企業環境,也是我院第一個以企業實體來完成學生實踐教學的實訓基地。在這裡學生零距離對接國內先進企業的操作環境、感受企業文化、熟練運用先進的軟體系統。
5、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室
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室面積約60平米,建於2006年。實驗室配有“助理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鑑定平台,學生可以在平台上模擬完成網上商城店鋪的運營管理、企業間(包括供應商企業、採購商企業、物流企業)網上業務流程管理、網路行銷操作、EDI外貿單證製作等,同時結合網上的淘寶平台、阿里巴巴平台等進行實戰演練,達到實訓的目標。
6、明日網商孵化中心
該中心由物流貿易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建,以“明日網商孵化器”為平台,通過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網商聯繫,學生直接在淘寶開店,並從事外包服務、分銷代理等工作。學生通過在實訓中心的實際操作,提前適應了公司化環境和工作流程,熟悉了阿里巴巴平台操作,提高了獨立思考、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7、國際貿易業務模擬實訓室
國際貿易業務模擬實訓室建於2004年,面積約80平米,價值45萬元。實訓室配有伺服器2台,教師機1台,學生機64台,安裝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南京世格軟體公司共同研發的國際貿易操作業務平台(SIMTRADE)、單證教學作業系統(Doc系統)、外貿考試系統、國際貨運代理教學軟體和報關報檢教學軟體。國際貿易業務模擬實訓室主要完成《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外貿單證實務》、《外貿函電》、《國際貨運代理》、《外貿函電》、《報關實務》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實訓軟體的使用有助於學生通過模擬仿真環境,理解外貿業務工作流程,掌握外貿業務的操作和外貿業務談判過程,處理不同條件下外貿業務契約的履行,為學生走上實際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院長致辭

我國已經顯示出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和機遇。政府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形式把現代物流業納入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國內各大城市物流園區、物流空港、國際化採購中心等一大批城市物流工程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展望未來,一個全新的“大物流”時代正在到來,必將帶來現代商貿物流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長。這是我們能夠用心從事現代商貿物流專業教育的重要條件,更是廣大學子作出專業選擇的良好契機。
我們通過與西安國際港務區、阿里巴巴、陝西烽火集團等行業知名機構合作,將企業的發展理念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手段植入我們的課程,讓學生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最有實效地認知、感受並參與最具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氛圍與技術環節。
與此同時,我們也非常重視學生在專業學習之外的教育選擇和訴求,我們鼓勵並積極支持學生參與各種社會介入項目及活動,做好“學習者”與“社會人”的角色融合。
在物流貿易學院,我們的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三個專業依託眾多的戰略合作夥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近年來逐年攀升,2011年的簽約率超過了96%。
我們的崇高使命是,培養現代商貿物流領域的未來商人及職業經理人。我們熱忱歡迎你的加入!
執行院長:

所獲榮譽與成果(部分)

2010年12月,物流貿易學院正式成立。
2011年1月,與阿里巴巴公司合作,成立阿里巴巴特色班,雙方聯合教學;
2011年5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順利通過本科學位評估;
2011年5月,成功舉辦全國大學生條碼自動識別知識競賽,並獲個人金獎和銀獎、團體金獎和銀獎,獲獎人數居全國第一;
2011年6月,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陸港發展研討會;
2011年7月,獲得全國高校物流教改教研二等獎;
2011年11月,獲得省級優秀教材二等獎;
2011年11月,獲得陝西省電子商務三創大賽本科組一等獎、高職高專組一等獎;
2011年12月,獲得首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沙盤大賽二等獎;
2012年2月,獲得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2年3月,與順豐速運簽署合作協定,順豐特色班正式成立;
2012年5月,獲得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個人一等獎、二等獎和團體三等獎;
2012年6月,獲得全國大學生條碼自動識別知識競賽團體賽金獎;
2012年10月,獲得全國物流高校物流教學教研項目二等獎;
2013年4月,與淘寶大學聯合舉辦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論壇;
2013年6月,連續第三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條碼自動識別知識競賽團體金獎;
2013年6月,獲得2013 TiC100 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創新經營模式競賽兩個團體三等獎;
2013年6月,2名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級一等獎。
學院學生學風優良,實踐動手能力強,競賽參與意識強烈。近三年來,學院學生通過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條碼自動識別知識競賽、全國大學生外貿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外貿單證大賽、全國大學生物流沙盤大賽和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三創”大賽等賽事碩果纍纍,先後總計有超過200餘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總獲獎人數在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

分院領導

執行院長:趙軍鏡
趙軍鏡(1982—),男,陝西商洛人,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執行院長,南開大學法學學士。
院長助理:張雪鵬
張雪鵬,女,講師、經濟師,畢業於西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1993年7月進入西安市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工作,從事外貿工作13餘年,積累了 豐富的外貿業務實踐工作經驗,曾多次代表公司參加各類商品交易會,出訪到德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2006年5月調入西安歐亞學院,從事教學工作, 先後主講《外貿單證理論與實務》、《國際結算》、《報關實務 》、《 貨代實務》,《市場調查與預測》。主編著作1部:《精編外貿單證理論與實務》,副主編2部:《國際貿易實務》、《貨代實務》。

專家委員會成員

趙忠秀 對外經濟貿易學大學副校長、教授
李 琪 教育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 剛 漢森世紀供應鏈管理諮詢總監、副總經理
戚世梁 陝西西美機械設備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席 平 西安歐亞學院國際陸港研究所所長
晁翠華 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副教授
李錦成 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副教授

機構設定&職責

國貿教研室

承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專業建設、課堂教學、科研、國際合作和第二課堂及學業指導等職責;
主任:趙秀英

電商教研室

承擔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建設、課堂教學、科研、國際合作和第二課堂及學業指導等職責;
主任:李艷

物流教研室

承擔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建設、課堂教學、科研、國際合作和第二課堂及學業指導等職責;
主任:黨智軍

教學發展中心

承擔教學事務管理、教學服務與支持等職責;承擔學生事務管理、學業發展、就業及心理諮詢、校友建設等職責。
主任:丁珊珊

實踐教學中心

承擔相關的實踐教學任務。
副主任:任大鵬

合作發展部

承擔日常行政事務管理、招生、品牌策劃與推廣、市場開發及客戶關係建立與維護、校企合作等職責;
主任:王瑛

西安歐亞學院國際陸港研究所

西安歐亞學院國際陸港研究所於2010年成立,是西安歐亞學院為完善國際陸港理論體系、研究國際陸港運營機制、培養國際陸港物流人才和運營管理人才特設的研究機構。
研究所業務由席平老師負責,席平老師在國際貿易、國際運輸領域工作十幾年,實踐經驗豐富,2000年至今全身心致力於國際陸港的研究和推廣。
席平老師是“國際陸港”理論的首創者,被業界稱為“中國陸港之父”。2012年又開創性的提出“浮港”理論概念。
研究所發展宗旨
一是實現西安歐亞學院的“國際化、高質量、套用型”教育方針,為學院創建國際陸港學術點、開創國際一流大學、培養國際物流人才做出貢獻;
二是為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西安地區國際物流事業發展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做出貢獻;
三是為在中國、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國內陸地區經濟中心城市建設國際陸港做出貢獻;
四是以國際陸港為節點、以新亞歐大陸橋為幹線、構建歐亞大陸國際運輸網路;
五是實現歐亞大陸國際運輸網路與海洋國際運輸網路無縫銜接,創建國際物流新秩序作出貢獻;
六是協調國際陸港與國際陸港周邊地區經濟和諧發展,改變世界經濟主要在沿海地區發展的現實,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同步發展,創建國際貿易發展新秩序作出貢獻。
西安歐亞學院國際陸港研究圍繞國際陸港事業,將真誠的為政界、商界、學界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所長:席平

學生社團

物流貿易學院理事會

物流貿易學院理事會組建於2011年5月,將起到同學和校方之間的橋樑紐帶的作用,以促進同學和校方的整體利益,實現發揮學生的三自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發展為目的。理事會現設有秘書處、組織部、財務部、權益部、社團支持部、校園活動項目部、公共關係部、校友部、調研部等八部一處。

物流貿易協會

物流貿易協會是西安歐亞學院物流貿易學院於2011年3月針對物流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而新成立的分院級學術性社團。目前協會設有理事會、秘
書處、國貿部、物流部、宣傳部和外聯部,有會員37人。
物流貿易協會主要職責為:
1、配合專業教研室開展專業性活動或大賽(如:單證大賽,條碼大賽、商務英語大賽等)。
2、了解、蒐集、宣傳有關行業的最新動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3、邀請行業成功人士、校友與在校學生分享其成功經歷、探討學業,激勵學生加強對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
4、培養會員組織、協調、溝通以及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5、每年舉辦一次商務禮儀展示培訓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商務禮儀知識。
6、開拓具有傳承性,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經典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