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是我國高校同類學科創建最早、學科設定最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的學院之一。學院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一貫保持“重視基礎,要求嚴格,注重實踐”的傳統學風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在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方面處於國內高校同類學科領先地位,被譽為“中國電氣工程師的搖籃”,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基本信息

大學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
··
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陝西財經學院併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0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8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校本部在職教職工5635人,專任教師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餘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188名,“千人計畫”31人,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學院概覽

學院組成
學院目前主體學科為電氣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並涵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
學院下設4個系:電機電器及其控制工程系、工業自動化系、電力工程系及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1個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並有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陝西省智慧型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電氣技術創新實驗室。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望的教授,目前有7位院士(唐任遠、張鍾華、周孝信、孫才新、雷清泉、馬明偉)被聘為兼職教授。現有教職工190人,其中院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騰飛人才計畫”特聘教授3人、教授5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4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75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陝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另聘有雙聘院士3名、海外兼職教授4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679名,各類研究生1688名,其中博士生209名、工學碩士生770名。學院按下屬四個學科培養和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並建有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人才培養
學院從1911年到1948年培養畢業生38屆總計1144人,1949年至2005年培養畢業生57屆總計19309人,其中博士學位畢業生304人、碩士學位畢業生1863人、本科生15146人、各類專科生1647人、工程碩士學位畢業生349人。學院先後培養出許多傑出人物和著名的專家學者,如鍾兆琳、江澤民、王安、周建南、陸定一,蔣正華、朱物華、蔣新松、邱愛慈、唐任遠等。歷屆畢業生中有26人成為我國兩院院士,還有不少已成為國內新興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國家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骨幹。學院培養的學生深受各界歡迎,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三年排名全國第一。
教學成果
學院教學改革成績顯著。十餘年來編寫出版各類教材、科研專著、譯著150餘種,建成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示範中心,獲國家精品課程5門、國家教學成果獎8項、優秀教材4部;陝西省精品課程3門、陝西省教學成果獎29項、省部級優秀教材11部。學院是教育部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單位,也是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的組長單位。
科研成果
學院科研工作碩果纍纍,近五年承擔國家“973”項目(軍口)1項,“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項、“863”項目2項、國家新產品開發項目1項、國家計委高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1項、國家電力公司重大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電工學科全國第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3項(近三年數量持續名列電工學科前茅)。2005年以來,電氣工程學科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20項;授權發明專利181項。
學術成果
學院學術氣氛活躍,近三年發表論文被SCI和EI收錄約300篇,已連續兩年在《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發表論文數為全國高校第一名。近六年來在電工學科領域已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共6次,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國核心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85篇、EI收錄論文910餘篇。本學科已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瑞典、荷蘭、波蘭、韓國、新加坡等14個國家近6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科技協作關係,在國際上已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奮鬥目標
保持該院電氣工程學科在國內的領先地位,使電氣工程學科的若干二級學科和科研方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學院電氣工程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學科簡介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重點學科始建於1952年,1953年開始培養研究生,1988年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90年經國家計委批准建設“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兩次世界銀行貸款、“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和振興教育“行動計畫”重大項目的重點建設,具備了優良的實驗研究環境和條件,其中完整的介電譜測量系統和空間電荷測量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該學科點擁有教授11人(博士生導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青年教師16人,多名教授在國際學術組織、會議及刊物中擔任職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及省部委項目數十項;獲國家級科研成果獎4項,省部級科研獎20餘項;主持召開5次國際學術會議和5次國內學術會議;近5年來,本學科出國講學、合作研究和參加國際會議21人次,邀請國外學者講學22人次,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25人次。
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電力設備絕緣狀態檢測與診斷、電介質理論及套用、電氣功能材料與特種絕緣技術、高電壓與絕緣測試技術、電力設備絕緣結構與絕緣配合。
50年來,本學科點已培養出本科畢業生4000餘名,研究生471名(其中博士畢業生78名),有兩人成為院士。現有在校研究生235名,其中博士生49名、碩士生119名、工程碩士生67名,本學科點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電機與電器國家重點學科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電機與電器重點學科由原電機和電器兩個二級學科組成,是長江特聘學者學科點。原電器學科於1982年成為首批博士點,1988年又被批准為該學科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也是1990年批准建立的“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成學科之一。通過“世行貸款”、“211工程”和“行動計畫”的建設,研究設施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該學科點擁有教授9人(博士生導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青年教師9人,新成立的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器智慧型化系統與套用專委會主任委員由本學科點的年輕學術帶頭人擔任。“九五”期間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2項和省部級獎4項,成立的“陝西省智慧型化電器及CA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著國家計委重大產業化示範項目。從1996-2000年,共主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國內學術會議5次,教師出國培訓和進行學術交流頻繁。
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電器智慧型化理論與工程、電弧與電接觸等電器基礎理論、電器與電機的計算機輔助工程、新型電機及其控制與測試。
該學科已培養出博士畢業46名,碩士畢業生285名。現有在校研究生210名,其中博士生38名、碩士生112名、工程碩士生60名,本學科點目前繼續保持著電器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和電機領域的國內先進水平,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國家重點學科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重點學科是全國首批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建設單位。為全國高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年會、中國電力教育大學院(校)長聯席會議、全國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發起單位。具有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電力市場模擬仿真實驗室及柔性輸電實驗室、新型繼電保護實驗室等設備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基地。
該學科現有教職工20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9人(博士導師5人,長江學者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近年來,本學科共榮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1項,出版專著15部、全國通用教材8部。發表論文500餘篇,SCI及EI檢索180餘篇。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5項,教育部“振興教育行動計畫”項目2項及大量的橫向研究課題。與海外多所著名院校建立了緊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電力系統分析與規劃、電力市場、電力系統運行與分析、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新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電力系統通信等。
該學科已培養博士畢業生32名,碩士畢業生264名。現有在校博士生25名,碩士生96名,工程碩士140名。已成為我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科高級人材培養的重要基地。

實驗室建設

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建於1991年,是國家面向電力能源建設,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在電力設備電氣絕緣領域開展高水平科學技術研究、學術交流、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級重要科研基地。現任實驗室主任為王建華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雷清泉院士。
實驗室研究方向為:電介質材料、結構、性能、表征及其套用,電氣設備及其智慧型化,電力設備絕緣系統及其壽命管理,電工電能新技術及套用。
近年來,實驗室針對電力設備電氣絕緣領域的科技發展前沿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積極承擔國家、省部級和橫向協作項目,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科研經費突破億元;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9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0項,授權發明專利114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逾兩千篇;科研成果轉化顯著,代表性成果新增利潤超過20億元。實驗室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主辦國際會議13次,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著名大學與科研機構緊密合作,有170人次在國內外重要學術組織和期刊任職,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實驗室已形成多學科融合、勇於創新的科研群體。有固定人員53名(研究人員48名,技術人員4名,管理人員1名),其中院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入選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3人。此外,還有雙聘院士3人,資深教授6人以及客座研究人員57人,在讀研究生407名。
實驗室研究設施完備、系統,科研條件處於國際上大學同類實驗室先進水平。
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由原電工原理、電子學和電工學三個教研室(均成立於1952年)於1997年1月合併成立,是西安交通大學“211工程”建設中重點建設的10個教學實驗中心之一,也是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的依託單位。
2006年10月,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現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18人,高級工程師5人。
中心承擔著全校電類和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任務。開出的本科生課程主要有:電路理論、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通訊電子電路、電力電子技術、電子系統設計與實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DSP原理與套用、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基礎、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
中心繼承了西安交通大學“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傳統,勇於探索研究型大學工科基礎課程實驗教學建設的構架,形成了以電工基礎、電子技術、系統分析、計算機技術為主線的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三層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新體系,構建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一體化,與理論教學改革相匹配的三層次開放式實踐教學新體系。近年來,學校專項投入實驗中心建設經費總計500餘萬元,建立了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和具有一流環境和條件的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室,已成為國內著名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中心,人才培養、教師進修和培訓的基地。
中心擁有“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個二級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於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國內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86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是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成員單位。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21名,在讀工學碩士研究生126名。這裡研究條件完善,有專用的硬體實驗室,配備有頻譜分析儀、數字存儲示波器、可程式函式發生器、積體電路測試儀、電磁參數分析儀、精密測試電源、變頻電源、DSP開發系統和單片機開發系統、邏輯分析儀、現場匯流排開發裝置。另外,還配有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電磁場分析與計算等大型軟體,為開展高水平研究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工作條件。
中心與國內兄弟高等院校的同行們有著廣泛的交流與聯繫,與加拿大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陝西省智慧型化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智慧型化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9年11月,是國內唯一的省級智慧型化電器及CAD工程中心。中心的支撐學科是西安交通大學電機與電器國家重點學科。中心的建設目標是:將信息技術與電氣技術相融合,研究新一代智慧型化電器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設計開發具有智慧型化、可通訊功能的新型電器設備,實現電器通斷電路、線上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的智慧型化,改變我國電器產品技術含量低、無法與國際大公司產品競爭的落後局面,促進我國電器設備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技術進步,提升我國電器智慧型化產品的研發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開關電器智慧型化與CAD的理論與技術
2.電力設備線上監測與診斷技術
3.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
4.新型智慧型感測器及其系統集成
5.智慧型化電器專用積體電路
6.現場匯流排技術及其在電器智慧型化系統中的套用
主要研究項目及成果:
工程中心成立以來,承擔的項目有國家“十五”攻關項目“超高壓變電站關鍵設備線上檢測與診斷”、國家計委重大產業化示範項目“智慧型化電器技術及設備”,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6項。
在智慧型化電器領域進行了開創性工作,針對電力設備的特點,研究開發了基於SOC的可重構智慧型化電器硬體平台,並開發了大量基於此平台的監測、診斷、控制、保護模組;開發了一系列用於電氣開關櫃、母線槽等產品的設計軟體,在開關行業得到廣泛套用,大幅度提高了電力設備企業的設計能力和水平。獲得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擁有6項發明專利和8項實用新型專利。發表論文496篇,SCI收錄論文數31篇,EI收錄論文105篇。
工程中心與國內其他單位合作,共同組建了“西安交通大學思源智慧型電器有限公司”和“南京因泰萊智慧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兩公司年產值現已超過億元,為工程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研機構

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該校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1995年,原以電氣工程學院教師為主體,還包括電信學院、理學院的部分教職工。目前中心隸屬於電氣工程學院,以工業自動化系的教師為主,還包括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的部分教職工。目前,中心共有教師14人,其中工業自動化系教職工10人,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教職工3人,外籍兼職教授1人。上述教師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約2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100餘人,他們和教師一起,構成本中心的主體。除上述教師及研究生外,本中心教師指導下的高年級本科生(大三、大四)也是本中心的成員。
本中心的研究方向以電力電子技術為主,也包括工業電氣自動化、新能源技術、智慧型交通等方向的研究。具體的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在電能質量控制及電力系統中的套用,開關電源和逆變器技術,電力電子集成技術,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技術,電力電子系統的建模、仿真及控制,電力傳動自動控制系統,微機控制系統及控制網路,智慧型交通系統等。在電力電子技術方向,本中心的研究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本中心以科研項目為聯繫紐帶,在科研和教學兩個方面全面發展。本中心的科研項目、科研經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授課安排都統一進行,在每周一次的教師例會上決定本中心的重要事項。
研究生(含博士生、碩士生)是本中心的重要力量。本中心對研究生的指導實施導師個人和中心教師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其中集體指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學位論文預答辯和答辯,研究生助研金的發放,企業獎學金的評定,都在本中心每周一次的教師例會上統一決定。
除科研外,教學在本中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中心教師幾乎都承擔著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本中心承擔的最重要的課程“電力電子技術”在2003年就被評為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電力電子技術》(第4版)教材在2002年獲國家優秀教材一等獎,本中心主任王兆安教授在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本中心的教師大都還承擔著研究生的授課任務。
在本中心進行畢業設計的高年級本科生也是本中心的主要成員,該校實行2+4+X的培養模式,學院對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實行導師制,這一思路在本中心得到了較好的貫徹。本科學生不僅是本中心研究生的主要後備力量,在本科期間也積極參加本中心的各種活動,做著積極的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
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總部在美國,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生產自動化設備和軟體的公司,在北美工業自動化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最高,與通用電氣齊名。
1998年該校與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簽定合作協定,雙方合作建立“西安交通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用於該校與自動化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科研。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同意捐贈自動化設備和軟體,以及部分場地裝修和家具費用,用於該實驗室的建設,並承諾今後每年再選擇其最新自動化產品進行捐贈,並可按實驗室提出的需求捐贈設備。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同意在該校與自動化相關的專業中設立羅克韋爾自動化獎教金和獎學金,並每年選派資助該校學生和青年教師參加該公司與美國密爾沃基工程學院舉辦的全球發展計畫培訓活動。
1999年10月該校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正式成立,並舉行了實驗室落成儀式、及當年獎教金、獎學金頒獎儀式。其後,每年雙方續簽一次合作協定,同時舉行獎教金和獎學金頒獎儀式。幾年來,雙方都圓滿執行了協定,合作非常愉快,該校共接受了公司捐贈的價值近五十萬美元的設備。該校先後有70餘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了羅克韋爾自動化獎學金,14位教師獲得了羅克韋爾自動化獎教金。公司還先後選派了該校電氣學院和電信學院的6名青年教師和學生赴美國參加了該公司與美國密爾沃基工程學院舉辦的全球發展計畫培訓活動,並選派了該校多名教師和學生先後參加了該公司在上海、廈門、杭州等地舉辦的講授最新自動化技術的專業培訓。該校還承辦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主辦的2000年度全國高校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管理研討會。
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在該校與自動化有關的專業(主要是電氣學院和電信學院)本科生專業課教學、本科生畢業設計、以及研究生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01年起,實驗室開設了《基於現場匯流排的工業控制技術》課程,課程專門介紹實驗室所具備的設備和涉及的PLC、網路技術。學生有8個學時的實驗全部由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承擔。每學年選修人數在100名左右。《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課程的部分實驗(2個學時)也用的是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的設備。每學年選修人數在150名左右。面向非電類全校本科生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及網路》課程也由實驗室教師開設並承擔實驗工作。另外,每學年有4-6名本科生在實驗室完成畢業設計。由於實驗室連續七年來在本科生教學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2006年度被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授予“最佳教學獎”。
2006年度2007年7月初,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將主辦“羅克韋爾自動化2007走近西北電力科技夏令營”,這又是一次加強雙方合作關係,提高該校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知名度的一大盛事
研究生電氣技術創新實驗室
教育部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是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深化改革,建立基地,實現開放和資源共享,改造並提升研究生創新環境,加強和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整體水平,造就一批拔尖的高層次創新人才。
遵照教育部教研辦[2002]20號檔案精神,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委託電氣學院負責組建以電子電氣等技術為主要內容,能夠覆蓋電氣、能動、機械、力學、材料、環化等各學科領域和科學工程中具有共性內容的實驗平台,使之成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學實驗和科研實踐創新基地。
實驗室以“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求實創新、與時俱進”為宗旨,以“學科融合、全面開放、資源共享、激發創新”為目標,力求“結構合理、內容豐富、手段先進、設計新穎”,通過基礎理論實驗、綜合設計實驗、研發創新實踐、自主創業工程四個漸進式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敏銳發現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
1、基礎理論實驗:配合課程進行的基本實驗技能培養,跨專業性的電氣技術科研素質培養,為創新奠定基礎。
2、綜合設計實驗:在專家指導下,通過自主設計環節,進一步完善擴充的知識結構,實現專業融合拓寬視野,在設計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
3、研發創新實踐:針對某個環節進行專題研究,通過自主創新設計獲得對該環節的性能改善,或者完成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攻關研究;通過和科研單位、廠礦企業密切合作,真刀實槍地解決在科學研究中和生產急需的技術難題攻關;或者通過實驗室創新基金的申請自主完成項目的創新。
4、自主創業工程:策劃部集中實驗室以及校、社會的綜合力量,組織精英形成團隊依靠集體的智慧研發、孵化、創業。

下屬系部

電機電器及其控制系
(一)電機教研室
1、概況
電機教研室是“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電機電器國家重點學科”組成單位,是西安交通大學創建最早的專業之一,是博士學位點,也是電工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單位。電機教研室有一支力量雄厚、學術水平高的科研隊伍。現有教授2人(博導1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是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直線電機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大電機、小功率電機、永磁電機、微特電機、超導電工、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委員所在單位。
承擔專業基礎課《電機學》的本科生教學工作,建有設施先進的鐘兆琳電機實驗室。多年來在電機及電磁裝置集成設計、特種電機理論與控制、精密運動控制與磁懸浮技術、電機線上檢測與故障診斷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在直線電機方面,獲國家發明獎1項。目前參與國家“863”計畫項目、軍工基礎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各一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科技攻關計畫、教育部優秀教師資助計畫等科研項目20餘項,編寫出版教材10餘本,每年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
2、研究方向
(1)電磁裝置計算機數值分析與集成CAD系統
在該方向開發出電抗器、變壓器、牽引電機、變頻電機等CAD集成軟體,並獲得大量的工程套用。目前積極努力拓寬研究領域,重視對強磁場技術、高溫超導磁體套用、等離子濺射場以及特高壓輸電系統中的換流變壓器、可控電抗器等的研究。
(2)特種電機理論、運行與控制
該方向是國內最早開展直線電機研究的單位之一,曾獲得多項國家級獎勵。目前針對各類特種電機展開研究,特別重視對各種新概念、新原理、新材料、複雜運行環境下電機的理論、模型、控制及套用方面的研究。如正在開展高速電機、航空電源、電磁發射、電磁推進、新能源發電等的研究。
工業自動化系
工業自動化專業始建於1952年,是全國最早成立該專業的三所高校之一。國內知名學者沈尚賢教授、嚴晙教授等曾是該專業的創始人或執教於該專業。嚴晙教授曾長期擔任全國高校工業企業電氣化及自動化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創建5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畢業生,在祖國各條戰線上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科學院蔣新松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鄭南寧院士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電能質量控制技術、電力電子集成技術、風力發電逆變技術和計算機智慧型控制技術。
近年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一項,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二項,面上項目多項,並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863項目等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改革開放以來,出版的教材《電力電子技術》累計發行量已近90萬冊,並於2002年獲國家優秀教材一等獎,在全國影響很大。現在校博士生近50名,碩士生近150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的教學、實驗中心。
該專業王兆安教授於2006年獲國家教學名師稱號,目前還擔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教學分指導委員會主任。使該專業在教學、科研和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方面繼續走在國內同專業前列。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於1983年成立,所屬一級學科為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二級學科為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本專業專門從事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和套用的研究,是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光學和信息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科。主要培養在感測技術、信息處理、工業檢測、過程控制、智慧型儀器等方面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開發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本專業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是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高學歷的教師隊伍。
本專業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測量控制與儀器工程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而且在儀器科學與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近年來出版教材十餘本,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的20餘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863國家高科技項目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獎近10項,申請專利近20項。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
(高電壓技術教研室、電氣絕緣教研室)
(一)高電壓技術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學高電壓技術專業1956年春成立於上海,成立之初就定位為學科性專業。1980年西安交通大學高電壓技術專業成為國內第一批碩士生培養點,1986年起成為博士生培養點和電氣工程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的一部分。1993年教育部進行專業調整,高電壓技術和電氣絕緣與電纜技術合併為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屬於電氣工程一級學科,是全國高校重點學科。
高電壓技術教研室現有教職工1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博士學位指導教師)4人、教授級高工2人、副教授5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8人,碩士研究生25-30人。
高電壓技術教研室一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國家攻關項目、省部委基金、企業合作及國際合作項目。近幾年來,共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獎勵8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其中《電力系統過電壓》為全國研究生指定教材,《高電壓絕緣》為“九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和奧地利等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多名教授在國際學術組織、會議及刊物擔任職務。
高電壓技術教研室在“211”重點學科建設、振興教育行動計畫以及“985”支持下,科研及研究生培養能力大大增強,現有1800kV、600kV衝擊電壓發生器各一台,400kV/1A工頻變壓器及150kV/4A污穢變壓器各一台、±600kV/10mA直流高壓發生器及±200kV/2A直流高壓污穢試驗裝置各一台、以及各種高性能數字示波器、任意波形發生器、局部放電測試儀和頻譜分析儀等等,並建成人工氣候室,可進行低溫、低氣壓、霧及淋雨等環境條件模擬,可用於電力設備外絕緣特性的研究。
電力工程系
電力工程系是全國首批碩士點、博士點(1982年)和博士後流動站建設單位,也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我系現有教職工18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導師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50歲以下的教師全部擁有博士學位,為本學科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近年來在國家211工程、教育部“振興教育行動計畫”的資助下,學科取得了重大的發展。目前我系科研條件良好,具有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電力市場模擬仿真實驗室、柔性輸電實驗室、新型繼電保護實驗室、電力系統實時數字仿真(RTDS)實驗室等設施完善的實驗基地。與海外多所著名院校建立了緊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本學科在電力系統分析與規劃、電力市場、電力系統安全控制、新型繼電保護及綜合自動化、諧波分析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取得了許多獨具特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科研成果。
電力系統規劃與電力市場研究方向:結合三峽工程的論證,開發了大型電源最佳化軟體包JASP1。提出的隨機生產模擬等效電量函式理論被廣泛套用。建立了分析發電系統可靠性的統一模型與理論。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電力市場的電價體系、交易機制及其模擬系統研究。主持了國家973項目“電力市場對電力系統可靠性的影響研究”。提出並開展了分頻輸電系統的研究,2005年統過了教育部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在新型輸電研究方面開創了分頻輸電新領域,並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
工業自動化教研室
工業自動化教研室現有博士學位指導教師5人,碩士學位指導教師9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9人,另有講師及以下人員7人,年青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教研室教師比例的85%。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餘人,碩士研究生46-50人。是我國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方面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教研室具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個二級學科,畢業研究生可分配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高校、研究所或大型現代化企業以及去國外進修或深造。
電器教研室
電器教研室是國家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點,原電器(二級)學科第一個重點學科單位,屬電氣工程一級學科中的電機與電器專業,是“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成學科之一陝西省電器智慧型化與CAD工程中心設定點。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與開關電器相關的5個專委會有3個專委會主任委員由本學科點教師擔任。目前電器教研室有5位教授在國際會議學術組織中任職。
老一代著名專家鍾兆琳、王季梅、王其平等教授對我國電器學科主要研究領域的形成做出了奠基和開創性的貢獻,使電器學科在我國該學科的發展進程中,學術上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高電壓技術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學高電壓技術專業1956年春成立於上海,成立之初就定位為學科性專業。1980年西安交通大學高電壓技術專業成為國內第一批碩士生培養點,1986年起成為博士生培養點和電氣工程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的一部分。1993年教育部進行專業調整,高電壓技術和電氣絕緣與電纜技術合併為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該校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現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
現在的高電壓技術專業主要由高電壓技術教研室組成,屬電氣工程一級學科中的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有:電力設備絕緣結構設計與最佳化、過電壓與絕緣配合、電力設備絕緣診斷與狀態評估技術、脈衝功率與放電電漿等。隨著學科的發展,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的研究內容不僅涵蓋電力與電工部門,而在環境、能源、國防、電磁兼容等許多領域得到廣泛套用。

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邱愛慈,女,教授,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機系高電壓技術專業,後分配到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先後任技術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總工程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2005年起擔任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院長。是我國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技術主要開拓者之一。主要工作領域和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粒子束加速器技術研究和套用工作,包括:1.高功率脈衝技術:快放電儲能技術;脈衝形成、壓縮、傳輸技術;脈衝開關技術;快脈衝高電壓、大電流的測量技術;在短脈衝作用下高電壓的絕緣技術;脈衝大電流放電特性與機理等。2.強流脈衝粒子束加速器技術:高功率脈衝源與負載的耦合技術;脈衝粒子束產生、傳輸和診斷技術;高功率Z-箍縮高溫電漿產生和輻射源技術等。3.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脈衝粒子束的套用研究。
黨委書記:彭宗仁,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電氣絕緣專業並留校任教;1991年赴日本武藏工業大學進修;1996年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進行科研合作;1997至2004年任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2006年11月至今任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工程電介質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家電瓷避雷器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輸電線路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或方向:主要從事電氣絕緣與高電壓技術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其中包括:1)電力設備絕緣結構最佳化設計及複雜場仿真計算分析;2)超/特高壓變電站、線路外絕緣與均壓特性研究;3)電介質中空間電荷的形成機理及測量技術研究;4)複合絕緣系統中的界面效應與微觀機理研究;5)高壓線路絕緣子線上監測技術研究;6)高壓直流套管的材料、結構及電氣特性研究。

專業設定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該專業培養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套用等領域從事集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將成為相關行業與部門的骨幹或帶頭人。
該專業具有強弱電結合、軟體與硬體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運行與製造結合的特點。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套用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並受到電氣工程、自動化及計算機技術與套用方面的基礎訓練。既具有電氣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面寬,適應性強,具備解決既有強電又有弱電的寬口徑專業問題的能力。
主幹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設定有:自然科學、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軟體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機學、現代測試技術等。高年級可根據社會需要設定柔性的專業方向課。
測控技術與儀器 
該專業培養六年、四年制學生。學生修完規定課程及學分,可獲得工學碩士或學士學位。
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為:電氣製造業、信息產業、電力系統及運行部門、國家機關和科研院所、國防
該專業培養具備精密儀器設計製造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技術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是集檢測、控制與儀器製造為一體。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學、電子技術、光學、測量與控制、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計算機技術與套用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使學生能系統的掌握光、機、電、計算機結合的現代測控技術和實驗研究技術,並具有測控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
主幹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設定有:自然科學、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控制工程基礎、精密機械與零部件設計、信號與系統、精密測量技術、工程光學、現代測試技術、電氣測試技術等。
該專業為全日制本科,學制為四年。
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為:儀器儀表、電子與信息產業、國家機關和科研院所、國防工業。近幾年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8%以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