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翼

襟翼

襟翼(英文:flap),航空術語,特指現代機翼邊緣部分的一種翼面形可動裝置,襟翼可裝在機翼後緣或前緣,可向下偏轉或(和)向後(前)滑動。其基本效用是在飛行中增加升力,依據所安裝部位和具體作用的不同,襟翼可分為後緣襟翼、前緣襟翼。襟翼的設計方案很多,基本思想都是通過從發動機或高壓氣瓶引出氣體,吸向機翼或襟翼表面,達到增加升力、推遲分離、降低阻力、改善失速特性的目的。

前緣襟翼(Leading-edgeflaps)

克魯格襟翼克魯格襟翼

飛機的翼前縫條主要在飛機起飛及降落時,增加升力及阻力,是經由滑軌的前推及

收回產生作用。

把後緣襟翼的位置移到機翼的前緣,就變成了前緣襟翼(註:不同於縫翼Slats)。前緣襟翼也可以看作是可偏轉的前緣。在大迎角下,它向下偏轉,使前緣與來流之間的角度減小,氣流沿上翼面的流動比較光滑,避免發生局部氣流分離,同時也可增大翼型的彎度。

前緣襟翼與後緣襟翼配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增升效果。一般的後緣襟翼有一個缺點,就是當它向下偏轉時,雖然能夠增大上翼面氣流的流速,從而增大升力係數,但同時也使得機翼前緣處氣流的局部迎角增大,當飛機以大迎角飛行時,容易導致機翼前緣上部發生局部的氣流分離,使飛機的性能變壞。如果此時採用前緣襟翼,不但可以消除機翼前緣上部的局部氣流分離,改善後緣襟翼的增升效果,而且其本身也具有增升作用。

襟翼襟翼

克魯格襟翼:與前緣襟翼作用相同的還有一種克魯格(Krueger)襟翼。它一般位於機翼前緣根部,靠作動筒收放。打開時,伸向機翼下前方,既增大機翼面積,又增大翼型彎度,具有較好的增升效果,同時構造也比較簡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