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藻

裸藻

裸藻是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它是一種“原生動物”,但是同時,眼蟲的細胞卻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因此,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由於它的細胞外面沒有細胞壁,植物學家給它起了另外一個名字——裸藻。

基本信息

裸藻

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

眼蟲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原生生物。身體呈長梭形或圓柱形,前端有一個凹口,由此伸出一根鞭毛,其擺動在水中產生的反作用力能夠推動身體運動;凹口的下方有一個具有感光機能的紅色的眼點(眼蟲的名稱就因具有眼點而得)。如果把它們放在含有有機物的水中,眼蟲能夠靠細胞膜吸取水裡的有機物“食物”,過著動物式的異樣生活。這些性質使動物學家認為,眼蟲是一種“原生動物”。但是同時,眼蟲的細胞卻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因此,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由於它的細胞外面沒有細胞壁,植物學家給它起了另外一個名字——裸藻。

眼蟲的這種“動物植物雙重性”使許多科學家相信,動物與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很可能就是與眼蟲類似的、某種生活在遠古水域中的單細胞原生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當中的某些分子伴隨著基因組的變化加強了運動、攝食的結構和功能,同時逐步“丟失”了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和功能,最終生活方式轉變成為完全的異養;另外一些分子則伴隨著基因組的其它方式的變化向著完全自養的方式轉變。前一種方式代表著最早的動物的產生,後一種方式代表著最早的植物的出現。

以大坂府立大學農學部為中心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能將高濃度二氧化碳快速轉化成糧食資源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是裸藻,屬原生生物,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是目前農業生產率較高的美國穀物生產的50倍。當二氧化碳濃度較過去增加百分之十時,培養基上的裸藻以一千萬個的高密度繁殖。裸藻若按這種速度繁殖的話,既可削減二氧化碳,又可增產糧食,給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帶來福音。

裸藻乾燥重量中百分之五十是蛋白質,其質量優於植物產生的蛋白質,內含20種胺基酸,其中有異亮氨酸等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比小球藻更適合作為食品。目前正在進行把它作為牛飼料的試驗。

由於這種微生物在酸性環境中也能繁殖,所以能防止雜種混入。從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來看,溫帶闊葉林平均每年每公頃為7噸,穀物為7.6噸,而裸藻則遠遠超出兩者為410噸。

形成

1.裸藻是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繁殖,靠CO2和水生存,排出氧氣。任地球變遷,5億年來未發生任何變異。

2.產生裸藻的水環境:裸藻喜生長在陽光充足、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中,並需要在營養充足、天然原生態的環境中得以繁殖,由於裸藻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穩定大量的繁殖則需要在無菌水體中。

3.裸藻形成的適宜溫度和季節:裸藻適宜生存的溫度範圍較廣,繁殖的適宜溫度為20—35℃,橫跨春、夏、秋三個季節,尤以6、7、8、9月份生長最旺盛。

益處

裸藻光合作用強,含有豐富營養成分:維生素、礦物營養物、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葉綠素、黃體素、玉米黃質、GABA等59種人體每天必需的營養元素,均是維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其中最重要的裸藻多糖成分是裸藻屬的特有成分。

裸藻裸藻

是由線性β-1,3-葡聚糖構成的多糖體。為高效儲存裸藻屬在光合作用中產生的糖分,裸藻多糖以固有的方法將葡聚糖的多糖聚合。它與食物纖維一樣不易消化,將其內部降解後會發現螺鏇狀纏繞的複雜結構中有無數的小孔。

裸藻多糖不能被人體吸收,由於內部多孔結構,可以吸附人體中的多餘物質如膽固醇、中性脂肪、重金屬、酒精等排出體外,因此具有強效抗氧化、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癌、抗細菌活性,抗病毒(HIV)活性的能力極為強悍。在保護肝臟、緩和過敏性皮炎、抑制嘌呤吸收和預防改善痛風方面有獨特作用,在喜食海鮮的日本,天然的裸藻多糖已運用於各類治療痛風、肝癌的藥品中。

(1)Native Paramylon

抗癌效果(Gann 67, 455-459, 1976)基於抗氧化作用的護肝效果(J Vet Med Sci 71, 885-890, 2009)

(2) N,N-Dimethy laminoethyl Paramylon

抗細菌活性,促進巨噬細胞活性化(In Vivo 5, 101-106,1991)

(3) Sulfated Paramylon

抗病毒HIV活性(Antiviral Research 21, 1-14, 1993)

裸藻裸藻

由於裸藻無細胞壁的特點,使其相較於螺鏇藻、小球藻而言,有高達93.1%的高效吸收率。同時也含有類似母乳的人體所需的全部胺基酸。若理想的胺基酸值為100,那么裸藻屬的“胺基酸值”為83,小球藻為54,螺鏇藻為51。裸藻的胺基酸含量堪稱藻類之最。

醫藥

橙者兒裸藻素同時具備了植物與動物兩種特徵的微細胞藻類。無細胞壁且均衡地含有59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能夠全面地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緩解隱性飢餓,是比較高效的天然膳食營養補充劑。其含有的裸藻多糖成分,能清除有害膽固醇、中性脂肪、重金屬等多餘物質的同時促進體內有益酶的活性,調整腸胃、保護肝臟、淨化血液,對過敏性皮炎亦有緩和作用,套用於便秘、宿便、癌症、愛滋病等及防治過敏症狀的藥物中

同時裸藻能抑制嘌呤吸收,利用天然的裸藻治療痛風也已實現。在喜食海鮮的日本已經獲得發明專利,見日本森永製藥專利號4305785。

食品

1.2013年10月30日,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關於批准裸藻等8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3年第10號)批准裸藻為新食品原料。

2.天然的膳食營養補充劑:提供高含量易吸收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素、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裸藻多糖、葉綠素、黃體素、玉米黃質、GABA等59種人體必需營養元素,無細胞壁,因此吸收率高達93.1%。

3.裸藻素

是由裸藻提取而成

,2013年5月被中國列為新資源食品,具有藥食同源的作用:幫助補充平衡人體營養需求,緩解隱性飢餓,保持合理體形;抗氧化,強效清除自由基;清除有害膽固醇、中性脂肪、重金屬;調理腸胃,改善便秘、宿便;緩解慢性疲勞,改善睡眠;幫助緩解痛風;緩解過敏性皮炎;緩解粉刺;幫助保持鹼性體液環境;抗衰老;

裸藻裸藻

4. 在日本和歐洲,被作為必要的營養添加劑,運用於健康食品、普通食品、天然調味料中,從裸藻多糖保健品、裸藻健康食品到添加裸藻的拉麵、東京街頭的人氣冰淇淋、各種飲料小食品

裸藻裸藻

環保和生物燃料

最初以大坂府立大學農學部為中心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能將高濃度二氧化碳快速轉化成糧食資源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是裸藻,屬原生生物,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是農業生產率較高的美國穀物生產的50倍。當二氧化碳濃度較過去增加百分之十時,培養基上的裸藻以一千萬個的高密度繁殖。裸藻若按這種速度繁殖的話,既可削減二氧化碳,又可增產糧食,給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帶來福音。

裸藻乾燥重量中百分之五十是蛋白質,其質量優於植物產生的蛋白質,內含20種胺基酸,其中有異亮氨酸等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比小球藻更適合作為食品。正在進行把它作為牛飼料的試驗。

由於這種微生物在酸性環境中也能繁殖,所以能防止雜種混入。從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來看,溫帶闊葉林平均每年每公頃為7噸,穀物為7.6噸,而裸藻則遠遠超出兩者為410噸。

2005年,Euglena株式會社聯合東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東京理科大學、大坂府立大學等日本研究裸藻領先的高等學府,率先解決了大規模養殖裸藻的難題,在新日本石油公司、日立工業設備、全日空航空公司、伊藤忠株式會社等世界500強股東的支持下,共同研究實現裸藻用於建設碳循環社會的理想。

裸藻裸藻
裸藻裸藻

裸藻在生長時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與其他的植物比較也更能承受高濃度二氧化碳,實驗已經證明可以在將來,用作為發電站等排出的二氧化碳固定化的手段。在2009年1月在沖繩電力、2010年10月在住友共同電力實施了「Co2固定實證試驗」、實際證明了在工廠排出的廢氣里裸藻能夠健康的成長。

生物原料

服裝(纖維)、塑膠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NEC公司與宮崎大學宣布,三家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開發出了以提煉裸藻為主要原料製造的微生物塑膠。推進聯合開發的人員包括產綜研生物醫學研究部門主任研究員芝上基成、NEC智慧能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位地正年以及宮崎大學農學系副教授林雅弘。這項研究是作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尖端低碳化技術開發的一環實施的。

這種塑膠是在裸藻於細胞內大量生成的多糖類(副澱粉)中,添加來源於裸藻或腰果殼的油脂成分混合而成的。添加的是,由裸藻細胞內副澱粉分解生成的油脂(蠟酯)合成的長鏈脂肪酸,或者來源於腰果殼的油脂成分,即兼具柔軟的長鏈部位和穩定的六角形部位的腰果酚(Cardanol)。據三家機構介紹,合成塑膠的特點是具有出色的熱可塑性和耐熱性,植物成分比例高達約70%。

裸藻裸藻

農業

優質蛋白質來源,可用於食品醫療領域

用於豬、牛、羊、狗、馬等畜類的飼養料

在化妝品方面的運用:

化妝品原料

產品

A:裸藻膠囊

B:粉劑,營養棒,曲奇

C:複合品:與花粉、蜂蜜、湯料混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