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筋湯

補筋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科補要》卷三。主治跌扑傷筋,血脈壅滯,宣腫青紫疼痛。

歌訣

補筋歸地芍,乳沒白雲苓,碎補丁陳入,紅花酒煮吞。

組成

當歸一兩,熟地黃、白芍藥各二兩,紅花、乳香、白茯苓、骨碎補各一兩,陳皮二兩,沒藥三錢,丁香五錢。

用法

用水、酒煎服。

主治

跌扑傷筋,血脈壅滯,宣腫青紫疼痛。

附註

附方1 補筋湯

組成:當歸6g,黃芪9g,川斷6g,杜仲4.5g,羌活6g,獨活4.5g,陳風9g,防己6g,木瓜6g,牛膝4.5g,丹參9g,甘草15g,鹿角膠6g。

功用:通經活絡,祛風舒筋。

主治:小兒麻痹症發病20天以上至3個月者。

出處:河南省平樂整骨學院曹心一等。

附方2 加減補筋湯

組成:當歸、紅花、乳香、茯苓、骨碎補各30g,陳皮、熟地、白芍各60g,沒藥9g,丁香15g。

功用:活血止痛,補血養筋。

主治:跌扑傷筋,局部青紫腫痛,運動不利。

出處:《醫宗金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