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祠[北京市袁公祠]

在鬧市中默默沉寂袁公祠墓藏匿在崇文門東花市南里東區居民區內,真的很難尋。 有一佘姓義士,深夜盜走袁督師的頭顱,隱蔽地埋葬起來,並決定世代為袁崇煥守墓,並命後人不許回南方,從此後再也不許做官。 若想去小資點的地方,那就去“花舍咖啡”店,環境較好,人也不多,從袁公祠往東走出來後是白橋大街,路的東面即是。

幾被遺忘的古蹟

在鬧市中默默沉寂

袁公祠墓藏匿在崇文門東花市南里東區居民區內,真的很難尋。這裡門票僅2元,另簡介也是2元一份。小小院落乾淨、寂靜,除了我全然不見其他遊人蹤跡,看門大爺說平日裡最多也就來仨倆人甚至沒人。祠院內有三間房,祠堂正廳,中央供著袁公像,兩側是袁崇煥的遺作《邊中送別》的名句:“杖策必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正堂左邊鑲有袁公的真跡碑刻:聽雨,一代英雄也是有這如此雅興和細膩的一面,觀其字如見人,行筆蒼勁有力。東、西偏房室內陳設也很簡單,展覽了一些器皿、刀槍兵刃和少量圖片。“有明袁大將軍墓”就在正廳後,小小的墳冢,跟這位千古江山英雄的豐功偉績來比,真的有點寒酸……

秘境有秘史

在袁公被“磔棄西市”後,沒人敢為他收屍。有一佘姓義士,深夜盜走袁督師的頭顱,隱蔽地埋葬起來,並決定世代為袁崇煥守墓,並命後人不許回南方,從此後再也不許做官。後來清乾隆皇帝在批閱明史時,為袁公的忠烈所震撼,下詔為袁崇煥平反,並正式修袁公祠墓。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由於廣東義園要遷到城外郊區,袁墓也在其中,後經當時的著名愛國人士葉恭綽、李濟深、章士釗等聯名上書毛澤東,籲請保護。幾經周折,袁墓及祠堂才保存下來。其墓雖在“文革”期間遭紅衛兵無情毀壞,然而終在四人幫覆滅後得以重建。

歇歇腳

附近的消費場所還不少,東花市南里東區12號也就是鼎新大廈後面的“百年老廚”是家新開的川味餐館,裡面的點選單讓人耳目一新,每桌都有一個電子觸屏,想吃什麼不用叫服務員就能下單。紅燜牛肉、香辣梭邊魚以及特色饞嘴蛙都是這裡的特色菜式,價格小貴。往外走到廣渠門內大街路旁有個“福順居”,北京口味,菜的口感地道。若想去小資點的地方,那就去“花舍咖啡”店,環境較好,人也不多,從袁公祠往東走出來後是白橋大街,路的東面即是。
地址:東城區廣渠門內東花市斜街52號
地址:西城區黑窯廠街10-16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