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信網

衛星通信網

衛星通信網,是由一個或數個通信衛星和指向衛星的若干個地球站組成的通信網,從理論上考慮,只要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均勻地放置三顆通信衛星,便可以實現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通信。

原理

衛星通信網衛星通信網

通信衛星是利用位於地球赤道上空3.6萬公里高處的同步衛星作中繼站,實現區域通信的現代化方式。作為無線電通信中繼站,通信衛星像一個國際信使,收集來自地面的各種“信件”,然後再“投遞”到另一個地方的用戶手裡。由於它是“站”在36000公里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遞”覆蓋面特別大,一顆衛星就可以負責1/3地球表面的通信。如果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均勻地放置三顆通信衛星,便可以實現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通信。當衛星接收到從一個地面站發來的微弱無線電信號後,會自動把它變成大功率信號,然後發到另一個地面站,或傳送到另一顆通信衛星上後,再發到地球另一側的地面站上,這樣,人們就收到了從很遠的地方發出的信號。

優勢

衛星通信是近代航天技術和正飛速發展的電子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重要通信手段。同明線、電纜、微波等通信手段相比,衛星通信具有傳輸距離遠、通信容量大,通信質量好、建設成本低等優點。

發展

衛星通信網套用廣泛衛星通信網套用廣泛

截至2011年,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國內衛星通信網。

中國從1985年租用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的印度洋上空衛星的半球波束轉發器,進行衛星電視傳送和對邊遠地區的電報電話通信。1986年7月8日,中國國內衛星通信網建成。從1988年開始使用自己製造和發射的衛星。至20世紀90年代,除租用國際衛星轉發器外,還租用“亞洲1號”衛星轉發器,與中國的衛星一起組成國內衛星通信網。中國將逐步過渡到以國產衛星為主,租用國際衛星和區域衛星轉發器為輔的格局來組織國內衛星通信網。

2012年10月,新疆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與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分三期實施“西部衛星通訊網建設項目”:一期面向新疆油田和克拉瑪依市提供衛星通信服務;二期實現新疆衛星通信網全覆蓋,屆時將建成中國最大規模的衛星通信網路;三期將向其他西部地區和中亞地區推廣使用。

套用

中國國內衛星通信網的建成,標誌著中國通信事業又向現代化邁進了一步。它為全國性的綜合電視和電視教育節目的傳送,創造了良好的途徑。它對改善中國邊遠地區郵電通信落後狀況,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國內衛星通信網主要承擔:中央電視節目,教育電視節目和部分省、自治區的地方電視節目的傳送;廣播節目的衛星傳送;組織幹線衛星通信電路和部分省內衛星通信電路;組織公用和專用甚小天線地球站(VSAT)網,包括以數據為主和以電話為主的VSAT網;專用單位的衛星通信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