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菌科

細菌的一科。菌體弧狀或螺鏇狀,菌體剛硬,營有氧呼吸,直徑0.2~1.7微米,一極或兩極有單鞭毛或絲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為化能有機營養菌,以有機物、胺基酸為碳源,好氧或微好氧。根據菌體形式分成螺鏇狀菌和弧狀菌。螺鏇狀菌大多為水生的腐生菌,對動、植物無害。弧狀菌都是牛、羊或豬的寄生菌,其中有些是致病菌,能引起家畜流產等症,也能感染人類。如螺菌屬的小螺菌,是人類鼠咬熱病原體之一。彎曲桿菌屬的胎兒彎曲桿菌可引起嬰幼兒急性腹瀉。

螺菌科

正文

細菌的1科。本科細菌弧狀或螺鏇狀;菌體剛硬;營有氧呼吸;直徑0.2~1.7微米;一極或兩極單鞭毛或叢鞭毛;有特徵性的螺鏇狀運動,迅速地直線前進或後退;革蘭氏染色陰性;氧化酶陽性;除個別種外,接觸酶也呈現陽性;為化能有機營養菌,以有機鹽、胺基酸為碳源,很少利用糖;好氧或微好氧。少數種偶行硝酸鹽厭氧呼吸。
本科細菌細胞呈螺鏇狀的有螺菌屬、水螺菌屬和海洋螺菌屬3屬,呈弧狀的僅彎曲桿菌屬1屬。
螺鏇狀菌大多為水生的腐生菌,對動、植物無害。弧狀菌都是牛、羊或豬的寄生菌,其中有些是致病菌,引起家畜流產等症,也能感染人類。
1978年,J.J.塔蘭特等根據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固定分子態氮等性狀以及對DNA同源性的研究,將產脂螺菌從螺菌中提出,建立新的固氮螺菌屬,此屬為短桿狀或稍彎的桿菌,有時呈S形或螺鏇狀,周生或極生鞭毛,老培養物在大多數培養基上有特徵性的粉紅色色素。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 69~71%。能自生或在禾木科植物及其他植物根內生存,並有自生或與植物聯合固定分子態氮的能力,因而對農業生產有一定意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